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林指导年轻村医。(顾佳诚摄)
冬至的凌晨5点,气温低到了冰点。
余姚低塘街道黄湖村卫生室的村医张保林起床简单洗漱之后,赶在日出前出了门。“村里的叔叔阿姨起得早,不能让他们等我。”他哈着热气,快步赶往卫生室。
黄湖村有2900多名村民,在张保林的手机联系人中,就有1000多人,从配药、测血糖到饮食提醒、做艾灸,张保林就像亲人般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张保林来自安徽,去年,他成为正式“在编村医”后,对这个小村庄有了更多归属感。
2022年,余姚开始实施全额正式编乡村医生制度,保障医生待遇。“我们按照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乡村医生的标准定向招聘村医。人员经费由余姚市财政全额拨付,编制则纳入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余姚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对报考村医工作岗位的人员,招聘对象、条件及流程与其他岗位基本相同,但年龄限制可放宽至40周岁。这意味着像张保林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村医”,也有入编的机会。
2022年,39岁的张保林参加了余姚首批正式编村医招考,去年3月,他顺利被录用,并于同年9月转正。
更让张保林欣喜的是,小村庄也能成为职业成长的大舞台。作为浙江省今年确定的“县聘乡用、乡管县育”创新行动五个试点县(市)之一,余姚对原有村医招聘机制进行优化,在“县聘乡用”的基础上推出“乡聘村用”,不仅加快了医疗人才向基层下沉的速度,还意味着在村卫生室就职的“在编村医”也有机会到乡镇医院坐诊、学习,从而打通了人才流通与学习的“双向通道”。
今年,张保林主动报名了余姚市急救中心组织的院前急救培训,并于9月份开始在低塘街道急救点上岗,一个月值班两天。“在值班过程中,我能够接触到村卫生室难以遇到的复杂情况,这对我的专业水平及更好地服务基层村民都大有裨益。”张保林说。
不仅如此,在余姚全面推进村卫生室“三优三提”建设过程中,今年年初,黄湖村卫生室迎来了改造:会诊服务区、候诊区、全诊科室、中医阁等功能区域被划分得井井有条,原本一个空间“身兼多职”的拥挤状况不复存在,各区域的私密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关医疗设备也焕然一新……同时,黄湖村卫生室还新增了一名医护人员,“一室两人”成为余姚村级卫生室的“标配”。
此外,在打通县、乡镇(街道)两级医疗资源后,如今的村级卫生室不仅能完成基础性检查,还能对接上级医院资源。各类检验样本在村卫生室完成采集后,会有专人送往上级医院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在线上反馈给村卫生室。卫生室还能帮助患者预约上级医院。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见习记者顾佳诚
通讯员钱蓉迪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