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奉化
奉化:聚力“衣领子”行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奉化新篇章
2025-11-21 06:48:47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滕头村美景。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

  当时代的指针转向“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奉化大地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宁波“最年轻的区”,奉化在“十四五”期间锚定“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战略目标,以“双增双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全龄友好”“服务业攻坚”“双雁争鸣”“品质提升”等六项“衣领子”行动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5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成功跻身“千亿GDP俱乐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213元;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逾2200件;获评“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

  “‘十四五’期间,我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同城融入持续深化,都市经济加快转型,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城乡品质加快提升,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奉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奉化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六干”作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奉化新篇章。

奉化城区美景。

  “腾笼换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奉化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的“题中要义”。

  “十四五”期间,奉化聚焦现代都市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造业基础持续夯实。该区关键基础件、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等四大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大幅增长,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的深入推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奉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增量入园、存量改造、集群提质、产城融合四大攻坚行动,形成“4+4”系统性的工作体系。其间,该区以产业“换俊鸟”,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大一高两新”产业集聚成势,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今年,奉化气动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正推动该区产业发展“凤凰涅槃”。“奉化将持续聚焦‘腾笼’推动区块连片整治,聚焦‘换鸟’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聚焦‘育凤’提升企业综合效益,为全区推动‘两新’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奉化区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产业“攀高向新”,奉化高效治理零星工业用地,深挖工业潜力空间,持续推进低效用地处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创新机制,将工业用地出让全流程整体压缩工作时限6个月以上。2021年以来,该区工业用地累计出让4493亩,地块平均容积率下限从1.06升至2.18,平均容积率上限从1.94升至2.73。

  “腾笼换鸟”的核心是打破低效高耗的“旧笼”,打造绿色高效的“新笼”,让有限空间释放最大的发展可能。今年以来,奉化重点推进东郊区块、白杜等10个重点连片改造项目及104个单体提容改造项目,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014亩,新增优质厂房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企业生产场景。

  服务业提质

  产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新型工业化推进“快马加鞭”,服务业发展也开启“加速度”。

  近年来,奉化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其间,该区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挂牌成立;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宁南新城获评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成功创建省5A级景区城、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获评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

  在推进“服务业攻坚”行动中,奉化区政协聚焦“加快优质项目引育”“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努力释放后论坛效应”“做大外向型经济”四大主攻方向,细化出25项具有引领性和标杆性的重点任务,推动该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品质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该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4.4%。

  消费市场的活跃离不开创新驱动。今年以来,奉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其间,该区吸引9家新消费场景“落户”、18家“首店”入驻,7个项目入选宁波消费新场景案例,助力打造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地区。

  今年,省商务厅公布第二批省级夜经济坐标(市集)名单,奉化金钟广场成功入选。该广场是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消费体验空间。“金钟广场中心排档区为宽敞明亮的餐饮步行街,主打海鲜夜宵。”市民张先生说,奉化在培育“夜食”经济的同时,加快推进夜购、夜游、夜娱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城市“烟火气”十足。

  在外贸领域,奉化区商务局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今年前8个月,该区新增9个出口实绩国家(地区);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速、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260.6%,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83.6%,租赁贸易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老年人展风采。

  全龄友好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昨天中午,家住奉化区西坞街道河头村的陈立勇老人来到村老年食堂吃饭。自去年这家食堂开门迎客以来,他常常前来打卡,与“老伙计”们共享幸福“食”光。

  “这家食堂环境好,饭菜可口,还有志愿者服务。以前,我要自己烧菜做饭,做少了不够吃,做多了又吃不完。现在,我在这里每顿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餐后还能和其他老人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陈立勇点赞道。

  建好老年食堂,是奉化推进“全龄友好”行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奉化区委点题、区人大领题,启动该行动,旨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一年多来,奉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人大监督”效应,通过人大代表“周一夜访”等活动,推动养老服务保障、托育体系建设、创业创新服务、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等民生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我区已激活‘爱心卡’账户4.32万余人,完成12个居家养老站点提升和20家机构适老化改造。新(改)建成10家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打造3家‘全龄化’老年食堂和2家老年共享餐厅,累计助餐超200.7万人次;老年大学学员数扩招至1.5万名。”奉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既关心“老”,也关注“小”。“十四五”期间,奉化加快探索“幼有善育”工作,全力构建高质量普惠托育体系,入选省第二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截至今年10月,全区拥有托育机构61家、托位3071个,普惠托位率高达98.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奉化新建2个婴幼儿照护驿站,开展婴幼儿照护活动近600场,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投用;中小学实现科学副校长、科学课程、科创实验室全覆盖。

  除了“一老一小”,奉化也重视青年群体的发展需求。在今年的“全龄友好”行动中,该区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助力青年在奉化“创业就业乐业”。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贷款超1亿元、各类补贴680余万元,惠及创业者470多名;构建“开门见团”青创帮扶机制,组建“创客导师团”,累计服务超500人次,引育农创客580多人。

