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一下午涌入200多老年人 工作日的KTV被这一批“麦霸”承包
2025-08-13 15:08:32 稿源: 潮新闻  

“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

刚走进KTV的大厅,包厢里就传来邓丽君《小城故事》熟悉的旋律。

8月12日下午,杭州气温正处于一天中的极值。

连日炙烤下,杭州苏宁生活广场6楼的温莎KTV,一群“大伯大妈”歌手,正紧盯闪烁的歌词,合着节拍抬手、点头,投入歌唱。

不少人的记忆里,KTV承载过青春年少、潇洒肆意的快乐时光。

各种娱乐项目层出不穷的当下,KTV又一度被排除在娱乐首选项之外。

但当你以为KTV要走进历史的尘埃时,一股“新力量”靠近了它。

潮新闻记者走访杭州多家KTV发现,就算在工作日,不少包厢也被老年人占据得满满当当。

一次20元,可以唱6小时

工作日的KTV被老年人“承包”

“我们今天定了两个大包,要唱到下午三点。”

中午12点,在温莎KTV大厅里,一批批老年人踏进预约好的包房。

65岁王阿姨穿着旗袍,身边的朋友正忙着给找不到电梯入口的唱歌搭子指挥路线。

她和歌友们几年前在老年舞蹈团认识,渐渐养成了去下午的KTV团建的“习惯”。

“我们年轻时哪有这种地方?唱歌是奢侈的。现在退休了,来这儿花不了几个钱,热闹,还能锻炼身体。”王阿姨这两个月来KTV的次数尤其多,“天太热了,在室外待着不舒服,KTV有空调有饮料有茶点,很不错。”

下午两点,位于新天地购物中心的INLOVE KTV里,琚阿姨的生日歌会正唱到高潮。

她捏着麦克风和爱人合唱罗大佑的《爱的箴言》,嗓音经过岁月的沉淀不减风华,还多了一分动人的默契。

琚阿姨在KTV开生日歌会。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年轻时爱唱梅艳芳、陈慧娴的歌,现在好久没来了。今天过生日女儿特意为我订了包厢,又重温了那段岁月。” 琚阿姨说。

六七个亲朋好友围坐为他们录像鼓掌。

走廊另一头,董阿姨和王阿姨正研究点歌机。“我们团了599元的年卡,能唱30次,平均下来才20块一次,一次六小时,可以从中午12点一直唱到傍晚六点,就算一周来两回也划算的。”69岁的董阿姨戳着屏幕说,“以前在公园唱歌,十块钱三首,这儿有空调设备又好,平均下来一首才两块。”

董阿姨和王阿姨相约KTV唱歌。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谈到最爱的歌曲,两人异口同声“最爱红歌和戏剧!”

话音未落,《沙家浜》选段就从音响里飘了出来。

两人分饰女高音和男中音,一唱一和颇有架势。

一天200多位大伯大妈涌入

KTV曲库跟着更新

“从去年开始,大伯大妈就成了主力军。”新天地INLOVE KTV黄经理指着预订表告诉记者,周一到周四的12点至18点,老年顾客能占六七成,一天光他们就订走大约四十间包厢,两百多人在这里开嗓。

为了留住这些客人,KTV的曲库紧跟着更新了不少经典老歌。

记者在前台碰到一位阿姨正在较真:“《东方红》怎么只有翻唱版?” 工作人员赶紧记下:“这就反馈上去补原版,您下次来准能唱。”

“工作日下午的客人原本寥寥无几,现在包厢常常被老年人订满。”温莎KTV店员说,老年人多集中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个时段——年轻人上班忙,不会和他们“撞场”。过去被视为“空白”的白天档,如今因为这群银发歌友热闹起来。

另一家Show Party KTV的前台工作人员说,老年人点酒水餐食的少,不管是茶水还是点心都喜欢自带,除了包厢费不会再花别的钱,但“包间利用率提高了”,这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老年人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也存在强烈的精神愉悦需求,比如社交需求、怀旧需求、发挥所长的需求等,而KTV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邢以群认为,KTV场景下,老年人呼朋唤友进行互动,通过唱老歌等方式回味过去,这与最近兴起的“百元一日聚”是一个道理,“这些业态切中了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受欢迎”。

浙江省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与比例均创十年来新高。截至2024年末,浙江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405.01万人,占总人口的27.36%。对于养老服务,低龄老年人展现出更多元的需求,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保障,也追求生活品质,消费意愿强烈,形成了新的“银发红利”,推动银发经济快速崛起。

邢以群表示,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60后低龄活力老人,他们空闲时间多,消费需求旺盛。相关产业可以精准适应老年人需求实现增收,针对老年人的爱好特点,考虑其价格承受能力,挖掘延伸需求并针对性调整服务,从而迎来发展机遇。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下午涌入200多老年人 工作日的KTV被这一批“麦霸”承包

