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石智勇“吻别”举重台 坦言可能会转型成为教练员
2025-11-19 21:0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龚旭琪 周子豪

石智勇没能举起189公斤的重量,他向观众致意后,俯下身轻吻杠铃片,然后转身离场。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项目男子73公斤级比赛在广东东莞石龙中学体育馆进行,这是宁波老将石智勇的谢幕之战,他以抓举161公斤、挺举185公斤、总成绩346公斤夺得冠军,用一枚全运会金牌,向二十余年的举重生涯作别。

比赛结束后,石智勇向位于东莞石龙镇的中国举重博物馆捐献了最后一场比赛用鞋。“这次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穿它了。”石智勇说。

石智勇在抓举比赛中。本文图片均来自于新华社

“沉甸甸”的三连冠

回顾这场比赛,石智勇更多的是和自己较量。他的目标是战胜伤病,战胜巴黎奥运会失败的阴影。“很难受、很疼痛,但我战胜了自己。”石智勇说。

比赛中,石智勇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抓举阶段,凭借厚实的技术功底,石智勇第二把挑战161公斤成功。尽管冲击164公斤失利,但是依然领先其余对手至少6公斤。真正的挑战在挺举阶段,因为这是对绝对力量的考验,而石智勇恢复得并不理想。因此,抓举结束后,石智勇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挺举的准备。

走上举重台,石智勇深呼吸放松后,慢慢走向杠铃。一声低吼,熟悉的下蹲挺,石智勇挺举开把185公斤成功。杠铃落地,石智勇单膝跪地,喘气、摇头。

石智勇在挺举比赛中。

随后,石智勇两次挑战189公斤失败。“举完185公斤后,我发现腰很不舒服,当时我明白,后面很难了。”石智勇说,他已经拼尽全力,后面两把189公斤真的举不起来,“很重很重”。

“这是我举重生涯有史以来最差的状态。”他说。

时间回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石智勇初登奥运赛场,当时他开把188公斤。即使最后加到190公斤,他也挑战成功,为宁波赢得奥运首金。岁月不饶人,9年后的石智勇有些力不从心,“以前这个重量(189公斤)我在比赛中可以做高翻挺,但是现在都很难翻起来”。

不过,湖南选手彭政林连续挑战192公斤失败,石智勇以总成绩346公斤夺冠。

站上领奖台时,石智勇抹掉眼角的泪水。“2021年以后我就没拿到过这么有分量的总成绩金牌,这次能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我为自己骄傲。”

石智勇在领奖台上抹眼泪。

99针与5升针桶

当被问到,是什么让自己坚持到这届全运会?石智勇的答案是,执着。

去年12月,在得到妻子的支持后,石智勇开始备战全运会。最初的日子很艰难,参加73公斤级的石智勇甚至举不过队内67公斤级的陈戬。“一开始恢复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身上经常有小问题出现。特别是膝关节,在巴黎奥运会受伤后,一直蹲不下去。”因此,石智勇每两周都需要在膝关节注射一次玻璃酸钠,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石智勇在挺举比赛中试举失败。

更艰难的挑战在腰椎。在宁波基地训练时,石智勇的挺举一直卡在180公斤,“每次尝试这个重量后,腰都会有反应”。

腰椎上承胸椎,下接骶椎,由5块不规则骨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L1、L2、L3、L4、L5。很多运动员腰部受伤可能在L4和L5这两处位置,但是石智勇从L1到L5都有问题,甚至整个胸椎和颈椎也是如此。

石智勇在抓举成功后庆祝。

出发全运会前两周,队医沈异给石智勇做了99针小针刀。“第一天做了49针,休息一天后,第三天又做了50针。”石智勇说。小针刀扎进皮肤很疼,这么做的目的是放松脊柱,尽量让它恢复弹性。

距离比赛场馆不远的举重博物馆内,有一个装满了不锈钢针的5升塑料水桶。展品介绍上写着:石智勇针灸针。石智勇说,这桶针见证了他的成功与失败,代表着举重人永不服输、勇攀高峰、勇争冠军的精气神。

备战全运会的过程中,宁波市体育局为石智勇提供了细致的保障,不仅协调浙江举重队到宁波基地转训,在伙食、住宿、训练设施等方面提供保障,并聘请国家队资深教练邵国强优化石智勇的技术、战术。

