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繁荣城市活力 宁波凭啥成为“显眼包”?
2024-03-21 19:4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严瑾

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发布《2023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41座主要城市的“活力韧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根据报告,宁波的城市综合活力在全国41座主要城市中排名第9位,超过深圳、长沙、西安等兄弟城市,仅次于武汉、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广州、苏州。

那么,宁波做对了什么?这份报告的评价体系,给宁波提升“活力韧性”带来哪些启示?

截图来自报告。下同

5年新增百万人,宁波成为“显眼包”

报告采用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活力评价方法,将常住人口吸引力(基本活力)、外来商务人口吸引力、外来休闲人口吸引力(功能活力)作为评价城市综合活力的核心指标。

其中,衡量常住人口吸引力的指标,参考2020-2022年间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量。而评估外来商务人口吸引力、外来休闲人口吸引力的数据,分别抽样于工作日(2022年11月8日至10日)、节假日(2022年10月2日至6日)中目的地为本市的日均外来到访人次。

在常住人口吸引力(即基本活力)方面,宁波位居全国41座主要城市第2名,成为仅次于武汉的“显眼包”,超过厦门、成都、长沙、杭州等其他热门城市。相形之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这一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印证近年“逃离北上广深”的社会现象。

与超大城市相比,宁波作为“新一线城市”,生活居住的性价比更高,且不失制造业、外贸等领域的就业机会,故常住人口增幅数量可观——2019年-2023年,宁波的常住人口数量从854.2万人增至969.7万人,5年内增量达115.5万人,距离“千万人口”只差“临门一脚”。

另据《2023年宁波人才蓝皮书》,2021年以来,宁波每年新引进就业的大学生均保持20万人以上。高学历人才的加盟,不仅助推产业升级,还有利于拉动消费,让城市活力十足。

宁波的功能活力(即外来商务、休闲人口吸引力)也有不错的表现,位居全国41座主要城市第13位,较前一年上升2位,接近宁波GDP在全国的顺位。除了宁波外,上海、南京、福州、厦门等华东城市的功能活力同样上升明显,而不少西南、华北地区城市的功能活力则下降较快。

据此推测,华东地区密集的人员往来流动,也让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宁波“沾”到一定的地利之便。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看,宁波和杭州、上海、绍兴、台州、舟山、苏州等江浙沪周边城市,在工作日和节假日期间,均保持良好的双向互动,为经济活力“添彩”。

注:由于报告数据取样于2022年,故显示为2022年与2021年的对比,而不是2023年与2022年。并且,对比范围不包括苏州等新增样本城市,故苏州虽综合活力超过宁波,但未在上表中出现。

此外,报告根据41座城市的活力程度,将其分为稳定型、活力型、改善型、提升型四类。宁波作为综合活力、基本活力、功能活力“三高选手”,和杭州、苏州、南京、合肥等长三角城市一起跻身“活力型城市”行列。

吸引“85后”,宁波名列前茅

如何让城市保持活力?

报告指出,吸引青年人是关键。并且,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净迁入量,观察不同年龄段青年的城市选择。

根据报告,宁波是全国41座主要城市中最吸引“85后”(即2020年30-34岁人群)的10座城市之一。

报告认为,青年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求学、立业、安居等三个阶段,分别对应“00后”、“90后”与“95后”、“80后”与“85后”的年龄层。对立业阶段的“90后”和“95后”而言,“北上广深”等超特大城市的吸引力更强;而安居阶段的“80后”和“85后”,不再偏爱北京和上海,更愿意选择“新一线城市”。

宁波具备吸引“85后”的相对优势,和它“宜居宜业”的特性密不可分。

“紧张的服务设施供给和更高的生活成本,降低了超大城市对安居阶段青年的吸引力。根据偏好因子识别结果,‘80后’‘85后’的人口净迁入量,和公共服务因子的相关性,较‘90后’‘95后’显著增强。宁波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免费提供7-14天的基本生活保障,提供了满足人才不同阶段住房需求的典型案例。”报告指出。

同时,报告梳理了宁波2010-2020年期间各年龄段青年的净迁入量——20-24岁、25-29岁、30-34岁、34-39岁的人群规模,分别为25.35万人、30.24万人、22.7万人、14.05万人,在全国41座重点城市中分别位居第22位、第12位、第8位、第12位。

可见,宁波虽然由于高校数量不足,对“学生党”的吸引力有限,但在吸引25岁-39岁青年安居乐业方面尚有不错的表现。宁波“单项冠军之城”的产业基础、“港通天下”的开放型经济优势、“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生活体验,成为汇聚人才的“加分项”。

促进城市活力,宁波还能做什么?

