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这场国际学术会议 有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
2025-10-24 18:1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李芮

今天上午,甬江实验室主办了一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司徒塔特分子与超分子科学研讨会,多位院士专家到场分享。

学术研讨会,内容自然高冷,但是会议背后的故事,值得一说。

看研讨会名称,可能有些费解、难懂。其实,司徒塔特是个人名,他就是世界知名的分子科学家、分子机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

分子是微型机器,是构建未来世界的基石。2016年,因对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的巨大贡献,司徒塔特获颁诺贝尔化学奖。他还当选了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之外,尤其是值得一提的,是司徒塔特在五十余年的科研教育生涯中,总共培养了近五百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高校与研究机构任职的中国及华裔弟子累计有数十位。

除了积极培养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之外,司徒塔特还亲身投入到中国的科研建设中,与国内多所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先后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荣誉。

这一届学术盛会选在年轻的甬江实验室举办,正是源于司徒塔特教授的两位重要弟子——方磊教授与宋波研究员,他们已全职加入甬江实验室

“他们不仅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思想,更带来了司徒塔特学术大家族的紧密纽带和全球网络。”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说。

正是这条坚实的纽带,让甬江实验室成为连接全球分子科学的桥梁。

研讨会主席、甬江实验室有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方磊表示,这次研讨会今天在中国举行,有力地证明了司徒塔特与中国科学界的深厚而持久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他的慷慨、指导和远见。”

2008至2010年,方磊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受教于司徒塔特,此后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他回忆说,司徒塔特总是一丝不苟——对你手稿上的每一个标点符号、幻灯片上的每一个空白都非常关心,而且绝对禁止在你的句子中使用“due to”这个短语。然而,他从不限制我们在实验室里想要探索的东西

在严谨和自由的独特平衡中,司徒塔特塑造了弟子们的学术品格和独立精神。“通过纪律,司徒塔特为我们奠定了基础;通过自由,他释放了我们的创造力。对我来说,他从来不是我们头顶上的天花板,而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方磊说。

这是国际友好交流的故事,是科学精神传承的故事,也是人才成就发展的故事。

遗憾的是,去年,82岁的司徒塔特逝世。“我们的研讨会,司徒塔特再也无法参加。然而,他的精神、他的指导和他的遗产将继续激励我们。”方磊深切缅怀。

伟大的发现与创造,从来都不是在孤岛上诞生;科学的繁荣,源于开放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超分子新物质创制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本届研讨会以“分子及超分子材料科学”为主题,吸引了多名高水平国际研究学者参加。三天的会期内,将带来六十多场精彩的报告,开展智慧的碰撞与思想的交锋。

人才是第一资源,他们矢志创新,成就事业。正是因为像方磊这样的一位位优秀人才的加盟,宁波科研资源和力量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记者了解到,自成立四年多来,甬江实验室已汇聚了600多位优秀人才,组建了23支科研团队,搭建了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并启动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我们就像一个正在快速生长的‘晶核’,不断吸引着优秀的‘分子’单元加入,逐渐展现出清晰而独特的‘晶型’。”崔平说。

创新故事,未完待续。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这场国际学术会议 有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24 18:12: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李芮

今天上午,甬江实验室主办了一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司徒塔特分子与超分子科学研讨会,多位院士专家到场分享。

学术研讨会,内容自然高冷,但是会议背后的故事,值得一说。

看研讨会名称,可能有些费解、难懂。其实,司徒塔特是个人名,他就是世界知名的分子科学家、分子机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

分子是微型机器,是构建未来世界的基石。2016年,因对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的巨大贡献,司徒塔特获颁诺贝尔化学奖。他还当选了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之外,尤其是值得一提的,是司徒塔特在五十余年的科研教育生涯中,总共培养了近五百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高校与研究机构任职的中国及华裔弟子累计有数十位。

除了积极培养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之外,司徒塔特还亲身投入到中国的科研建设中,与国内多所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先后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荣誉。

这一届学术盛会选在年轻的甬江实验室举办,正是源于司徒塔特教授的两位重要弟子——方磊教授与宋波研究员,他们已全职加入甬江实验室

“他们不仅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思想,更带来了司徒塔特学术大家族的紧密纽带和全球网络。”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说。

正是这条坚实的纽带,让甬江实验室成为连接全球分子科学的桥梁。

研讨会主席、甬江实验室有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方磊表示,这次研讨会今天在中国举行,有力地证明了司徒塔特与中国科学界的深厚而持久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他的慷慨、指导和远见。”

2008至2010年,方磊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受教于司徒塔特,此后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他回忆说,司徒塔特总是一丝不苟——对你手稿上的每一个标点符号、幻灯片上的每一个空白都非常关心,而且绝对禁止在你的句子中使用“due to”这个短语。然而,他从不限制我们在实验室里想要探索的东西

在严谨和自由的独特平衡中,司徒塔特塑造了弟子们的学术品格和独立精神。“通过纪律,司徒塔特为我们奠定了基础;通过自由,他释放了我们的创造力。对我来说,他从来不是我们头顶上的天花板,而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方磊说。

这是国际友好交流的故事,是科学精神传承的故事,也是人才成就发展的故事。

遗憾的是,去年,82岁的司徒塔特逝世。“我们的研讨会,司徒塔特再也无法参加。然而,他的精神、他的指导和他的遗产将继续激励我们。”方磊深切缅怀。

伟大的发现与创造,从来都不是在孤岛上诞生;科学的繁荣,源于开放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超分子新物质创制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本届研讨会以“分子及超分子材料科学”为主题,吸引了多名高水平国际研究学者参加。三天的会期内,将带来六十多场精彩的报告,开展智慧的碰撞与思想的交锋。

人才是第一资源,他们矢志创新,成就事业。正是因为像方磊这样的一位位优秀人才的加盟,宁波科研资源和力量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记者了解到,自成立四年多来,甬江实验室已汇聚了600多位优秀人才,组建了23支科研团队,搭建了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并启动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我们就像一个正在快速生长的‘晶核’,不断吸引着优秀的‘分子’单元加入,逐渐展现出清晰而独特的‘晶型’。”崔平说。

创新故事,未完待续。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