“宁波倾尽全力为我们保驾护航,所以才有这么优秀的成绩。”石智勇说。

石智勇在抓举比赛中。

热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赛前,石智勇曾给自己设立抓举164公斤、挺举191公斤的目标。如果能达成,他会一直坚持到今年宁波举重世锦赛,希望在家门口和老对手拼杀。

但是,他发现自己真的举不动了。“本次比赛是我举重生涯中举起过最‘重’的重量。”石智勇说,不管最后一把能不能拿冠军,他都会亲吻举重台,这是告别的时刻。

过去,石智勇喜欢坐在杠铃片上庆祝;如今,他选择用吻别的方式告别举重台。

石智勇挺举失败后亲吻杠铃片。

本届全运会,石智勇的学生裴鑫依斩获女子举重59公斤级银牌。训练场上,石智勇对举重的热爱和坚持,感染着包括裴鑫依在内的所有人。平时,石智勇也会跟其他人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提升训练水平,帮助整个浙江举重队成长。“我这个状态还这么拼,他们没有理由偷懒。”石智勇说。

告别,只是以运动员这个身份,石智勇对举重的热爱依旧。他说,自己可能会转型成为教练员,用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带领后辈,看看会不会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石智勇。

石智勇在比赛中给自己加油。

回首来时路,石智勇很坦然,也很放松。他想对16岁时的自己说,这条路走得很值,所有付出都值得。“在举重道路上,我一步一个脚印,拿下众多冠军,打破众多纪录。”

“我无愧于自己的努力。”他说。

颁奖仪式上,石智勇的恩师、同为奥运冠军的占旭刚笑着为石智勇戴上金牌。两个人都是下蹲挺的好手,里约奥运会夺冠时,石智勇和占旭刚相拥庆祝。

全运会结束后,石智勇计划给自己放个假,回家陪妻子。“她即将生产,比赛前她发来信息,说宝宝和她在电视机前为我加油。她现在肚子太大了,无法到现场,但她告诉我,无论成绩如何,我都是她和宝宝的骄傲。”石智勇说。

这次,是时候告别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石智勇“吻别”举重台 坦言可能会转型成为教练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1-19 21:08: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龚旭琪 周子豪

石智勇没能举起189公斤的重量,他向观众致意后,俯下身轻吻杠铃片,然后转身离场。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项目男子73公斤级比赛在广东东莞石龙中学体育馆进行,这是宁波老将石智勇的谢幕之战,他以抓举161公斤、挺举185公斤、总成绩346公斤夺得冠军,用一枚全运会金牌,向二十余年的举重生涯作别。

比赛结束后,石智勇向位于东莞石龙镇的中国举重博物馆捐献了最后一场比赛用鞋。“这次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穿它了。”石智勇说。

石智勇在抓举比赛中。本文图片均来自于新华社

“沉甸甸”的三连冠

回顾这场比赛,石智勇更多的是和自己较量。他的目标是战胜伤病,战胜巴黎奥运会失败的阴影。“很难受、很疼痛,但我战胜了自己。”石智勇说。

比赛中,石智勇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抓举阶段,凭借厚实的技术功底,石智勇第二把挑战161公斤成功。尽管冲击164公斤失利,但是依然领先其余对手至少6公斤。真正的挑战在挺举阶段,因为这是对绝对力量的考验,而石智勇恢复得并不理想。因此,抓举结束后,石智勇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挺举的准备。

走上举重台,石智勇深呼吸放松后,慢慢走向杠铃。一声低吼,熟悉的下蹲挺,石智勇挺举开把185公斤成功。杠铃落地,石智勇单膝跪地,喘气、摇头。

石智勇在挺举比赛中。

随后,石智勇两次挑战189公斤失败。“举完185公斤后,我发现腰很不舒服,当时我明白,后面很难了。”石智勇说,他已经拼尽全力,后面两把189公斤真的举不起来,“很重很重”。

“这是我举重生涯有史以来最差的状态。”他说。

时间回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石智勇初登奥运赛场,当时他开把188公斤。即使最后加到190公斤,他也挑战成功,为宁波赢得奥运首金。岁月不饶人,9年后的石智勇有些力不从心,“以前这个重量(189公斤)我在比赛中可以做高翻挺,但是现在都很难翻起来”。