消费是城市活力的经济学投影。报告指出,2023年,城市活力的产生正发生变化。

根据美团全国41城生活服务类相关品类(餐饮、旅游、文化演出、休闲娱乐等)交易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平台订单数和订单金额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加58%、74%。消费者更注重休闲、健康、文化等精神需求,对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需求不断提升,且规模越大的城市,活力较疫情前的恢复能力越强

然而,宁波的城市活力恢复指数,即疫情前后活跃商户数变化、商户平均订单变化、商户平均消费者变化等,在全国41城中仅位居第24名。也就是说,2023年的宁波消费活力,虽然较疫情前有所复苏,但回暖程度远不及南京、长沙、西安等特大城市。

宁波南部商务区夜景。记者 严瑾/摄

一方面,这和城市人口基数有关,城市规模越大,商户类型越多元,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宁波常住人口规模虽逼近千万,但人口分散在县域,城区人口规模在300万人至500万人之间 ,尚未达到特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的标准;另一方面,宁波地处交通末梢,尚未尝到“网红”旅游城市的“泼天富贵”。

宁波该如何向全国“出圈”?

报告建议,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多元微业态的供给,有助于为城市吸引大量的外来人流。比如,上海建设“演艺之都”,2023年上半年累计举办营业性演出2.2万余场,实现票房收入8.32亿元;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挖掘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长沙在黄兴路步行街营造“烟火气”;成都用“诗和远方”点亮夜经济,现有各类酒吧2500余家,数量排全国之首……这些案例,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繁荣城市活力 宁波凭啥成为“显眼包”?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3-21 19:46:00

中国宁波网记者严瑾

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发布《2023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41座主要城市的“活力韧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根据报告,宁波的城市综合活力在全国41座主要城市中排名第9位,超过深圳、长沙、西安等兄弟城市,仅次于武汉、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广州、苏州。

那么,宁波做对了什么?这份报告的评价体系,给宁波提升“活力韧性”带来哪些启示?

截图来自报告。下同

5年新增百万人,宁波成为“显眼包”

报告采用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活力评价方法,将常住人口吸引力(基本活力)、外来商务人口吸引力、外来休闲人口吸引力(功能活力)作为评价城市综合活力的核心指标。

其中,衡量常住人口吸引力的指标,参考2020-2022年间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量。而评估外来商务人口吸引力、外来休闲人口吸引力的数据,分别抽样于工作日(2022年11月8日至10日)、节假日(2022年10月2日至6日)中目的地为本市的日均外来到访人次。

在常住人口吸引力(即基本活力)方面,宁波位居全国41座主要城市第2名,成为仅次于武汉的“显眼包”,超过厦门、成都、长沙、杭州等其他热门城市。相形之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这一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印证近年“逃离北上广深”的社会现象。

与超大城市相比,宁波作为“新一线城市”,生活居住的性价比更高,且不失制造业、外贸等领域的就业机会,故常住人口增幅数量可观——2019年-2023年,宁波的常住人口数量从854.2万人增至969.7万人,5年内增量达115.5万人,距离“千万人口”只差“临门一脚”。

另据《2023年宁波人才蓝皮书》,2021年以来,宁波每年新引进就业的大学生均保持20万人以上。高学历人才的加盟,不仅助推产业升级,还有利于拉动消费,让城市活力十足。

宁波的功能活力(即外来商务、休闲人口吸引力)也有不错的表现,位居全国41座主要城市第13位,较前一年上升2位,接近宁波GDP在全国的顺位。除了宁波外,上海、南京、福州、厦门等华东城市的功能活力同样上升明显,而不少西南、华北地区城市的功能活力则下降较快。