人才招聘政策宣讲会。

  城乡焕新

  厚植幸福底色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托。“十四五”期间,奉化积极融入宁波同城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功能提质,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5年来,该区抢抓宁波枢纽建设历史机遇,扎实推进甬金铁路新建、甬台温高速改扩建、铁路奉化站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宁波南部交通枢纽布局持续优化;体育中心、城市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场馆设施建成投用,建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13个;连续三年捧得“大禹鼎”金鼎,创成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在今年的“品质提升”行动中,奉化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建成3个“口袋公园”、3个“甬小园”;茗山公园、主城区生态廊道一期等项目,让绿地布局更加完善。为了完善交通路网品质,该区推进儒江路跨剡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启动奉莼二通道等项目,对农村公路推行“建管养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车辆穿梭、吊臂挥舞、机械轰鸣……近日,浙东沿海交通大动脉——浙江交通集团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宁波南段项目掀起“拓宽”攻坚热潮,全线5800余名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向年度目标发起冲刺。目前,鄞奉高架桥已英姿初展。

  “鄞奉高架桥是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宁波南段项目的关键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全线桩基、承台、盖梁、钢结构及路基等各项工程完成量均已超过总量的50%。

  路网优化,城乡“添彩”。今年以来,奉化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助力乡村发展和强村富民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其间,该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首捧“神农鼎·铜鼎”。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奉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品质提升”行动中,该区深化乡村CEO机制,引育16个专业运营团队和300余名乡村运营人才,促成总投资近1亿元的47个新业态项目落地。

青创客进行电商直播。

  “双雁争鸣”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六项“衣领子”行动的持续推进,让奉化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区域样本。

  “十四五”期间,该区聚焦“双雁争鸣”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坚持“抓人促事”“抓事促效”,推动村社“头雁”和社会组织“群雁”互融互促。“村社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整合联动、互融共进,才能变‘单打独斗’为‘一体发力’。”奉化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奉化区委组织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化参与机制,推动“双雁”融合,组建社区社会组织92个;与央企国企、机关部门、高等院校建成党建联建65个,落实联建项目283个,带动村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9.6%,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4%,有效破解“强村”独自飞、“弱村”拖后腿的问题。

  “我们把政策、人才、业态等融入14个乡村共富片区,以资源整合促发展融合。‘大滕头’‘大金溪’‘大雪窦’等乡村片区迭代发展,‘美丽资源’加速向‘美丽经济’蝶变。”奉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奉化将以组织振兴牵引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提升双雁齐飞格局,汇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唱好“大合唱”,画好“同心圆”。奉化区委社会工作部今年实施“双社共融”项目,引导优质社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策划实施服务项目10余个;深入开展分类治理,制定社区分类治理“一本账”,统筹落实社区治理“微项目”64个。

  今年以来,岳林街道党工委协同多部门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构成三级联动“经济助跑”矩阵,着力打通企业发展堵点。其间,该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员邬方林帮助超丰微纳科技(宁波)有限公司顺利摘牌21亩工业用地,并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前期的各流程指导协调,确保企业摘地即开工,协助企业核心团队成员申请到人才公寓。

百舸争流迎开渔。

  “双增双强”

  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奉化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体实施六项“衣领子”行动;在跨越发展中释放改革活力,把中央的“大写意”、省市的“大愿景”转化为奉化的“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

  近年来,奉化深入实施“双增双强”行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区建设。其间,该区以服务的增值增效,帮助企业、群众减负减忧,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据了解,“双增双强”指的是“服务双增、干部双强”,“服务双增”包括服务增值和服务增效两个层面,“干部双强”则聚焦“强作风”“强创造”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今年,奉化“双增双强”行动聚力攻坚七项重大改革,统筹推进23个重点任务,取得一大批具有奉化辨识度、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其间,该区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信用承诺嵌入审批环节,推动服务增值增效;持续加大环评委托监管、审批提速、费用减负等改革力度,企业环评费用减少约四成,审批提速达30%以上。

  “我区构建‘工链圈’服务体系,在行业协会、服务机构设立11个服务分站,发布486家企业优质产品信息,并开展线上线下赋能活动80多场,促成企业之间意向合作订单2亿元以上。”奉化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保障“双增双强”行动深入推进,奉化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压实“一领导一项目”“一部门一任务”的责任链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化改革探索,系统性总结提炼,推动改革案例变“盆景”为“风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面向未来,奉化将继续深化拓展六项“衣领子”行动成果,坚持跨越发展、攀高进位,紧紧围绕“宁波都市圈核心区”战略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承担宁波主城区核心功能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陈章升 通讯员严世君 景士杰 本文图片由奉化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奉化:聚力“衣领子”行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奉化新篇章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11-21 06:48:47