稿源: 潮新闻 2025-08-13 15:08:32

“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

刚走进KTV的大厅,包厢里就传来邓丽君《小城故事》熟悉的旋律。

8月12日下午,杭州气温正处于一天中的极值。

连日炙烤下,杭州苏宁生活广场6楼的温莎KTV,一群“大伯大妈”歌手,正紧盯闪烁的歌词,合着节拍抬手、点头,投入歌唱。

不少人的记忆里,KTV承载过青春年少、潇洒肆意的快乐时光。

各种娱乐项目层出不穷的当下,KTV又一度被排除在娱乐首选项之外。

但当你以为KTV要走进历史的尘埃时,一股“新力量”靠近了它。

潮新闻记者走访杭州多家KTV发现,就算在工作日,不少包厢也被老年人占据得满满当当。

一次20元,可以唱6小时

工作日的KTV被老年人“承包”

“我们今天定了两个大包,要唱到下午三点。”

中午12点,在温莎KTV大厅里,一批批老年人踏进预约好的包房。

65岁王阿姨穿着旗袍,身边的朋友正忙着给找不到电梯入口的唱歌搭子指挥路线。

她和歌友们几年前在老年舞蹈团认识,渐渐养成了去下午的KTV团建的“习惯”。

“我们年轻时哪有这种地方?唱歌是奢侈的。现在退休了,来这儿花不了几个钱,热闹,还能锻炼身体。”王阿姨这两个月来KTV的次数尤其多,“天太热了,在室外待着不舒服,KTV有空调有饮料有茶点,很不错。”

下午两点,位于新天地购物中心的INLOVE KTV里,琚阿姨的生日歌会正唱到高潮。

她捏着麦克风和爱人合唱罗大佑的《爱的箴言》,嗓音经过岁月的沉淀不减风华,还多了一分动人的默契。

琚阿姨在KTV开生日歌会。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年轻时爱唱梅艳芳、陈慧娴的歌,现在好久没来了。今天过生日女儿特意为我订了包厢,又重温了那段岁月。” 琚阿姨说。

六七个亲朋好友围坐为他们录像鼓掌。

走廊另一头,董阿姨和王阿姨正研究点歌机。“我们团了599元的年卡,能唱30次,平均下来才20块一次,一次六小时,可以从中午12点一直唱到傍晚六点,就算一周来两回也划算的。”69岁的董阿姨戳着屏幕说,“以前在公园唱歌,十块钱三首,这儿有空调设备又好,平均下来一首才两块。”

董阿姨和王阿姨相约KTV唱歌。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谈到最爱的歌曲,两人异口同声“最爱红歌和戏剧!”

话音未落,《沙家浜》选段就从音响里飘了出来。

两人分饰女高音和男中音,一唱一和颇有架势。

一天200多位大伯大妈涌入

KTV曲库跟着更新

“从去年开始,大伯大妈就成了主力军。”新天地INLOVE KTV黄经理指着预订表告诉记者,周一到周四的12点至18点,老年顾客能占六七成,一天光他们就订走大约四十间包厢,两百多人在这里开嗓。

为了留住这些客人,KTV的曲库紧跟着更新了不少经典老歌。

记者在前台碰到一位阿姨正在较真:“《东方红》怎么只有翻唱版?” 工作人员赶紧记下:“这就反馈上去补原版,您下次来准能唱。”

“工作日下午的客人原本寥寥无几,现在包厢常常被老年人订满。”温莎KTV店员说,老年人多集中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个时段——年轻人上班忙,不会和他们“撞场”。过去被视为“空白”的白天档,如今因为这群银发歌友热闹起来。

另一家Show Party KTV的前台工作人员说,老年人点酒水餐食的少,不管是茶水还是点心都喜欢自带,除了包厢费不会再花别的钱,但“包间利用率提高了”,这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老年人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也存在强烈的精神愉悦需求,比如社交需求、怀旧需求、发挥所长的需求等,而KTV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邢以群认为,KTV场景下,老年人呼朋唤友进行互动,通过唱老歌等方式回味过去,这与最近兴起的“百元一日聚”是一个道理,“这些业态切中了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受欢迎”。

浙江省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与比例均创十年来新高。截至2024年末,浙江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405.01万人,占总人口的27.36%。对于养老服务,低龄老年人展现出更多元的需求,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保障,也追求生活品质,消费意愿强烈,形成了新的“银发红利”,推动银发经济快速崛起。

邢以群表示,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60后低龄活力老人,他们空闲时间多,消费需求旺盛。相关产业可以精准适应老年人需求实现增收,针对老年人的爱好特点,考虑其价格承受能力,挖掘延伸需求并针对性调整服务,从而迎来发展机遇。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