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这段“山海之约”为何动人?听听他们的讲述
2025-11-24 19:5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慈布一家亲·今天我发布”活动现场。本文均为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何晴 通讯员 叶帆 杨奇星

11月24日,恰逢“今天我发布”三周年。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慈溪市政府新闻办、布拖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慈布一家亲·今天我发布”东西部协作专场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举行。

五载山海情,慈布一家亲。自宁波慈溪与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结对以来,慈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4亿元,精准实施75个项目,在教育、医疗、产业的田野上,为布拖的乡亲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段“山海之约”为何动人?三位实践者用他们的故事,交出了一份深情的答卷。

从“学科短板”到“带不走的医疗队”

发布人:陈一超 布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陈一超。

“我们不是来‘另起炉灶’的,而是要在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深耕细作’,让健康的种子在布拖生根发芽。”2021年7月,陈一超成为第一批慈布对口支援的医生,在布拖进行了时长6个月的帮扶工作。

2021年7月,陈一超作为首批慈布对口支援医生,在布拖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帮扶。今年8月,他再次从宁波慈溪出发,接过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接力棒。在布拖,他深切体会到当地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

面对挑战,慈溪帮扶团队开启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升级。陈一超介绍,他们在布拖县人民医院创新引入“专家工作室”模式,先后设立四个工作室:童松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骨科实现从简单骨折到复杂手术的跨越;陈建强主任医师工作室实现了耳鼻喉科住院手术能力从无到有的突破;还有林吉品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陈冲达眼科主任医师工作室的接连落地,都为当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医院还常态化组织四大工作室联合义诊,累计已达50次,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2024年,由宁波慈溪投资建成的血透中心正式服务病患,当地尿毒症患者无需每周往返西昌。

慈溪帮扶团队的帮助下,五年来,布拖县人民医院新增执业医师34人,培养本土中层骨干19人。陈一超表示,慈溪未来将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师带徒”和外派进修,为布拖打造一支真正“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从“开机五分钟”到“眺望世界”

发布人:安张雄 布拖中学行政办公室主任、计算机教师

安张雄。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奔赴。东西部协作为山里的孩子点亮了通往未来的星光大道。”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安张雄曾对学校的旧机房感到无比“头疼”:几十台老旧的电脑,开机就要五分钟,运行一个电子文档,鼠标指针也要转上好久。“我最不忍看的是,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期待,在一次次卡顿中,无声地归于失落。”

在慈溪-布拖东西部协作的支持下,学校迎来了全新的计算机教室。如今,电脑开机仅需十几秒,各类教学软件运行流畅。这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为山里孩子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更深度的变革紧随其后。在前往宁波慈溪跟岗学习的过程中,安张雄亲眼见证了“智慧校园”的运行。随后,他将“集体备课”“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一系列创新模式带回了布拖中学。

改变立竿见影。以英语名师工作室为例,过去那些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孩子,如今已能自信地用英语介绍家乡的索玛花。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跨越:学校英语平均分提升超50%,教学满意度从42%跃升至92%。

更令人振奋的是整体教育的突破:本科录取人数从三年前的10人增至今年的144人,大幅增长的背后,是重塑的信心。与此同时,布拖中学还荣获了“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荣誉。

在安张雄看来,慈布两地的东西部协作,为孩子们照亮了通往未来的星光大道。而他,愿做那个守护孩子的人,将这份山海深情化为前行的力量,步履不停。

2022年,陆勇带着自主研发的“罗拉”葡萄来到布拖,他看中了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但创业之路从无坦途……

从“试验田”到“共富园”

发布人:陆勇 四川罗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陆勇。

“小小的葡萄,也能成长为带动共同富裕的大产业。我想让布拖的乡亲们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走向富裕的无限可能。”

2022年,陆勇带着自主研发的“罗拉”葡萄来到布拖,他看中了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但创业之路从无坦途……

“没有成熟的高原种植经验可循,农户对全新品种心存疑虑,资金、技术与资源更是处处是难关。”

