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镇海发现《长生殿》工尺谱 属罕见手抄古乐谱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9-17 10:30:02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工尺谱历史回顾

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

工尺谱历史悠久,唐代已使用《燕乐半字谱》,这是以乐器音位和手法为基础的谱式。如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写本《唐人大曲谱》。

到了宋代使用俗字谱,如南宋词人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南宋末年才子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发展到明、清,工尺谱通行。

这种记谱法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

这是一套中国器乐合奏曲谱集,由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修编。该书有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抄本,用工尺谱记写,收有13套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乐曲。这些曲名多为后人熟悉:《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等。

因此,工尺谱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有广泛应用。

镇海手抄工尺谱推想

镇海发现的工尺谱中,在古乐谱边上,加注了“Δ”“Ο”“Χ”等。这在现代简谱中分别表示重音,休止,无高音等意思。

记者翻看了《南音选集》《南管谱》《青玉斋南乐社专用曲谱》等网络资料,发现“Ο”“Χ”等标注是存在的,“Δ”基本没有见到。

这可有意思了,简谱起源于西方,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而它真正传入镇海的时间更晚,当地学校教师、艺人等大量使用简谱,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说明镇海手抄乐谱的产生时间较晚。

收藏者洪余庆说:“这可能是一本中西乐理合作的古乐谱记录书籍,比较难得。”他回忆说,上了年纪的老镇海人中,以前有见过传统戏剧班子拿着工尺谱哼唱的。不过会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乐谱书可能是镇海原来唱新闻唱小调的人持有的。

镇海文史老人沈志远纠正记者,工尺谱的“尺”字,在镇海话中读作“菜”字,全称应读为“工菜谱”。他说,新中国成立前一些目不识丁的艺人也能唱工尺谱,这是靠口口相传的记性和师傅传下来的。真正能记录工尺谱的,应该是读过书有文化的人,至少是个秀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海好多人依然能唱工尺谱。诸如小学教师、知识分子、小职员等,他们从事民间演唱工作,学谱、识谱,所以都会唱。还有一些著名的民间艺人也会唱,他们有意识记录下来,将来收徒弟收学生时传给下一代。

在老剧团中,戏曲艺人要保留唱腔,班子乐师、琴师、艺人等,都会动笔抄工尺谱。

沈志远记得简谱、五线谱等传入镇海,因为易懂好记流行起来,这样工尺谱就慢慢失传了。具体失传时间约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七十年代以后就听不到有人传唱工尺谱了。(记者 陈饰)

编辑:丁烨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