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鄞州古林的杨先生最近换了一份高新区的工作,收入还不错。家在城市西南,而上班则在东北方向,每天来回80公里,“如果没有给力的轨道交通和公共自行车,我还真不敢轻易选择这份工作。”杨先生对记者说。
这5年来,宁波在城市交通出行方面有很多个闪亮“第一次”:第一次开通了轨道交通,第一次有了公共自行车,第一次实现了公交1小时优惠换乘,第一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第一次在出租车上可以使用现金以外的支付方式……而伴随着许多第一次,是宁波首次实现了四种公共出行方式的“四车一体”,杨先生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个。
与开车相比,公交出行一年省下1万多元
在轨道交通和公共自行车网点开通前,杨先生去高新区上班,只能开车,他计算过,大概要开40公里,来回就是80公里,按照综合油耗每公里0.7元计算,一天光油费就要花近60元,如果按每月22天上班计算,每个月油费开支要1300多元。
这样的一份新工作杨先生本来是不会选择的,上班实在太辛苦,妻子和亲朋好友也是这么劝他。可轨道交通的开通和公司楼下自行车网点的建成,让杨先生打消了这个顾虑。
如今杨先生每天的出行变成了这样:首先到2号线栎社国际机场站坐地铁,到鼓楼转1号线,再到福庆北路站下车,到站后,虽然距离公司还有一段距离,但他还有2个选择,要么坐29路公交车在公司门口下车,要么选择骑公共自行车。
“起初我选择公交车,只有4站路,但有时会挤一些。”杨先生说,后来他就办了张公交自行车卡,从轨道站口到公司自行车网点骑车10分钟就能到。
虽说从家里出发到公司,大概也要1小时,但路费便宜了许多,地铁是6元,如今刷卡只要3.6元,公共自行车1小时内是免费的,因此如今杨先生上下班只要7.2元。这样一个月下来,路费只要不到200元,是开车上下班的零头还不到。一年下来,能省下1万多元。更重要的是,路上再也不用担心拥堵、违章等各种突发状况,上班也能准时许多。
骑车几个月,他还惊奇地发现,自己肚子上的“游泳圈”不见了:“平日工作太忙缺乏锻炼,现在好了,上下班路上还能锻炼一下。”为此,他最近还迷上了骑车,还买了一辆自行车,只要有空就约家人、好友到东钱湖骑车。公交出行让杨先生体会到的,不仅是方便和快捷,也是生活理念和品质的提升。
2年多投放公共自行车3万余辆
2013年9月,宁波开通了首批32个公共自行车网点,迅速受到市民的欢迎。截至目前,宁波市区已建成公共自行车标准网点1240个,投放自行车3万余辆,已提前2年完成2017年建设任务。
截至目前,宁波公共自行车累计办理租赁卡44万张,租车量近6175万次,按平均单次骑行3.6公里计算,行驶里程2.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560圈,共节约汽油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万吨。
与此同时,原先就有的常规公交和出租车的出行服务也在提升。也是在2013年,宁波公交实现1小时优惠换乘,1小时内乘客换乘另一趟公交车不用再付车费。常规公交线网进一步优化,公交专用道里程超过100公里,市民乘坐公交车更加优惠、快捷。此外,累计新辟31条、优化调整94条公交线路,累计有30条公交线路完成提速。开展个性化、多元化的公交服务,开通了首条平价定制公交线路,启动了定制公交线上招募,还先后开通了假日登山、烧烤、杨梅采摘、社区旅游、中考游泳、医疗健康、赏花线等一批特色线路,提升公交吸引力,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在台风“海葵”和“无车日”期间,超过400万人次享受了市六区免费乘坐公交政策,更是展示了公交在城市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去年,我市4000多辆出租车实现了通过支付宝支付车费的功能,后来又可是使用IC卡,市民打车只要带着一部智能手机和公交卡就可以了。
去年5月30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宁波不仅迎来了轨道交通1号线,而且随着地铁的到来,还历史性地构建完成“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车一体的城市客运体系。城市公交分担率(非步行)达到30.5%。就在今年,宁波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国内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试点城市。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市区将继续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完善各项保障措施。2016年计划新增200个网点、5000辆车,继续加密和拓展公共自行车网点布设,海曙、江东、江北等老城区侧重加密网点,城西片区、鄞西片区、姚江新城等城市新开发区域优先布设客流集聚区域。东南商报 记者 范洪 通讯员 余明霞 方新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