“没有成熟的高原种植经验可循,农户对全新品种心存疑虑,资金、技术与资源更是处处是难关。”就在陆勇团队举步维艰之际,东西部协作带来了破局的关键——慈溪工作队的1100万元帮扶资金如“及时雨”般注入,使园区从84亩扩展至200余亩。如今,全钢架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曾经的试验田正朝着千亩蓝图稳步迈进。

东西协作带来的远不止资金。陆勇的团队对接了国内顶尖育种专家,将标准化生产引入当地。他带着技术导师,手把手教导当地青年剪枝、疏果、防病虫害。“还记得彝族老乡阿木,起初连大棚温度都不会调节,如今已经能独立管理六亩葡萄园了。”

陆勇团队还创新推行“底薪+绩效+收获分成”模式,让农户从“务工者”转变为“合伙人”。“第一次发放分成时,则洛村的老乡们拿着钱,脸上的笑容比熟透的葡萄还甜。”陆勇回忆道。

从最初带动50余农户务工,到如今培养出众多技术管理员;从单一的劳务报酬,到构建起多元化的收入保障体系,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展望未来,陆勇信心满怀,表示将持续深化与慈溪专家团队的合作,通过定期技术培训培育更多“新农人”,让产业振兴的根基在布拖大地扎下深根。

现场点评

宁波赴凉山帮扶工作队队员、布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冯佳

这三段故事,看似发生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但内核是相通的。它们共同诠释了东西部协作的战略远见,共同编织了慈溪与布拖之间“越过山海、双向奔赴”的深厚情谊。这情谊,写在康复患者的笑脸上,写在莘莘学子的录取通知书上,也写在彝族老乡因葡萄丰收而鼓起的腰包里。

“作为宁波赴凉山工作队的一员,我倍感荣幸能参与并见证这场伟大的变革。”冯佳表示,“我们坚信,慈布一家亲的情谊,必将如乌科山上的索玛花,年年盛放,历久弥新!布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这段“山海之约”为何动人?听听他们的讲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1-24 19:59:00

“慈布一家亲·今天我发布”活动现场。本文均为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何晴 通讯员 叶帆 杨奇星

11月24日,恰逢“今天我发布”三周年。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慈溪市政府新闻办、布拖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慈布一家亲·今天我发布”东西部协作专场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举行。

五载山海情,慈布一家亲。自宁波慈溪与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结对以来,慈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4亿元,精准实施75个项目,在教育、医疗、产业的田野上,为布拖的乡亲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段“山海之约”为何动人?三位实践者用他们的故事,交出了一份深情的答卷。

从“学科短板”到“带不走的医疗队”

发布人:陈一超 布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陈一超。

“我们不是来‘另起炉灶’的,而是要在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深耕细作’,让健康的种子在布拖生根发芽。”2021年7月,陈一超成为第一批慈布对口支援的医生,在布拖进行了时长6个月的帮扶工作。

2021年7月,陈一超作为首批慈布对口支援医生,在布拖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帮扶。今年8月,他再次从宁波慈溪出发,接过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接力棒。在布拖,他深切体会到当地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

面对挑战,慈溪帮扶团队开启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升级。陈一超介绍,他们在布拖县人民医院创新引入“专家工作室”模式,先后设立四个工作室:童松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骨科实现从简单骨折到复杂手术的跨越;陈建强主任医师工作室实现了耳鼻喉科住院手术能力从无到有的突破;还有林吉品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陈冲达眼科主任医师工作室的接连落地,都为当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医院还常态化组织四大工作室联合义诊,累计已达50次,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2024年,由宁波慈溪投资建成的血透中心正式服务病患,当地尿毒症患者无需每周往返西昌。

慈溪帮扶团队的帮助下,五年来,布拖县人民医院新增执业医师34人,培养本土中层骨干19人。陈一超表示,慈溪未来将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师带徒”和外派进修,为布拖打造一支真正“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从“开机五分钟”到“眺望世界”

