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呵护与关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宁波构建起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从市级到县(市)区级再到社区、学校的三级体系,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全国关注。
上周,第六期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骨干人员培训班在重庆举办。宁波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者做了介绍。
10名学生中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
2013年,我市再次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展开广泛调查。调查显示,我市有14%的小学生和1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和学生缺乏应对“成长烦恼”的技能是主因。
报告显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上。情绪问题主要是焦虑、抑郁或情绪不稳定。行为问题细分为多动行为和不良品行。多动行为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过分顽皮,容易冲动等症状。品行问题包括撒谎、偷窃、打架、欺负弱小等问题。女生情绪问题发生率较高,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相对高些。
相当于10名学生中就有1名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的调查结果,再次凸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今年初,由市文明办牵头,会同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团市委等8部门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并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市文明办、市卫计委每年划拨320万元,用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利用社会公益组织开展无偿服务。
2010年成立的宁波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已成为全市最大最便捷的服务平台。81859666,“拨一拨,我就乐乐乐”,这个“阳光心理热线”成为打开未成年人心扉的窗口。“平时有不少咨询电话,包括亲子关系、网瘾问题、升学压力等等,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家长打来的。”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接线员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宁波市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的学员,具备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5年来,中心累计接听相关来电超过1万个,电话咨询12万分钟。中心的门诊量也从初期的每年800人次猛增至1500人次,现已累计接受未成年人门诊近9000人次,开展感觉统合训练5000多次,培养出心理咨询师630名。
心理辅导室覆盖三分之二社区
为更全面地帮助家长和孩子,2012年,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和北仑区先后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013年开始,余姚、象山、慈溪、奉化、宁海5个县(市)也相继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加上社区(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由上至下,三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体系基本建成。
如今,已建成标准化社区心理辅导室331个,占到全市所有社区的64%;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674个,占到全市中小学的82%,覆盖未成年人群体82万。
各级学校也逐步配齐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完善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办法,每年暑期举办2000人以上的培训班,并参加省ABC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资格证书考试。目前,全市有2万余名教师获得该证书,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40%。
此外,依托81890志愿服务平台,我市还招募有专长的医生、大学生、企业职工等,累计已注册2万余人,参与到社区宣传、热线接听、特殊群体帮扶等公益性服务中。组建由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共35位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团队,承担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兼职人员、学校教师、志愿者培训等工作任务。记者 张昊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