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金鹭 见习记者尹幸芷
发布会现场。
村级(社区)医疗机构新建15家,改建、扩建15家;对600名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进行培训;改建、扩建养老机构16家;新增、优化公交线路42条;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64家……
8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上半年,宁波37项民生实事平均进度达77.7%,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大部分项目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件件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搭平台优服务
千方百计稳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今年,我市应届毕业生已超5.8万人,较去年增长5.10%。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量大质优的招聘会,成为宁波使出的重要“一招”。在今年3月,宁波提出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700场的目标,分场次、主题、行业的专场招聘行动,为不同领域的人才备好专业求职赛道。
“招聘岗位很多,待遇也都不错。刚刚遛了一圈,我投出了十多份简历。”前不久,一场开到校门口的招聘会,让来自宁波大学的应届生姜同学收获满满。
“奔甬而来”2024暑期“一起YONG动”实习见习系列活动现场。
面向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宁波开放见习岗位12100个,见习生们可享受就业见习补贴,表现优秀者可以转正。目前,宁波已建成国家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1家、省级10家、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1100余家,为大学生们提供奔“甬”而来的机会。
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落下”,面对残疾人就业,各地积极探索“点单式”培训、大师工作室个训、非遗项目传承培训等特色培训项目,新增残疾人就业1605人。在轨道交通鄞州区政府站,一辆售卖面包、蛋糕、咖啡、文创产品的“小黄车”为心智障碍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小黄车”售卖站点已从地铁站拓展到了宁波博物馆等地,站点数量达到了8个,帮助创收超20万元。
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又干净又好吃,餐厅环境还特别高雅。”中午,鄞州区东柳街道华光城社区的老年食堂“味来餐厅”火了,贴心的服务、优雅的环境,让社区老年人直呼这是“米其林”餐厅。
临近饭点,记者看到,社区老人们陆续结伴前来用餐。白切肉、椒盐虾、肉末茄子、莴笋木耳……荤素搭配的各色餐食深受大家喜欢。在这里,90周岁以上老人只要花9.9元就能吃上一餐。
像这样的老年食堂,宁波还有很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养老“暖心”服务方面,宁波今年已完成养老机构改建、扩建16家,其中已竣工4家;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32个、老年共享餐厅24个,完成100家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规范提升选点和100家智能“阳光厨房”建设工作。
老年食堂。
此外,宁波还完成老年人综合科普培训12.7万人次。越来越多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正向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聚集。
婴幼儿托育方面,宁波新增婴幼儿托位1171个,社区嵌入式、单位自建型托位506个,建设提升妇女儿童驿站179家。
“离家近,价格实惠。”家住东部新城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女儿20个月大时,她便将孩子送入文化广场一家托育机构里,“看着她在托育中心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都挺好的,我可以安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今年以来,宁波完成1个市级、7个县级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建设改造提升工作;完成1家市级、10家区(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改造提升工作。
改善出行体验
群众可感可及
近日,鄞州海创社区至金达南路地铁站接驳线开始试运营。“有了这一公交接驳线路,从家门口10分钟就直达地铁站,节省很多时间。”家住海创家园一期的王女士说,之前,去地铁站的公交车要到金达南路上去乘坐,步行至少要半小时。
4号线金达南路地铁站接驳线、2号线兴庄路地铁站接驳线、3号线中兴大桥南地铁站接驳线……一条条公交线接驳线,让宁波人享受到了“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便捷与幸福。
这是宁波以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绿色交通“安全畅行”行动的缩影。今年以来,宁波新增、优化公交线路42条。
宁波美丽公路。
此外,宁波扎实推进交通路网改造,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化作现实。
在余姚市,通往四明山革命老区梁弄镇横坎头村的道路,曾经是泥泞土路。“以前都是泥巴路,出去买菜还要翻山越岭。”横坎头村百丈农家老板黄彭勋印象深刻。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为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今年,宁波已完成42.7公里普通国、省道公路不平整“病害点段”路况的提升工作,新改建农村公路35.7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城乡候车亭58座。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布局随之也成为关乎百姓出行的“关键小事”。今年以来,宁波投运电动汽车充电桩3645个,其中农村地区1518个。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