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马士基”轮靠泊梅山港区。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周晖 通讯员 汪舒婷 孟令军 史春磊
8月10日凌晨,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船“北京马士基”轮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完成集装箱装卸作业后缓缓驶离。这是“北京马士基”在首航航程中与宁波舟山港的首次相遇。
“北京马士基”轮服务于双子星联盟航线,船长350米、宽56米,可装载17480标准箱,是全球首批超17000标准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之一。
该轮采用双燃料发动机,可使用甲醇或传统船用燃料。该轮甲醇储存容量为16700立方米,满载甲醇使用时可累计航行约23300海里(约41900公里),每天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0吨。

“北京马士基”轮。通讯员供图
在当前港航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背景下,“北京马士基”轮与宁波舟山港的此次相遇极具深意。近年来,宁波舟山港深入实施“双碳”战略,持续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在大力推动绿色港口建设的同时,积极赋能绿色航运发展。
目前,宁波舟山港已实现码头泊位(除液体化工泊位)岸电全覆盖,并持续做优绿色新能源加注业务。截至今年5月底,宁波舟山港年LNG加注量首次突破“10万方”大关,正稳步迈向绿色新能源加注枢纽港。
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宁波舟山港与欧洲三大枢纽港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成为国内拥有在建绿色航运走廊数量最多的枢纽港,并有力推动航运净零排放目标实现。
作为此次“北京马士基”轮停靠的港区,梅山港区在绿色低碳实践上堪称典范。能源清洁化方面,该港区大型装卸设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已达100%,正全力推进流动机械电动化,预计年内集卡电动化率将突破80%。

宁波舟山港。通讯员供图
绿色电力方面,自2024年1月首台风机并网发电以来,梅山低碳码头示范工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累计发电量已超4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绿电消纳率超65%,已为港区供电超2600万千瓦时。
船舶供能保障方面,梅山港区是全球少数具备“船到船”同步加注液化天然气服务能力的港区之一,且码头一线配备6套高压岸电系统及9套低压岸电系统,实现了集装箱泊位岸电全覆盖,预计今年该港区岸电接电量将达450万千瓦时,为靠港船舶减少碳排放提供了有力保障。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