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高陵保存不少“粉丝”送的礼物。
清明时节,宜出门踏青,追思先贤。作为一名“95后”访古爱好者,近年来我走访过的历史名人墓葬不下40处。它们有的隐藏在荒郊野岭,有的已建成博物馆或遗址公园;有的尚有出土文物或神道石刻遗存,有的则仅剩一块文保碑,细数千年的沧桑……
探访田间地头的墓道石刻,是一番怎样的“大冒险”?给历史人物“上坟”时,有哪些既“抽象”又“有梗”的伴手礼?我来分享一些我的“打卡”经历。

我们在曹操高陵供奉布洛芬。
租车“探墓”的“大冒险”
在访古之前,一套完整的路线必不可少。我的习惯是,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小程序“斯飞坐标”,再结合高德地图,把这些目的地都“星标”收藏。由于许多墓葬或神道石刻都散落在乡间田野,租车自驾是最方便的选择。
2023年清明前夕,我刚学会开车不久,便迫不及待地“放飞自我”,独自在南京的郊外寻访散落于历史长河的南朝陵墓石刻。这些姿态各异的辟邪石像,有着流畅而生动的云纹线条,膘肥体壮的身形和吐舌头的灵动表情,写满了跳动1500年的生命力。
我的脑海中不断发射“弹幕”——辛弃疾笔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陵前只剩一对雕琢朴素的麒麟;而爱好声色犬马的梁朝宗室萧宏,却因神道石刻保存完好,独享“高配豪华版”石刻公园;诞生《昭明文选》等文学瑰宝的萧梁王朝,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如今唯有石刻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
出门在外的“刺激感”,也是“探墓”的乐趣之一。当我跟随导航来到永宁陵石刻,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懵,终点处是一座僻静的陵园,让我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我停下车后,正犹豫间,村里的小狗开始狺狺狂吠,把我吓得不轻,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

我和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前的石像生合影。同行好友周婉军/摄
但我转念一想,来都来了,怎能放弃?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向村民问路。没想到,他们热情地告诉我,沿着小道走几步,拐弯就能到达。那一刻,我发现古老的文物早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这份古今交错的奇妙感受,正是访古的迷人魅力。
后来,我还和朋友一起在河南巩义自驾,逛遍北宋“七帝八陵”。除了宋仁宗永昭陵和宋英宗永厚陵外,其他北宋帝陵大多散落于田野,墓道石像生宛如“麦田守望者”,惯看秋月春风。我们克服机耕路对车技的考验,在夕阳西下时,和宋太祖永昌陵的封土拍照合影——和古人跨时空相遇,是多么有趣的经历!
带上“抽象”的伴手礼
近两年,不少热爱历史文化的“Z世代”青年,纷纷晒出给古人“上坟”时精挑细选的“伴手礼”。我也仿照网友们的思路,跟风玩了一把“抽象”。
去年国庆期间,我和朋友在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供奉了几颗布洛芬止痛药——曹操生前饱受头风病的困扰,我们希望借现代医学缓解他的顽疾。
可能有人无法理解这种“行为艺术”,但我觉得这并不荒诞。当我逛完曹操高陵博物馆,看到一件件朴实的出土器物,读完它的发掘和论证过程,觉得《三国志》里描述的那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正鲜活地浮现于我的脑海。“往事越千年”,也许这份幽默而戏谑的思念,真能传达至另一时空。

南京永宁陵石刻
有趣的是,我也经常能在现场和社交媒体上,看到其他人给古人留下的礼物。这些“玩梗”之作让人会心一笑:“原来有这么多同道中人!”
有人在合肥逍遥津公园里的张辽墓前,放置游戏《三国杀》中的孙权卡牌,以致敬张辽在逍遥津以少胜多、大破孙权军队的历史事件;有人在兰陵王高长恭墓前,献上鲜花和精心绘制的卡通形象,表达对这一悲情人物的敬意;更有人在武侯墓前,为诸葛亮送上开往西安的高铁票,替丞相弥补北伐的“意难平”,让他一睹心心念念的长安……
无论是“探墓”还是送礼,我的访古爱好,本质上仍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眷恋。这份眷恋不仅构成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还在激起越来越多同龄人的共鸣。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正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河北磁县北齐文宣帝高洋墓文保碑前的鲜花。
长三角地区访古推荐
如果您也想开启文化之旅,我来推荐一些长三角地区小众的历史人物墓葬:
杭州“西湖三杰”墓:西湖的青山碧水间,埋葬着岳飞、于谦、张苍水这三位英雄豪杰。相较于岳王庙前的人来人往,于谦墓和张苍水墓前则显得人迹寥落。各位宁波人在路过太子湾公园时,可以顺路拜谒张苍水墓,了解这位宁波籍先贤可歌可泣的生平。
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朱然是三国东吴时期的名将,他的家族墓地发掘于1984年,出土140余件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有4件因为极其名贵稀有,被列入我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值得一提的是,朱然曾经担任过余姚长,和宁波也有缘分。
记者严瑾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