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橘香飘四海,同心筑富途”2025年象山红美人开摘仪式暨民族和睦共富行动在象山晓塘乡举行。(徐能 金晓巍 摄)
昨日上午,象山出境柑橘“大果园”揭牌,这是省内首次以县域为单位,将分散的产区整合为出口联合体,通过“统一申请、集中考核、联合监管”集约化监管模式创新,实现企业一次申请注册、一次考核登记、一次许可出口。
简而言之,无论是种植规模较小的果农,还是种植面积超300亩的果农,都可以遵循统一的种植技术规范和出口标准,共同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
作为“中国柑橘之乡”,象山柑橘栽培面积达10.2万亩。自2021年首批红美人柑橘出口以来,累计出口额37万美元,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其中2024年出口红美人92.2吨,增长趋缓。
出口准入程序复杂是原因之一。以往,红美人需要从出境果园辗转到出境水果包装厂,再从宁波舟山港通关出运,因多为散户种植,生产标准不一。出境果园相当于柑橘的“生产车间”,海关负责对申请出口的果园进行行政许可,只有通过海关考核、完成注册登记的果园,产出的柑橘才有资格出口。
出境水果包装厂是柑橘分选、包装的“精加工车间”,必须先获得海关的行政许可和完成注册登记,且只能加工生产来自海关注册登记的出境果园的柑橘。这意味着,想要出口红美人,每个出境果园均须单独通过考核,并完成注册登记,才能拿到“护照”。
为改变这一情况,宁波海关在省内首创“大果园”注册登记模式,将分散的果园整合成一个虚拟的“大果园”,改变“一园一考”的传统模式,一次性对整合后的“大果园”进行整体考核与行政许可,极大降低单个果园的准入成本。
“如今,分布在象山7个主产乡镇的11个出境果园不再需要单独考核,新申请的3家水果包装厂也已进入考核阶段。”宁波海关动植检处副处长高保立说。至此,象山经海关注册登记的出境果园总面积达1200亩,同比增长3倍。
“我们果园的产量越来越大,必须往‘外’走,争取更多订单。这次,我们就申报了210亩红美人出口基地资质认证。”宁波田园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东道说。
象山龙之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黎兆表示,“出海”不仅在更大范围内打响象山红美人的名气,而且对果农而言利润率更高。
记者了解到,本产季,象山柑橘出口意向订单量已突破180吨,预计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孙佳丽 通讯员钱铸锴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