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重大平台蹲点记 | 探寻慈溪生命健康产业背后的“医工力量”
2024-03-20 16:0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宁波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何制胜“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平台、产业平台和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平台,是宁波加强创新引领、打破路径依赖、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重大平台蹲点记”系列报道,聚焦甬城各地在培育和打造重大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创新做法。

中国宁波网记者沈孙晖 黄春晓 通讯员邵滢 罗晓燕

春回大地,这是春耕播种的耕耘季,也是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简称医工所)的收获季。

医工所鸟瞰图。

前不久,该所新型药物制剂材料与技术团队研发的PLGA药用辅料,取得了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ED)和美国FDA的辅料登记号,这意味着该药用辅料可上市销售。“PLGA药用辅料用于药物控制释放,市场前景广阔。”团队副研究员周峰介绍。

科研“顶天”、转化“立地”,正是医工所向“新”而行的生动诠释——

近5年来,承担国家、中国科学院、省市级等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授权专利近200项,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20多个……立足源头创新,医工所正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为慈溪拥抱新质生产力锻造强引擎。

“黑科技”催生新质生产力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最热词,与之息息相关的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成为“香饽饽”。

早在2013年,慈溪便已谋篇落子,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围绕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共建慈溪园区,便是一招“先手棋”。目前,该所已重点布局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器械、数字诊疗技术与装备三大领域。

医工所成果展厅一角。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医工所甫一诞生,便将这颗“心”融入了基因中!

一枚看似不起眼的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在国内却是填补原研药技术空白的存在。医工所纳米生物材料团队用自主知识产权,为影像科医生打造了国产的“火眼金睛”。

“造影剂用于增强扫描,强化病灶与正常部位的对比度,以供临床诊断。”团队高级工程师陈天翔介绍,常用的钆元素造影剂虽然能令病灶变亮,但有毒性,一旦在体内泄漏易引发肾脏纤维化。而氧化铁造影剂虽然安全,但会使病灶变暗,不利于诊断。

造影剂安全、有效,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4年埋头实验,换得艰难玉成。“我们改变了材料的理化性质,不但令氧化铁造影剂增亮,而且效果和钆元素同等。”陈天翔自豪地说。

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

成功研发新型的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该创新成果跻身国际前沿,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仅去年,医工所便获得专利授权53项,其中欧洲授权专利1项,注册软件著作权5项,科研“顶天”名副其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医工所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的优势,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双向奔赴”,收获科研成果、引智引才“双向丰收”。

在站博士后刘晓梅主要从事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医工所不仅给我提供了科研所需的所有材料制备和检测平台,还为我创造了与医院临床医生合作的机会。”在站期间,刘晓梅所在团队研发了新型杀菌消毒净化系统,并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生产,为宁波一家企业带来了逾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目前,医工所已建立10个科研创新团队,引进全职科研人员150余人,其中在站博士后25人;累计获评国家级、省级以及中国科学院人才专家称号21人,为慈溪建设智造人才友好城贡献了“医工力量”。

新质生产力飞出“瓶瓶罐罐”

最近,医工所又在积极筹谋,为科研团队和生产企业、三甲医院牵好“联姻红线”。“为了唱好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这出‘西厢记’,我们要扮好‘红娘’这个角色。”医工所所地合作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组织各类对接活动40余次。

新质生产力不能仅停留在“瓶瓶罐罐”的实验室成果或期刊论文中,只有进入工厂生产设备,才能真正释放澎湃动力。转化“立地”,为人民生命健康作出贡献,也是医工所孜孜以求的目标。对此,该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团队负责人王荣深有感触。

科研人员正在忙碌。

经医工所牵线,王荣团队和慈溪本地企业蓝禾医疗,就液体抗菌敷料项目“一拍即合”。“我们研发的液体抗菌敷料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相比,不仅成膜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还独具抗菌功能,生产成本也更有优势。”王荣说。

敷料材料的优越性能,满足了蓝禾医疗的“畅想”。“由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提供生产设备,产研双方在配方、验证、检测、放大、量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蓝禾医疗研发负责人张佳程介绍,公司已建立年产12万瓶的规模化生产线,相关产品预计今年11月上市,年销售额可突破百万元。此外,公司还开发了“抗菌液体马桶垫”“造口皮肤保护剂”等系列衍生产品。

液体敷料产品。

从产研合作到产业集聚,医工所等平台在该市不断催生“化学反应”。如今,生命健康产业成为慈溪重点培育打造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该市第四个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的产业,现已培育形成汉科、蓝禾、广慈、慈北、赛诺微等一批龙头和优势企业。去年前11个月,慈溪市级生命健康产业规上产值111.2亿元。

事实上,医工所的转化“立地”已不囿于当地,在宁波、浙江乃至全国荡起了更广阔的“涟漪”——

与江北区的医疗器械企业、宁波二院进行产研医三方合作,共同开发烧伤创面修复材料; 与位于镇海的天衡制药携手,氧化铁造影剂已进行中试放大和安全性评估,未来上市后将逐鹿国内造影剂百亿级市场;

与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超黑吸光涂层成果实现供货;

游离DNA提取率达60%的血液游离DNA提取试剂盒,完成样机试制,获得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种子基金支持……

科研人员正在忙碌。

越来越多源自医工所的智力成果,正驱动生命健康产业高速发展。数据显示,该所近5年来累计所地合作合同金额近7000万元。

“医工所将继续聚焦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并在服务慈溪及周边生命健康产业、医疗机构上,开发具有重大需求的生物医学材料、医疗器械技术、医疗设备,全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研究基地。”医工所负责人表示。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重大平台蹲点记 | 探寻慈溪生命健康产业背后的“医工力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3-20 16:00:00

