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纷纷来花展打卡拍照。
近日,在绿岛公园(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绣球花展受到了市民的热捧。清晨时分,园林博物馆前的“鲜花大道”以及绿岛公园的花丛深处,便陆陆续续聚集起了早起“探花”的市民。绣球花拱门、油画布打卡点等热门点位前,市民们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期待着能在这五彩斑斓的绣球花簇拥下,留下美好的瞬间。
记者昨天从园林绿化部门获悉,此次绣球花展,是市园林绿化中心在今年推出的“园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之一。今年,市园林绿化中心以此为主题,精心策划推出五大特色板块、超50场沉浸式公益园林科普活动,如:园林部门的专业人员将结合花事花展活动,为大家配套开展苔藓生态瓶制作、鸟类插画创作等活动,让市民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哲学内涵;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园林部门将以园林为时空载体,串联四季节日习俗,开展园林与民俗系列活动;鸟类学家将结合公园生态环境,带领市民记录23种野生鸟类的生态习性;野外摄影记者通过自然世界里的奇妙经历,讲述花鸟虫鱼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故事;此外,园林部门还将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开展“非遗小传人·巧手创未来”非遗技艺儿童创意手作营、“童心向祖国·欢乐嘉年华”等12场精彩的亲子活动,将爱国教育、生态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
在策划“园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的同时,园林部门也将绿色低碳原则贯穿于活动各环节。如:活动布景材料如绣球花展的油画布打卡点框架、小提琴花器模型、展板支架等,均重复利用;草坪嘉年华中的匹克球、瑜伽等活动,以自然草坪为场地,不额外设置场地;定向挑战赛利用公园现有道路与植被标识设置打卡点,避免人为增设复杂设施,降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些活动中的手工制品,积极采用废旧纸张、布料等材料制作,既培养儿童环保意识,又降低材料成本。此次园林部门推出的“园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不仅是文化科普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创新园林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通过将园林空间转化为文化课堂、把自然景观升级为教育载体,让市民在参与中完成从“景观观赏者”到“生态共建者”的身份转变。
下一步,园林部门将围绕公园业态融合,持续挖掘园林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城市公园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空间,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园林力量。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寿晓毅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