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相关设备。通讯员供图
近期,一则“某食堂燃气泄漏,报警器竟未发出警报”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不少市民担忧,饭店、食堂安装的可燃气体报警器真的可靠吗?它们需要定期检定吗?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通过实验数据,为您揭开可燃气体报警器计量检定的科学真相。
可燃气体报警器是生产生活安全的“守护者”,能实时监测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目前市面上的可燃气体报警器,采用的主流技术是催化燃烧式,即利用铂丝线圈上的催化剂使可燃气体无焰燃烧,通过测量电阻变化确定浓度。当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时,报警器就会发出不同程度的声光警报,提醒人员及时处置。但若报警器计量失准,就可能出现“该报不报”或“误报”的情况。
实验人员依据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对两台不同使用时长的报警器(其中,报警器A使用2年,报警器B使用4年)进行计量检定。
实验一: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项目检定
GB 15322.1-2019《可燃气体探测器第1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规定了低限报警值通常设定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10%至25%,本次实验的两台可燃气体报警器的相关数值均设定为25%。
实验人员将两台报警器连接标准气体钢瓶后,通入大于报警设定点浓度的气体物质,使仪器出现报警动作,观察仪器声光报警是否正常,并记录仪器报警时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的报警动作值。
实验结果显示,两台报警器的报警功能均正常。

实验二:报警响应时间项目检定
响应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报警器的有效性。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中对可燃气体报警器明确了响应时间的要求,扩散式≤60秒,吸入式≤30秒,本次检定的报警器为扩散式。
实验人员向报警器通入零点气体调整仪器零点后,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40%的气体标准物质,读取稳定示值,停止通气,让仪器回到零点。再通入上述气体标准物质,同时启动秒表,待示值升至上述稳定值的90%时,停止秒表,记录秒表显示的时间。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的响应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两台报警器的响应时间均在要求范围内,但报警器B由于投入使用时间更久,响应速度相对更慢。

实验三:示值误差项目检定
报警器示值误差过大,可能导致误报(过早报警)或漏报(延迟报警)。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示值误差要求为±5%FS。
实验人员将报警器通电预热稳定后,连接气路,并控制被检仪器所需要的流量,分别通入零点气体和浓度约为满量程60%的气体标准物质,调整仪器的零点和示值。然后再分别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10%、40%、60%的标准气体,记录报警器稳定示值,每点重复测量3次。
实验结果显示,两台报警器的示值误差均在要求范围内,但报警器B由于投入使用时间更久,示值误差更大。

提醒:使用超过5年,建议整体更换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提醒,可燃气体报警器的传感器和电子元件会逐渐老化,且其中催化剂的含量是有限的,导致报警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会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衰退。此外,温湿度、油烟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加速设备损耗。
建议可燃气体报警器使用单位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报警器正常运行:
1.定期检定。气体报警器每年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
2.日常检查。每月测试报警功能,每季度清洁传感器。
3.正确安装。报警器安装距气源1米至4米,天然气报警器安装距屋顶30厘米内。
4.及时更换。报警器使用超过5年建议整体更换。
记者 毛雷君 通讯员 屠宁山 裘望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