  宁网编前语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宁波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何制胜“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平台、产业平台和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平台,是宁波加强创新引领、打破路径依赖、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重大平台蹲点记”系列报道,聚焦甬城各地在培育和打造重大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创新做法。

中国宁波网记者沈孙晖 黄春晓 通讯员邵滢 罗晓燕

春回大地,这是春耕播种的耕耘季,也是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简称医工所)的收获季。

医工所鸟瞰图。

前不久,该所新型药物制剂材料与技术团队研发的PLGA药用辅料,取得了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ED)和美国FDA的辅料登记号,这意味着该药用辅料可上市销售。“PLGA药用辅料用于药物控制释放,市场前景广阔。”团队副研究员周峰介绍。

科研“顶天”、转化“立地”,正是医工所向“新”而行的生动诠释——

近5年来,承担国家、中国科学院、省市级等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授权专利近200项,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20多个……立足源头创新,医工所正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为慈溪拥抱新质生产力锻造强引擎。

“黑科技”催生新质生产力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最热词,与之息息相关的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成为“香饽饽”。

早在2013年,慈溪便已谋篇落子,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围绕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共建慈溪园区,便是一招“先手棋”。目前,该所已重点布局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器械、数字诊疗技术与装备三大领域。

医工所成果展厅一角。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医工所甫一诞生,便将这颗“心”融入了基因中!

一枚看似不起眼的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在国内却是填补原研药技术空白的存在。医工所纳米生物材料团队用自主知识产权,为影像科医生打造了国产的“火眼金睛”。

“造影剂用于增强扫描,强化病灶与正常部位的对比度,以供临床诊断。”团队高级工程师陈天翔介绍,常用的钆元素造影剂虽然能令病灶变亮,但有毒性,一旦在体内泄漏易引发肾脏纤维化。而氧化铁造影剂虽然安全,但会使病灶变暗,不利于诊断。

造影剂安全、有效,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4年埋头实验,换得艰难玉成。“我们改变了材料的理化性质,不但令氧化铁造影剂增亮,而且效果和钆元素同等。”陈天翔自豪地说。

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

成功研发新型的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该创新成果跻身国际前沿,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仅去年,医工所便获得专利授权53项,其中欧洲授权专利1项,注册软件著作权5项,科研“顶天”名副其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医工所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的优势,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双向奔赴”,收获科研成果、引智引才“双向丰收”。

在站博士后刘晓梅主要从事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医工所不仅给我提供了科研所需的所有材料制备和检测平台,还为我创造了与医院临床医生合作的机会。”在站期间,刘晓梅所在团队研发了新型杀菌消毒净化系统,并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生产,为宁波一家企业带来了逾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目前,医工所已建立10个科研创新团队,引进全职科研人员150余人,其中在站博士后25人;累计获评国家级、省级以及中国科学院人才专家称号21人,为慈溪建设智造人才友好城贡献了“医工力量”。

新质生产力飞出“瓶瓶罐罐”

最近,医工所又在积极筹谋,为科研团队和生产企业、三甲医院牵好“联姻红线”。“为了唱好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这出‘西厢记’,我们要扮好‘红娘’这个角色。”医工所所地合作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组织各类对接活动40余次。

新质生产力不能仅停留在“瓶瓶罐罐”的实验室成果或期刊论文中,只有进入工厂生产设备,才能真正释放澎湃动力。转化“立地”,为人民生命健康作出贡献,也是医工所孜孜以求的目标。对此,该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团队负责人王荣深有感触。

科研人员正在忙碌。

经医工所牵线,王荣团队和慈溪本地企业蓝禾医疗,就液体抗菌敷料项目“一拍即合”。“我们研发的液体抗菌敷料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相比,不仅成膜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还独具抗菌功能,生产成本也更有优势。”王荣说。

敷料材料的优越性能,满足了蓝禾医疗的“畅想”。“由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提供生产设备,产研双方在配方、验证、检测、放大、量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蓝禾医疗研发负责人张佳程介绍,公司已建立年产12万瓶的规模化生产线,相关产品预计今年11月上市,年销售额可突破百万元。此外,公司还开发了“抗菌液体马桶垫”“造口皮肤保护剂”等系列衍生产品。

液体敷料产品。

从产研合作到产业集聚,医工所等平台在该市不断催生“化学反应”。如今,生命健康产业成为慈溪重点培育打造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该市第四个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的产业,现已培育形成汉科、蓝禾、广慈、慈北、赛诺微等一批龙头和优势企业。去年前11个月,慈溪市级生命健康产业规上产值111.2亿元。

事实上,医工所的转化“立地”已不囿于当地,在宁波、浙江乃至全国荡起了更广阔的“涟漪”——

与江北区的医疗器械企业、宁波二院进行产研医三方合作,共同开发烧伤创面修复材料; 与位于镇海的天衡制药携手,氧化铁造影剂已进行中试放大和安全性评估,未来上市后将逐鹿国内造影剂百亿级市场;

与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超黑吸光涂层成果实现供货;

游离DNA提取率达60%的血液游离DNA提取试剂盒,完成样机试制,获得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种子基金支持……

科研人员正在忙碌。

越来越多源自医工所的智力成果,正驱动生命健康产业高速发展。数据显示,该所近5年来累计所地合作合同金额近7000万元。

“医工所将继续聚焦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并在服务慈溪及周边生命健康产业、医疗机构上,开发具有重大需求的生物医学材料、医疗器械技术、医疗设备,全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研究基地。”医工所负责人表示。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