滕头村美景。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

  当时代的指针转向“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奉化大地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宁波“最年轻的区”,奉化在“十四五”期间锚定“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战略目标,以“双增双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全龄友好”“服务业攻坚”“双雁争鸣”“品质提升”等六项“衣领子”行动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5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成功跻身“千亿GDP俱乐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213元;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逾2200件;获评“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

  “‘十四五’期间,我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同城融入持续深化,都市经济加快转型,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城乡品质加快提升,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奉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奉化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六干”作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奉化新篇章。

奉化城区美景。

  “腾笼换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奉化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的“题中要义”。

  “十四五”期间,奉化聚焦现代都市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造业基础持续夯实。该区关键基础件、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等四大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大幅增长,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的深入推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奉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增量入园、存量改造、集群提质、产城融合四大攻坚行动,形成“4+4”系统性的工作体系。其间,该区以产业“换俊鸟”,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大一高两新”产业集聚成势,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今年,奉化气动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正推动该区产业发展“凤凰涅槃”。“奉化将持续聚焦‘腾笼’推动区块连片整治,聚焦‘换鸟’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聚焦‘育凤’提升企业综合效益,为全区推动‘两新’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奉化区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产业“攀高向新”,奉化高效治理零星工业用地,深挖工业潜力空间,持续推进低效用地处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创新机制,将工业用地出让全流程整体压缩工作时限6个月以上。2021年以来,该区工业用地累计出让4493亩,地块平均容积率下限从1.06升至2.18,平均容积率上限从1.94升至2.73。

  “腾笼换鸟”的核心是打破低效高耗的“旧笼”,打造绿色高效的“新笼”,让有限空间释放最大的发展可能。今年以来,奉化重点推进东郊区块、白杜等10个重点连片改造项目及104个单体提容改造项目,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014亩,新增优质厂房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企业生产场景。

  服务业提质

  产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新型工业化推进“快马加鞭”,服务业发展也开启“加速度”。

  近年来,奉化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其间,该区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挂牌成立;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宁南新城获评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成功创建省5A级景区城、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获评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

  在推进“服务业攻坚”行动中,奉化区政协聚焦“加快优质项目引育”“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努力释放后论坛效应”“做大外向型经济”四大主攻方向,细化出25项具有引领性和标杆性的重点任务,推动该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品质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该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4.4%。

  消费市场的活跃离不开创新驱动。今年以来,奉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其间,该区吸引9家新消费场景“落户”、18家“首店”入驻,7个项目入选宁波消费新场景案例,助力打造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地区。

  今年,省商务厅公布第二批省级夜经济坐标(市集)名单,奉化金钟广场成功入选。该广场是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消费体验空间。“金钟广场中心排档区为宽敞明亮的餐饮步行街,主打海鲜夜宵。”市民张先生说,奉化在培育“夜食”经济的同时,加快推进夜购、夜游、夜娱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城市“烟火气”十足。

  在外贸领域,奉化区商务局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今年前8个月,该区新增9个出口实绩国家(地区);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速、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260.6%,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83.6%,租赁贸易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老年人展风采。

  全龄友好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昨天中午,家住奉化区西坞街道河头村的陈立勇老人来到村老年食堂吃饭。自去年这家食堂开门迎客以来,他常常前来打卡,与“老伙计”们共享幸福“食”光。

  “这家食堂环境好,饭菜可口,还有志愿者服务。以前,我要自己烧菜做饭,做少了不够吃,做多了又吃不完。现在,我在这里每顿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餐后还能和其他老人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陈立勇点赞道。

  建好老年食堂,是奉化推进“全龄友好”行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奉化区委点题、区人大领题,启动该行动,旨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一年多来,奉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人大监督”效应,通过人大代表“周一夜访”等活动,推动养老服务保障、托育体系建设、创业创新服务、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等民生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我区已激活‘爱心卡’账户4.32万余人,完成12个居家养老站点提升和20家机构适老化改造。新(改)建成10家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打造3家‘全龄化’老年食堂和2家老年共享餐厅,累计助餐超200.7万人次;老年大学学员数扩招至1.5万名。”奉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既关心“老”,也关注“小”。“十四五”期间,奉化加快探索“幼有善育”工作,全力构建高质量普惠托育体系,入选省第二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截至今年10月,全区拥有托育机构61家、托位3071个,普惠托位率高达98.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奉化新建2个婴幼儿照护驿站,开展婴幼儿照护活动近600场,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投用;中小学实现科学副校长、科学课程、科创实验室全覆盖。

  除了“一老一小”,奉化也重视青年群体的发展需求。在今年的“全龄友好”行动中,该区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助力青年在奉化“创业就业乐业”。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贷款超1亿元、各类补贴680余万元,惠及创业者470多名;构建“开门见团”青创帮扶机制,组建“创客导师团”,累计服务超500人次,引育农创客580多人。

