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海东初祖”的沈光文是宁波鄞县人,明末清初举家南迁时遭遇台风而到海峡对岸,后其凭借丰富的学养在台湾传授中华文化,为台湾留下了最早的汉字著作,至今在台湾岛内备受推崇。然而,沈光文的家乡鄞州区石碶街道星光村一座建于1992年的沈光文纪念馆,一度成为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今年恰逢沈光文诞辰400周年,鄞州区政府拨款300万元重修沈光文纪念馆,并在昨天举行了开馆仪式。
沈光文被誉为“海东初祖”
沈光文,字文开,号斯庵,晚年自号台湾野老,今鄞州栎社人。“中林沈氏”为明代鄞县文化世族,沈光文幼承庭训,擅长诗赋,25岁以明经贡太学。
1651年,身在金门的沈光文想举家移居泉州,不料在船过围头洋时遭遇台风,漂至台湾。当时台湾为荷兰人占据,为驱逐侵略者,他冒着杀身之危,踏勘山川地形,撰台湾第一部地理志《台湾舆图考》,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立下了头功。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时任福建总督姚启圣请沈光文出山为官遭拒,同时沈光文表达了回归故乡鄞县的愿望。但由于姚启圣不久背发疽症而卒,沈光文归乡路断,直至最终在台湾去世。
沈光文在台湾生活了30多年,以汉文教授子弟,传播中华文化,并以传统的诗文形式,写下了台湾最早的第一批文学作品,成为台湾文化的开拓者。近代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诸老列传》中将沈光文置于卷首,称其为“惟光文海东文献,推为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