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王晨曦
惊闻噩耗!
在23年前的今天……
1999年5月8日晨
(当地时间7日晚11:4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悍然轰炸
中国驻南联盟使馆
当年
在贝尔格莱德
中国大使馆算得上非常漂亮现代的建筑
由于周围没有什么楼宇
使馆在那一地区显得特别突出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的夜里
忙碌了一天的使馆工作人员
开始准备就寝
从现场采访归来的中国记者
仍在赶写稿件
突然
北约导弹接连袭来
在巨大的爆炸声中
浓烟滚滚,烈火熊熊
使馆主楼楼顶被炸出大洞
大楼右侧整面外墙被炸飞
碎玻璃满地都是
……

图为使馆建筑一侧墙壁被导弹全部掀掉。新华社记者黄文摄

图为大使馆在爆炸中严重被毁的一侧建筑。新华社记者黄文摄

图为坐落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院内的大使官邸被北约导弹毁坏后的惨状。新华社记者黄文摄
在劫后余生的使馆人员中
有20余人受伤
其中6人伤势严重
有的满脸是血
有的头骨破裂
有的胳膊折断
还有一名完全休克

这是新华社常驻贝尔格莱德分社女记者邵云环同志遇难的房间。新华社记者黄文摄
坍塌的废墟中
救援人员最终找到了
满身血迹的
新华社记者邵云环
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
及夫人朱颖
他们
以身殉职

邵云环
1951年6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2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参编部工作,1990年9月和1999年3月两度赴贝尔格莱德分社任记者。
1999年3月,南斯拉夫局势非常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精通塞语和英语的邵云环主动请缨,她主动放弃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当首席记者的机会,毅然选择到战火中的南斯拉夫做一名普通的战地记者。
在邵云环工作的地方,空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邵云环时刻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担心稿子发不回来。为此她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最怕的是稿子发不出去》,刊登在《前进报》上。作为一名女记者,在面临生死考验时,仍坚守岗位,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临危不惧的勇气。
1999年5月8日,正在伏案工作的邵云环不幸以身殉职,时年48岁。
许杏虎
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塞尔维亚语专业,后入光明日报国际部工作。1993年2月入党。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导弹袭击中不幸遇难,以身殉职,年仅31岁。
朱颖
1971年11月2日出生,北京人。1992年7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工业艺术工程系。1994年1月调入光明日报广告部工作,任美术编辑,其作品曾获北京广告协会“昆仑杯”优秀奖。
1998年与许杏虎结婚,婚后不久便随许杏虎赴贝尔格莱德工作。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导弹袭击中不幸被弹片击中,以身殉职,年仅28岁。
时间虽然流逝
我们从未忘记
2009年5月
时值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10周年祭
贝尔格莱德市政府
在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碑

这块纪念碑上
用塞尔维亚文和中文写着:
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
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2016年6月17日
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上
立起一块新的纪念碑

新的纪念碑上
用中文、塞尔维亚文和英文
三种文字刻着:
缅怀烈士珍爱和平
谨以此纪念在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6月17日立

当地时间2022年5月7日
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
在我驻南联盟使馆旧址前举行凭吊仪式
悼念北约轰炸中牺牲的三名中国记者



中国驻塞使馆临时代办田一澍说:
“这一外交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
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23年过去了,
中塞两国人民
一同流下的血与泪
已凝结成我们
维护国家主权、守护和平安宁的
共同心愿。”
参加凭吊仪式的
塞尔维亚内务部长武林表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塞尔维亚最艰难的时刻
中国人民与我们站在一起,
坚定地发出正义的声音。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北约犯下的罪行!”
23年了!
斯人已逝
精神永驻
有些人、有些事
不能忘
也不敢忘
向三位烈士致敬!
惟愿逝者安息
生者奋然!

外交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北约野蛮暴行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受伤。“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北约这一野蛮暴行,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他说,北约自称防御性组织,事实上却多次违背国际法,肆意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破坏世界和地区和平,导致大量无辜平民丧生和流离失所。北约一味追求“绝对安全”,冷战后连续五轮东扩,这不仅没有让欧洲更加安全,反而埋下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的种子,导致欧洲大陆重燃战火。
赵立坚说,冷战早已结束,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理应审时度势作出必要调整,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在欧洲甚至亚太乃至世界范围内挑起阵营对抗、制造紧张局势,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点实事。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