浙江“新高考”方案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性,而且把专业的选择提前到高一年级,这也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到新高度。在上周五举行的一场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校长研讨会上,多名校长表示,虽然高中学校正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仍然只是起步阶段,呼吁今后将生涯规划课提早到初中小学,并形成系统性支持。
生涯规划课还没有课程标准
目前,几乎所有高中学校都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专业设置、职业认知等。有的学校还让学生实际体验一些职业的实际工作状态。
镇海中学今年将开设两门职业规划的选修课,介绍十几种常见的大学专业,让学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该校还通过心理学问卷,职业性格测试的软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
虽然生涯规划课开得如火如荼,但是一些困惑引人深思。
“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变成一门课在上,但是又没有课程标准、师资培训,似乎就是让下面学校先忙一段,试着搞。”北仑泰河中学校长李华斌说。
镇海中学教师曾昊溟表示,现在的生涯规划被迫功利化了,试图通过职业规划这个重点来实现学生选课、选专业、选大学的重任。但这是个系统工程,缺乏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的职业规划系统支持。
国外从小学开始就做职业生涯规划
李华斌说,欧美国家从小学、初中就开始生涯规划课,而不仅仅在高中考大学时才开设。比如德国,小学五年级就有一次分流,小学期间老师会做生涯规划,给家长一些建议,孩子适合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到了中学又一次分流,学生可以选择职高类当高级蓝领,或去普高。到了大学,读了两年后还有机会再选择。
一名高中校长说,以前,我们的生涯规划是从大学开始,高三高考后填志愿时才做,现在提早到了高一,实际上也是一个进步,至少可以提前来规划。但是,生涯规划应该从小学起,再初中、高中,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不能临到要考大学时才想到生涯规划。
要研究适合我们自己的量表
2010年,浙江省曾编过一套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业·职业·人生》的中小学生人生规划指导用书。不过记者昨天采访多所小学初中发现,不少老师都不知道有这样一部人生规划指导书。
记者了解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提到,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小学里多半融合在心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类校本课程、主题教育活动、班队活动中,总体上还没形成一种专业氛围。
曾昊溟和李华斌都提到,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政府牵头,进行资源整合,让社会相对成熟的生涯规划专业机构来培训师资,或者成立地区性的职业规划指导中心。
另外,“我们不能只引进国外的心理量表,要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特别是适合高中生的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方面的量表。”曾昊溟说。□宁波晚报 记者 成良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