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彩画出太湖石禅意之美
甬上藏友:在绘画创作领域,像您这样能画多个题材且每个题材的作品都能入选国展或获奖,很少见。特别是以太湖石为主角的禅意系列作品,催生了国内水彩画界一个崭新的创作领域。藏在作品中的东方神韵,您是怎样炼成的?
谢裕东:2008年之前,我把自己定位为水彩画家;2008年之后,我的理解改变了,现在我与水彩的唯一联系就是我还在用水彩这种媒介,并利用这种媒材来进行艺术创作。各个画种在我看来唯一的区别就是媒介不同,大家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艺术创作。
其实,我从未刻意想要挖掘出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毕竟现实中还没人碰过的题材领域是很难发现的。但一切正如人与人之间会存在缘分一样,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跟物象是有对话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才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最重要的基因。
苏州是我一直都喜欢的城市,也是我唯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想到去走一走的城市。凡事都有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正是在一次次的踏足过程中,这种喜欢越来越清晰化,并最终找到了承载自己艺术思想的一个支点———园林中的太湖石。
近期创作的太湖石作品,正是着力于表现禅意之美,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用今人的视线去重新审视曾经的古意,最终在水彩领域中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太湖石绘画图式。
也正是在这一系列探索中,我学会了与物象对话。与其说在画石头,不如说是在写文化,自己也慢慢地从中完成了从水彩画家视角到艺术家视角的蜕变。
让观者与作品对话,有所感悟
甬上藏友:看得出,每个题材您都是深入研究,挖掘内涵,这种探索精神为您赢得不同阶段的成功。听说您最近又在探索创作人物题材系列作品,有什么心得分享?
谢裕东:以肖像画为例,如果只是简单地还原对象,那我们无非是照相机。就如模特对我而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载体,真正有意思的是在物象背后。这次我在汇港美术馆举办个展,参观者看了这批肖像作品后,会自然而然地有所感悟或联想。作品碰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个触点,观者与作品之间有了对话,这正是我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一件好的艺术品,是对事物和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或是对本质的剥离和提炼,却不是简单的记录。正如“画得像”的伦勃朗可以是大师,“画得不像”的毕加索也可以是大师。我的作品已不再也不可能重复前人的模式,关注当下,关注心中的色彩,让自己的艺术有定力,这将是我努力的方向。东南商报 记者 黄银凤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