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抑的情感
有位姓夏的大学老师,独生女儿在美国,去年查出得了胃癌,元旦前一天在李惠利医院做手术。
那一天,霍爱霞推掉了北京的会议去医院陪着,下午1点的手术,她中午11点就到了,医生在和病人的老伴进行术前谈话的时候,她就一直陪着,直到老人推进手术室。
下午4点多,老人做完手术苏醒过来,医生说,麻药劲儿还没过,最好别睡过去。霍爱霞和几个同事轮流陪他说话,读报纸给他听……
老人不停地催她走,说自己没事,别在这儿耗着了。晚上7点多,医生说可让他眯会儿了。病房里安静下来,远远地可以听到护士台有人在聊天,老人半天没说话,好像睡着了,过了会儿又睁开眼睛,“哎呀,你怎么还没走。”
“那我就走了。”霍爱霞站起来,准备离开。
老人又握了握她的手,一笑,裂开空空的嘴,有点害羞地说:“要不,再待会儿吧。”
那一刻,霍爱霞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她觉得他们一定有着丰富而敏感的内心,只是不会表达,所以常常被身边的人忽略了。他们内心其实多么希望孩子留在身边,却又总是言不由衷地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仿佛这才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家长。
后来,霍爱霞读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者梁鸿的一个观点,深以为然。梁鸿说:在这几十年的社会转型期,孝道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微妙的东西。一方面,家族制度的衰落,公共道德监督力的衰退,国家法律和赡养习俗间的矛盾,使得传统的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家庭成员都不会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愿望,彼此孤独、沉默,好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绑着,每个人都试图在一种扭曲中牺牲自己,来成全家人,并依靠这种牺牲来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
只是,对情感的需求是人的本能,所以这种被贫穷所掩盖的扭曲不会长久。霍爱霞在之后的创业生涯中慢慢意识到,一旦物质匮乏不再是主要矛盾,得不到满足的情感需求会衍变出巨大商机。
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培训员工,在情感方面弥补老人的需求,去做一些儿女们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无意去做的事,来赢得老人的信任。
70多岁的汪阿姨独身多年,已经习惯了每逢节日,别人家在享受天伦之乐,而她却只能去商场打发时间的孤单生活。一次生病痊愈后,她有了找个老伴的念头,这个念头深压心里已有好多年。霍爱霞从老人说话的蛛丝马迹中感觉到这个心思,开始在会员中物色条件相当的单身老伯。目标有了,霍爱霞组织了一次由30多位老年会员参加的旅游活动,将他俩特意分在一个小组。几个月时间的交往,两位老人情投意合,霍爱霞还为他们精心布置了一场婚礼,完成了儿女般的尽孝。
越来越少的倾听
如今,尽孝已成为霍爱霞团队的企业文化,但我们始终感到疑惑,这种发自内心地对老人好,她的员工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让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好,要他们很自然地表达出对父母的爱。”这是霍爱霞的秘诀,在她看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父母爱家人是每个员工必须的素质。
公司有系列的制度,比如每个月每个员工都有200元“孝敬基金”,这笔钱打到员工父母的个人账户,而这个银行账号,是霍爱霞根据员工提供的信息,亲自打电话确认过的;每个季度,她会把部分外来员工的父母接到宁波,让他们好好玩一玩。她让许多老人有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机会;工作4年以上的男性员工结婚时,公司会包一个3.8万元的大红包,为的是帮助减轻员工父母的负担;过年的时候,她本人还会去员工家里慰问,拜访他们的父母……
除了这些待遇,她对员工还有很多要求,比如父母来的时候,必须要为他们洗一次脚;过年回家的时候,每天要陪父母至少聊天一至两个小时,教会父母使用手机……这些作业,都要求拍照或者视频在微信群中分享。
听起来,似乎很形式化,但霍爱霞觉得,对于从小就羞于表达感情的那一代人来说,只有通过这种强制的形式,让他们习惯和父母沟通交流,然后,才有可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聊天,是和老人拉近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可是,聊什么呢?
霍爱霞的经验,如果你实在觉得没什么好说的,那么就学会倾听吧,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不是那种应付式的左耳进右耳出,而是以很认真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听他的每一句话。其间追问每个细节,对于每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楚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们在新疆的哪个地方插队?火车可以直接到吗?住什么样的地方?以前在北方当兵是吃窝窝头吗?一人分几个?几年可以回家一次……
你越仔细,越认真,老人会越高兴,在这个忙碌得走路都在放小跑的时代,能坐下来认真听他说话的人,实在太少了。说着说着,老人会把你当成最信任的人;而听的人也会发现,那些人生经历,那些之前他们想讲却一次次被打断的故事,其实并不无聊,这是他们用一生的时间积累的财富。为人处世的经验,蕴含着古老而朴素的智慧。这些道理,也许年轻气盛的时候不屑一顾,会觉得迂腐而不合时宜,可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你却又会咂巴出别样的味道来。
公司的会员中有很多人,半生坎坷,几度起伏,霍爱霞鼓励这些老人,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他们帮着打印,配上照片,做成回忆录。这让很多老人一下子年轻了很多:逝去的岁月虽然不能再回来,但回忆本身却是,有的人因此学会了电脑打字,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而温暖。到目前,已有60多位老人交上了自己的文字和照片,其中有不少珍藏多年的压箱底也拿了出来。
封面上的那些老人,朴素的衣服,寻常的表情,看起来和那些在菜场讨价还价的,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娃的,商场门口排队领纪念品的老人并无区别,但在回忆录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曾经———一个戎装的上尉,一个在会议上侃侃而谈的区领导,一个讲台上神采飞扬的老师……还有他们的人生感悟:要碌碌有为,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年轻的时候多陪陪孩子,年老的时候多想想自己……
当公司员工把这些回忆录做好送到老人手里的时候,老人们兴奋得像孩子一般:从来没有人这么仔细地听过他们的回忆,这么认真地对待过他们的人生。
这是他们最想要的认可和尊重,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他们的这个需求呢?
商报记者
樊卓婧程鑫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