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里很有氛围感。
水下考古,是考古学版图中一个年轻的门类。
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主持了对土耳其海域的沉船发掘,标志着世界水下考古学的发轫。
中国水下考古的“元年”则是1987年。这一年,国家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大名鼎鼎的“南海1号”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
探水寻珍,瀚海无垠。2009年,国家文物局组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落成开放,首个全面、系统反映我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的水下考古专题陈列——“水下考古在中国”常设开放。
十年劈波斩浪,蓝色文明的画卷不断铺展,大量新的发现成果“出水”面世。为了向公众更好地讲述水下考古故事,“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2.0版将于11月16日焕新亮相。昨日,记者提前探营。
以时间为轴,讲水下考古发展史
该展览位于中国港口博物馆专题展厅。
原展览呈块面模式,陈列手段较为简单。更新后的2.0版,从内容到布展方式都进行了改陈,沉浸感与互动性更强。“寻梦”“筑基”“蝶变”三个部分以时间为轴,系统展示我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第一部分“寻梦”展示的是初涉门径的阶段。事实上,在1987年前,几代考古人也曾用几十年的探索,通过传统田野考古方式,成功挖掘过40多艘古代沉船。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泉州、宁波等地的古船考古成果,不仅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水下遗产的关注,也为后来学科的兴起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筑基”是展览的重头。1987年以来,我国在西沙群岛和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等地的沿海海域展开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发现重要水下文化遗存数百处,其中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都在现场设有“小专题”。
比如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是我国首次独立自主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大量河北磁州窑器物被发现;海南西沙“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作业,出水文物多达10000余件;湖北武汉中山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艘名舰,其打捞迁移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也找到许多类型丰富的生活用品……随着一艘艘沉船重见天日,一段段属于家国的记忆切片被唤醒。
展览现场有不少船只模型。
南宋古船进入展线,实物陈列
沉船,也被称为“时光胶囊”,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
改陈后的陈列,采用实物和展板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线索上的梳理,也有点上的铺开。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光远导览介绍,浙江水下考古始于1998年对宁波象山港的调查。2006年至2010年开展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又在宁波、舟山、台州、温州海域发现水下文物线索200余条,最终确认14处。也是从这次普查开始,水下考古“宁波经验”开始形成,并被推向全国。
2003年,宁波和义路曾发现一艘南宋时期的尖底海船,船体残长9.2米,可辨船舱壁有9道,各舱之间有流水孔相通。古船出土后,历经3年多的修复,后期一直保存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本次改陈,这条南宋古船正式进入了展线,并被更加“沉浸式”地呈现,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它的大小、体积、高度。
为了让大众更了解古船修复故事,展厅还设有“舷窗区”,观众可以透过玻璃,观看以“小白礁1号”为代表的古船修复过程。据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水下遗产中心(科技保护中心)文博馆员马彪介绍,“小白礁1号”的修复进程已经从脱盐脱硫的第一阶段,进入到脱水定形的第二阶段,工作人员会根据木材保存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处理,这一部分完成之后,才会进入拼装修复阶段。
走向深蓝,走向未来
展现的第三部分“蝶变”讲的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走向深海、走出国门的故事。
从1989年到2022年,我国水下考古专业人才培训班一共组织了9期,培养了数百位水下考古人员。他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宏图紧密相连,穿梭于波涛之间,潜入水下唤醒那些“沉睡”的历史瑰宝,书写了水下考古在中国的瑰丽篇章,揭示了中华海洋文化的恢宏画卷。
除了开展常规性水下文物调查,近年来他们还主动开展区域调查,侧重大范围、多要素梳理水下遗存分布的时空规律、互相联系和动态变化。
“小白礁1号”“半洋礁一号”“南澳1号”、圣杯屿元代沉船、北洋沉舰……一艘艘商船、战舰出水,为探索古代中国海上人文与贸易交流,还原近代中国海上战争的真实面貌,增添了重要案例。这些沉船上发现的实物,也通过与相关单位借展的方式走进展厅,实现常态化的展示。
2007年广东“南海1号”南宋沉船和2022年上海“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均采用整体打捞出水方式。这两大国家重点水下考古项目的成功实践,既是中国高端制造技术与高效组织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水下考古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智创之举。相关过程也在展览中有介绍。
作为一个“国字号”展览,“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10年来,已接待专家、中外游客近500万人次,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品牌影响。
新版陈列充分尊重水下考古特色,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由浅蓝到深蓝的渐变,展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浅水走向深海,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历程。木质展台、微缩场景、考古影片等多元化展示手段,结合水纹灯等灯光效果,将色彩、空间与质地融合,营造出强烈的水下氛围,相对抽象的水下考古学科,得到具象化的呈现。
据了解,2.0版展览将于11月16日12时起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文 潘苗/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