不过,湖南选手彭政林连续挑战192公斤失败,石智勇以总成绩346公斤夺冠。

站上领奖台时,石智勇抹掉眼角的泪水。“2021年以后我就没拿到过这么有分量的总成绩金牌,这次能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我为自己骄傲。”

石智勇在领奖台上抹眼泪。

99针与5升针桶

当被问到,是什么让自己坚持到这届全运会?石智勇的答案是,执着。

去年12月,在得到妻子的支持后,石智勇开始备战全运会。最初的日子很艰难,参加73公斤级的石智勇甚至举不过队内67公斤级的陈戬。“一开始恢复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身上经常有小问题出现。特别是膝关节,在巴黎奥运会受伤后,一直蹲不下去。”因此,石智勇每两周都需要在膝关节注射一次玻璃酸钠,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石智勇在挺举比赛中试举失败。

更艰难的挑战在腰椎。在宁波基地训练时,石智勇的挺举一直卡在180公斤,“每次尝试这个重量后,腰都会有反应”。

腰椎上承胸椎,下接骶椎,由5块不规则骨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L1、L2、L3、L4、L5。很多运动员腰部受伤可能在L4和L5这两处位置,但是石智勇从L1到L5都有问题,甚至整个胸椎和颈椎也是如此。

石智勇在抓举成功后庆祝。

出发全运会前两周,队医沈异给石智勇做了99针小针刀。“第一天做了49针,休息一天后,第三天又做了50针。”石智勇说。小针刀扎进皮肤很疼,这么做的目的是放松脊柱,尽量让它恢复弹性。

距离比赛场馆不远的举重博物馆内,有一个装满了不锈钢针的5升塑料水桶。展品介绍上写着:石智勇针灸针。石智勇说,这桶针见证了他的成功与失败,代表着举重人永不服输、勇攀高峰、勇争冠军的精气神。

备战全运会的过程中,宁波市体育局为石智勇提供了细致的保障,不仅协调浙江举重队到宁波基地转训,在伙食、住宿、训练设施等方面提供保障,并聘请国家队资深教练邵国强优化石智勇的技术、战术。

“宁波倾尽全力为我们保驾护航,所以才有这么优秀的成绩。”石智勇说。

石智勇在抓举比赛中。

热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赛前,石智勇曾给自己设立抓举164公斤、挺举191公斤的目标。如果能达成,他会一直坚持到今年宁波举重世锦赛,希望在家门口和老对手拼杀。

但是,他发现自己真的举不动了。“本次比赛是我举重生涯中举起过最‘重’的重量。”石智勇说,不管最后一把能不能拿冠军,他都会亲吻举重台,这是告别的时刻。

过去,石智勇喜欢坐在杠铃片上庆祝;如今,他选择用吻别的方式告别举重台。

石智勇挺举失败后亲吻杠铃片。

本届全运会,石智勇的学生裴鑫依斩获女子举重59公斤级银牌。训练场上,石智勇对举重的热爱和坚持,感染着包括裴鑫依在内的所有人。平时,石智勇也会跟其他人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提升训练水平,帮助整个浙江举重队成长。“我这个状态还这么拼,他们没有理由偷懒。”石智勇说。

告别,只是以运动员这个身份,石智勇对举重的热爱依旧。他说,自己可能会转型成为教练员,用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带领后辈,看看会不会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石智勇。

石智勇在比赛中给自己加油。

回首来时路,石智勇很坦然,也很放松。他想对16岁时的自己说,这条路走得很值,所有付出都值得。“在举重道路上,我一步一个脚印,拿下众多冠军,打破众多纪录。”

“我无愧于自己的努力。”他说。

颁奖仪式上,石智勇的恩师、同为奥运冠军的占旭刚笑着为石智勇戴上金牌。两个人都是下蹲挺的好手,里约奥运会夺冠时,石智勇和占旭刚相拥庆祝。

全运会结束后,石智勇计划给自己放个假,回家陪妻子。“她即将生产,比赛前她发来信息,说宝宝和她在电视机前为我加油。她现在肚子太大了,无法到现场,但她告诉我,无论成绩如何,我都是她和宝宝的骄傲。”石智勇说。

这次,是时候告别了。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