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二:
一体招商谋新篇
“对手”变“队友”
区镇融合后,多头招商变一体招商,直指“招商难”。
龙山镇从开发区的招商“对手”成了“队友”。“以前,镇上从区里‘抢’来厂商,却没有土地厂房可供落地。现在工业招商以开发区为主,镇里提供配套建设,顺多了!”开发区投资合作局局长朱俊杰说。
开发区的政策、土地、人脉资源为镇里注入新鲜血液。“企业家信息库扩容,谁的亲朋要投资什么项目,一清二楚。”朱俊杰说,1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加入龙山商会理事会,“以企引企”更方便。
融合,还让区镇间的“真空带”变成风景带。蜿蜒而上的伏龙山登山步道、修复后的三北轮船码头遗址、伏龙湖环湖景观带……开发区员工和居民有了休闲地。“出去招商更有底气,开发区有了整个镇的自然人文资源作依托,再不光秃秃。”谈起招商“金名片”,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项海霞很自信。
统中有分。在统一平台上,二、三产业一起招商,根据区镇不同特点安排具体落户项目。“综合项目能拆分,哪里合适去哪里。”朱俊杰说,去年签约的新美居国际建材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690亩,其中办公和房地产部分落在龙山新城,建材加工部分被推荐到开发区。
一体招商带来“核聚变”效应。目前,开发区已投产企业230家。截至6月底,公牛、海尔、丰树、普洛斯等10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6亿元。更多企业在此看到“二次招商”的美好前景。公牛装饰开关生产基地去年产值8亿元,建设中的项目新增投资5亿元,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投产,预计当年实现产值20亿元。
启示三:
产城融合一盘棋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
改革没有终点。站在区镇融合的新起点上,龙山又面临新问题:新城如何留住企业员工特别是研发人才?如何从小镇升级为“20万人口的滨海小城”?
前者是前来投资的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后者是区镇干部的新目标。
“我们要的不仅是一个工业园,还是一个集生产、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小城市。”孙黎明说,产城融合是两大问题的根本归结点,开发区职工就是龙山新城的新主人。
融合后,无法单干的民生工程有了“大手笔”财政支持。区镇拧成一股绳,组团规划品质新城,公共事业高标准跨越式发展。
教育事业“升级换挡”。组建联盟后,慈溪中学业务副校长兼任龙山中学校长,两校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共享资源。新城幼儿园和慈东实验学校开始招标,新城初级中学将在年底前开工,开发区1000多名员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将被“打包解决”。
医院也将从镇级跃升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龙山医院和市第一医院将共建“宁波市第一医院慈溪医院”,新老龙山人看病再不用跑远路。
岭深常得蛟龙至。城市品质提升了,自然不愁留不住优秀人才。三禾厨具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程强是公司从广东挖来的,他说:“几所学校落成后,就能把孩子从湖北老家接来了。”
普通职工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也被“包圆了”。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龙山新城已初具规模,综合写字楼、市民广场、龙山医院迁建工程加速推进,设计中的城市综合体、文体中心、金融中心也将让这里“更上层楼”。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