人才招聘政策宣讲会。

  城乡焕新

  厚植幸福底色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托。“十四五”期间,奉化积极融入宁波同城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功能提质,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5年来,该区抢抓宁波枢纽建设历史机遇,扎实推进甬金铁路新建、甬台温高速改扩建、铁路奉化站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宁波南部交通枢纽布局持续优化;体育中心、城市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场馆设施建成投用,建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13个;连续三年捧得“大禹鼎”金鼎,创成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在今年的“品质提升”行动中,奉化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建成3个“口袋公园”、3个“甬小园”;茗山公园、主城区生态廊道一期等项目,让绿地布局更加完善。为了完善交通路网品质,该区推进儒江路跨剡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启动奉莼二通道等项目,对农村公路推行“建管养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车辆穿梭、吊臂挥舞、机械轰鸣……近日,浙东沿海交通大动脉——浙江交通集团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宁波南段项目掀起“拓宽”攻坚热潮,全线5800余名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向年度目标发起冲刺。目前,鄞奉高架桥已英姿初展。

  “鄞奉高架桥是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宁波南段项目的关键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全线桩基、承台、盖梁、钢结构及路基等各项工程完成量均已超过总量的50%。

  路网优化,城乡“添彩”。今年以来,奉化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助力乡村发展和强村富民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其间,该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首捧“神农鼎·铜鼎”。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奉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品质提升”行动中,该区深化乡村CEO机制,引育16个专业运营团队和300余名乡村运营人才,促成总投资近1亿元的47个新业态项目落地。

青创客进行电商直播。

  “双雁争鸣”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六项“衣领子”行动的持续推进,让奉化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区域样本。

  “十四五”期间,该区聚焦“双雁争鸣”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坚持“抓人促事”“抓事促效”,推动村社“头雁”和社会组织“群雁”互融互促。“村社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整合联动、互融共进,才能变‘单打独斗’为‘一体发力’。”奉化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奉化区委组织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化参与机制,推动“双雁”融合,组建社区社会组织92个;与央企国企、机关部门、高等院校建成党建联建65个,落实联建项目283个,带动村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9.6%,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4%,有效破解“强村”独自飞、“弱村”拖后腿的问题。

  “我们把政策、人才、业态等融入14个乡村共富片区,以资源整合促发展融合。‘大滕头’‘大金溪’‘大雪窦’等乡村片区迭代发展,‘美丽资源’加速向‘美丽经济’蝶变。”奉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奉化将以组织振兴牵引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提升双雁齐飞格局,汇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唱好“大合唱”,画好“同心圆”。奉化区委社会工作部今年实施“双社共融”项目,引导优质社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策划实施服务项目10余个;深入开展分类治理,制定社区分类治理“一本账”,统筹落实社区治理“微项目”64个。

  今年以来,岳林街道党工委协同多部门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构成三级联动“经济助跑”矩阵,着力打通企业发展堵点。其间,该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员邬方林帮助超丰微纳科技(宁波)有限公司顺利摘牌21亩工业用地,并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前期的各流程指导协调,确保企业摘地即开工,协助企业核心团队成员申请到人才公寓。

百舸争流迎开渔。

  “双增双强”

  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奉化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体实施六项“衣领子”行动;在跨越发展中释放改革活力,把中央的“大写意”、省市的“大愿景”转化为奉化的“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

  近年来,奉化深入实施“双增双强”行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区建设。其间,该区以服务的增值增效,帮助企业、群众减负减忧,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据了解,“双增双强”指的是“服务双增、干部双强”,“服务双增”包括服务增值和服务增效两个层面,“干部双强”则聚焦“强作风”“强创造”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今年,奉化“双增双强”行动聚力攻坚七项重大改革,统筹推进23个重点任务,取得一大批具有奉化辨识度、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其间,该区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信用承诺嵌入审批环节,推动服务增值增效;持续加大环评委托监管、审批提速、费用减负等改革力度,企业环评费用减少约四成,审批提速达30%以上。

  “我区构建‘工链圈’服务体系,在行业协会、服务机构设立11个服务分站,发布486家企业优质产品信息,并开展线上线下赋能活动80多场,促成企业之间意向合作订单2亿元以上。”奉化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保障“双增双强”行动深入推进,奉化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压实“一领导一项目”“一部门一任务”的责任链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化改革探索,系统性总结提炼,推动改革案例变“盆景”为“风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面向未来,奉化将继续深化拓展六项“衣领子”行动成果,坚持跨越发展、攀高进位,紧紧围绕“宁波都市圈核心区”战略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承担宁波主城区核心功能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陈章升 通讯员严世君 景士杰 本文图片由奉化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