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退款不退货"狂薅25万!女子2年下单476笔"0元购"
2025-11-26 14:56:30 稿源: 潮新闻  

  外卖平台的退款、退货等售后保障,本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然而有人却将平台售后规则的漏洞当成了“生财之道”。

  近日,记者从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获悉,当地警方日前侦破一起利用外卖平台漏洞“薅羊毛”的案子:有人在短短2年时间,先后从同一家商超骗取了高达25万元的货物。

警方追回的商品 椒江公安供图

  发现平台售后漏洞

  她两年下单476笔“0元购”

  事情要从4个月前说起。今年7月底,椒江海门派出所接到当地一家大型商场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人利用外卖平台售后漏洞,用“退款不退货”的方式骗取商超的货品。

  工作人员说,当天他们收到一笔大额外卖订单。在发现其中有一件商品缺货后,他们便与买家协商退货。可对方支支吾吾、闪烁其词的态度让他们觉得十分反常。于是工作人员查看了之前的交易记录,发现对方已通过该外卖平台购物数百次,且每次都是在交易后马上申请退款,而商场却当作正常订单发货。这家商场粗略统计,这些货品价值加起来至少有20万元。

  接到报警后,民警徐梓博立刻展开调查,并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程某。

  程某今年50多岁,原本是个生意人。前些年因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后,就在椒江当地打零工。

  “您以为是在‘薅羊毛’?其实已经触犯法律了。”徐梓博联系上了程某,对方立刻意识到自己摊上了事,于是选择投案自首。

  程某告诉民警,自从生意失败之后,她心里一直比较压抑。去年上半年,她通过外卖平台在该商超购物,偶然发现了一个平台漏洞:申请售后退款后,商场依旧会照常发货。这种“0元购”的方式让她感到十分“解压”,而且商超一直没有发现。于是她变本加厉,短短2年时间,她先后用这种退款不退货的方式下单476笔,涉及商品3000余件,累计骗取财物价值高达25万余元。

警方追回的商品 椒江公安供图

  “薅羊毛”涉嫌诈骗罪

  警方已依法立案查处

  警方最终追回了价值6万元的商品。随后,徐梓博又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劝说下,程某及其家属答应赔偿剩余的十余万元。至此,商超的损失被全额追回。

  徐梓博介绍,这个案件的主要难度在于定性嫌疑人的行为究竟是属于诈骗、侵占,还是不当得利。为确保案件办理严谨规范,民警反复研讨法律适用问题,并专门咨询法学专家,夯实案件定性依据。最终,警方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依法立案查处。

  为什么是诈骗罪?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律师分析:诈骗罪中被害人会形成错误认识,并基于该认识“自愿”处分财物。在本案中,程某在商超平台购物后申请退款后却不退货,由于平台方面的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形成错误认识,以为程某会将物品退回,并基于该认识将货款退还给程某。程某实施上述行为的次数过多,涉案金额巨大,故其行为更符合诈骗罪的定性。

  椒江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起案件也是该商超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首例该类型案件。商场负责人上报总部后,全国各地商超纷纷排查,及时发现并防范类似风险。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退款不退货"狂薅25万!女子2年下单476笔"0元购"

稿源: 潮新闻 2025-11-26 14:56:30

  外卖平台的退款、退货等售后保障,本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然而有人却将平台售后规则的漏洞当成了“生财之道”。

  近日,记者从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获悉,当地警方日前侦破一起利用外卖平台漏洞“薅羊毛”的案子:有人在短短2年时间,先后从同一家商超骗取了高达25万元的货物。

警方追回的商品 椒江公安供图

  发现平台售后漏洞

  她两年下单476笔“0元购”

  事情要从4个月前说起。今年7月底,椒江海门派出所接到当地一家大型商场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人利用外卖平台售后漏洞,用“退款不退货”的方式骗取商超的货品。

  工作人员说,当天他们收到一笔大额外卖订单。在发现其中有一件商品缺货后,他们便与买家协商退货。可对方支支吾吾、闪烁其词的态度让他们觉得十分反常。于是工作人员查看了之前的交易记录,发现对方已通过该外卖平台购物数百次,且每次都是在交易后马上申请退款,而商场却当作正常订单发货。这家商场粗略统计,这些货品价值加起来至少有20万元。

  接到报警后,民警徐梓博立刻展开调查,并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程某。

  程某今年50多岁,原本是个生意人。前些年因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后,就在椒江当地打零工。

  “您以为是在‘薅羊毛’?其实已经触犯法律了。”徐梓博联系上了程某,对方立刻意识到自己摊上了事,于是选择投案自首。

  程某告诉民警,自从生意失败之后,她心里一直比较压抑。去年上半年,她通过外卖平台在该商超购物,偶然发现了一个平台漏洞:申请售后退款后,商场依旧会照常发货。这种“0元购”的方式让她感到十分“解压”,而且商超一直没有发现。于是她变本加厉,短短2年时间,她先后用这种退款不退货的方式下单476笔,涉及商品3000余件,累计骗取财物价值高达25万余元。

警方追回的商品 椒江公安供图

  “薅羊毛”涉嫌诈骗罪

  警方已依法立案查处

  警方最终追回了价值6万元的商品。随后,徐梓博又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劝说下,程某及其家属答应赔偿剩余的十余万元。至此,商超的损失被全额追回。

  徐梓博介绍,这个案件的主要难度在于定性嫌疑人的行为究竟是属于诈骗、侵占,还是不当得利。为确保案件办理严谨规范,民警反复研讨法律适用问题,并专门咨询法学专家,夯实案件定性依据。最终,警方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依法立案查处。

  为什么是诈骗罪?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律师分析:诈骗罪中被害人会形成错误认识,并基于该认识“自愿”处分财物。在本案中,程某在商超平台购物后申请退款后却不退货,由于平台方面的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形成错误认识,以为程某会将物品退回,并基于该认识将货款退还给程某。程某实施上述行为的次数过多,涉案金额巨大,故其行为更符合诈骗罪的定性。

  椒江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起案件也是该商超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首例该类型案件。商场负责人上报总部后,全国各地商超纷纷排查,及时发现并防范类似风险。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