发布人:安张雄 布拖中学行政办公室主任、计算机教师

安张雄。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奔赴。东西部协作为山里的孩子点亮了通往未来的星光大道。”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安张雄曾对学校的旧机房感到无比“头疼”:几十台老旧的电脑,开机就要五分钟,运行一个电子文档,鼠标指针也要转上好久。“我最不忍看的是,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期待,在一次次卡顿中,无声地归于失落。”

在慈溪-布拖东西部协作的支持下,学校迎来了全新的计算机教室。如今,电脑开机仅需十几秒,各类教学软件运行流畅。这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为山里孩子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更深度的变革紧随其后。在前往宁波慈溪跟岗学习的过程中,安张雄亲眼见证了“智慧校园”的运行。随后,他将“集体备课”“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一系列创新模式带回了布拖中学。

改变立竿见影。以英语名师工作室为例,过去那些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孩子,如今已能自信地用英语介绍家乡的索玛花。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跨越:学校英语平均分提升超50%,教学满意度从42%跃升至92%。

更令人振奋的是整体教育的突破:本科录取人数从三年前的10人增至今年的144人,大幅增长的背后,是重塑的信心。与此同时,布拖中学还荣获了“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荣誉。

在安张雄看来,慈布两地的东西部协作,为孩子们照亮了通往未来的星光大道。而他,愿做那个守护孩子的人,将这份山海深情化为前行的力量,步履不停。

2022年,陆勇带着自主研发的“罗拉”葡萄来到布拖,他看中了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但创业之路从无坦途……

从“试验田”到“共富园”

发布人:陆勇 四川罗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陆勇。

“小小的葡萄,也能成长为带动共同富裕的大产业。我想让布拖的乡亲们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走向富裕的无限可能。”

2022年,陆勇带着自主研发的“罗拉”葡萄来到布拖,他看中了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但创业之路从无坦途……

“没有成熟的高原种植经验可循,农户对全新品种心存疑虑,资金、技术与资源更是处处是难关。”

“没有成熟的高原种植经验可循,农户对全新品种心存疑虑,资金、技术与资源更是处处是难关。”就在陆勇团队举步维艰之际,东西部协作带来了破局的关键——慈溪工作队的1100万元帮扶资金如“及时雨”般注入,使园区从84亩扩展至200余亩。如今,全钢架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曾经的试验田正朝着千亩蓝图稳步迈进。

东西协作带来的远不止资金。陆勇的团队对接了国内顶尖育种专家,将标准化生产引入当地。他带着技术导师,手把手教导当地青年剪枝、疏果、防病虫害。“还记得彝族老乡阿木,起初连大棚温度都不会调节,如今已经能独立管理六亩葡萄园了。”

陆勇团队还创新推行“底薪+绩效+收获分成”模式,让农户从“务工者”转变为“合伙人”。“第一次发放分成时,则洛村的老乡们拿着钱,脸上的笑容比熟透的葡萄还甜。”陆勇回忆道。

从最初带动50余农户务工,到如今培养出众多技术管理员;从单一的劳务报酬,到构建起多元化的收入保障体系,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展望未来,陆勇信心满怀,表示将持续深化与慈溪专家团队的合作,通过定期技术培训培育更多“新农人”,让产业振兴的根基在布拖大地扎下深根。

现场点评

宁波赴凉山帮扶工作队队员、布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冯佳

这三段故事,看似发生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但内核是相通的。它们共同诠释了东西部协作的战略远见,共同编织了慈溪与布拖之间“越过山海、双向奔赴”的深厚情谊。这情谊,写在康复患者的笑脸上,写在莘莘学子的录取通知书上,也写在彝族老乡因葡萄丰收而鼓起的腰包里。

“作为宁波赴凉山工作队的一员,我倍感荣幸能参与并见证这场伟大的变革。”冯佳表示,“我们坚信,慈布一家亲的情谊,必将如乌科山上的索玛花,年年盛放,历久弥新!布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