据此推测,华东地区密集的人员往来流动,也让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宁波“沾”到一定的地利之便。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看,宁波和杭州、上海、绍兴、台州、舟山、苏州等江浙沪周边城市,在工作日和节假日期间,均保持良好的双向互动,为经济活力“添彩”。

注:由于报告数据取样于2022年,故显示为2022年与2021年的对比,而不是2023年与2022年。并且,对比范围不包括苏州等新增样本城市,故苏州虽综合活力超过宁波,但未在上表中出现。

此外,报告根据41座城市的活力程度,将其分为稳定型、活力型、改善型、提升型四类。宁波作为综合活力、基本活力、功能活力“三高选手”,和杭州、苏州、南京、合肥等长三角城市一起跻身“活力型城市”行列。

吸引“85后”,宁波名列前茅

如何让城市保持活力?

报告指出,吸引青年人是关键。并且,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净迁入量,观察不同年龄段青年的城市选择。

根据报告,宁波是全国41座主要城市中最吸引“85后”(即2020年30-34岁人群)的10座城市之一。

报告认为,青年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求学、立业、安居等三个阶段,分别对应“00后”、“90后”与“95后”、“80后”与“85后”的年龄层。对立业阶段的“90后”和“95后”而言,“北上广深”等超特大城市的吸引力更强;而安居阶段的“80后”和“85后”,不再偏爱北京和上海,更愿意选择“新一线城市”。

宁波具备吸引“85后”的相对优势,和它“宜居宜业”的特性密不可分。

“紧张的服务设施供给和更高的生活成本,降低了超大城市对安居阶段青年的吸引力。根据偏好因子识别结果,‘80后’‘85后’的人口净迁入量,和公共服务因子的相关性,较‘90后’‘95后’显著增强。宁波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免费提供7-14天的基本生活保障,提供了满足人才不同阶段住房需求的典型案例。”报告指出。

同时,报告梳理了宁波2010-2020年期间各年龄段青年的净迁入量——20-24岁、25-29岁、30-34岁、34-39岁的人群规模,分别为25.35万人、30.24万人、22.7万人、14.05万人,在全国41座重点城市中分别位居第22位、第12位、第8位、第12位。

可见,宁波虽然由于高校数量不足,对“学生党”的吸引力有限,但在吸引25岁-39岁青年安居乐业方面尚有不错的表现。宁波“单项冠军之城”的产业基础、“港通天下”的开放型经济优势、“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生活体验,成为汇聚人才的“加分项”。

促进城市活力,宁波还能做什么?

消费是城市活力的经济学投影。报告指出,2023年,城市活力的产生正发生变化。

根据美团全国41城生活服务类相关品类(餐饮、旅游、文化演出、休闲娱乐等)交易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平台订单数和订单金额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加58%、74%。消费者更注重休闲、健康、文化等精神需求,对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需求不断提升,且规模越大的城市,活力较疫情前的恢复能力越强

然而,宁波的城市活力恢复指数,即疫情前后活跃商户数变化、商户平均订单变化、商户平均消费者变化等,在全国41城中仅位居第24名。也就是说,2023年的宁波消费活力,虽然较疫情前有所复苏,但回暖程度远不及南京、长沙、西安等特大城市。

宁波南部商务区夜景。记者 严瑾/摄

一方面,这和城市人口基数有关,城市规模越大,商户类型越多元,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宁波常住人口规模虽逼近千万,但人口分散在县域,城区人口规模在300万人至500万人之间 ,尚未达到特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的标准;另一方面,宁波地处交通末梢,尚未尝到“网红”旅游城市的“泼天富贵”。

宁波该如何向全国“出圈”?

报告建议,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多元微业态的供给,有助于为城市吸引大量的外来人流。比如,上海建设“演艺之都”,2023年上半年累计举办营业性演出2.2万余场,实现票房收入8.32亿元;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挖掘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长沙在黄兴路步行街营造“烟火气”;成都用“诗和远方”点亮夜经济,现有各类酒吧2500余家,数量排全国之首……这些案例,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