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一场跨越万里的“丝路之约”,正随着海风启程。
8月6日凌晨,甬派记者随百余宁波外贸人飞抵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参加即将在此举办的宁波自办展——中国(宁波)国际消费品哈萨克斯坦展暨国际家电与电子产品展览会。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远行——行囊里装着的,是“宁波制造”的匠心,是中哈贸易的热望,更是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后,地方力量率先赴哈,续写合作篇章的诚意。
候机厅的对话、布展时的忐忑与期待、企业负责人的即兴感言……我们将用最鲜活的vlog,记录下这场“风从海上来”的万里奔赴。8月6日起,推出“丝路日记”,敬请关注。
甬派客户端记者 单玉紫枫 陈妤涵 金鹭 通讯员 吴瑜科
8月7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阳光正好。
当地时间上午10时,中国(宁波)国际消费品哈萨克斯坦展暨国际家电与电子产品展览会盛大开幕。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下院议员马克西姆等多名政要与宁波展区现场负责人并肩登台,共同宣布展会启幕,一场联结“海丝起点”与中亚腹地的经贸文化对话就此展开。

“双城印记”互动区成为 展会热门打卡地。单玉紫枫 摄
展会现场,来自中国宁波的特色门楼与哈萨克斯坦传统元素相映成趣。62家宁波企业带来的1200余件展品中,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无处不在。
宁波唐塑日用品的展位上,哈萨克斯坦国花郁金香元素,被巧妙融入多款餐盘外观设计,在展台间传递着跨越地域的共鸣;西岛电视的洽谈区里摆放着丝巾、茶叶等伴手礼,呼应“丝路”主题;德业电器的特装展柜里,则放着亚洲最古老藏书楼天一阁的状元笔文创……这些细节背后,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宁波实践。

刘佳燕(左)与记者在互动区合影。林昱辰摄
议员马克西姆在巡展时指出:“当日用、家电展品不再是冰冷的产品,而是自带丝路故事的载体,合作便有了温度。”
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深度,往往决定合作的广度与厚度。
在本届展会特别打造的“双城‘印’记”互动区前,观众纷纷用朱红印泥,在特制卷轴上加盖哈萨克斯坦国花郁金香与中国国宝熊猫的印记,打卡留念。
互动区里最吸睛的,莫过于一幅幅“图形印”卷轴。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贸易委员会副主席艾古丽闻讯前来打卡,接过记者递上的“宁波之礼”:卷轴展开,左侧是哈萨克斯坦的雄鹰与毡房纹样印章,右侧是宁波的天一阁、双鸟朝阳图腾,中哈文化符号在宣纸上相映成趣。
“用印章记录友谊,比合同更有温度。”哈萨克斯坦国家创新发展机构 QazInnovations 董事会主席乘纳特当场表示,愿助力这些承载文化记忆的图形印开拓中亚市场,让更多人透过方寸之间读懂宁波与阿拉木图两座丝路城市。

哈萨克斯坦当地市民在互动区体验图形印。单玉紫枫 摄
人群中,一身素雅旗袍的身影格外亮眼。这是宁波景梓有限公司飞岸电器经理刘佳燕,第一次出境参展的她,特意带上多款旗袍,为中国文化代言。
也正因这一袭旗袍,作为外贸人的她被主办方临时聘用,成了展区代言人。她轻抚衣角笑道,“当哈萨克斯坦客人指着卷轴上的宁波先贤王阳明问我故事时,突然懂了‘外贸不止于买卖’的意思。”这份特殊的体验,让她对“文化浸润贸易”的融合有了更深的感触。
正如宁波展区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所说:“宁波作为海上丝路‘活化石’与中亚陆上丝路曾在历史长河中彼此辉映,今天,我们带着‘宁波制造’的实力而来,携着文明互鉴的期许而至。”60家企业的展台、方寸间的图形印、旗袍上的东方韵,共同书写着新的“丝路日记”——
展会大幕已启,属于中哈的“印”记,正被不断描摹、加深。
相关新闻: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