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多地打破降雨量极值、大江大河汛情提前 今年的梅雨为何这么强
2024-06-30 17:52:12 稿源: 潮新闻  

  自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以来,南方强降雨接连而至。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广西、贵州等地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明显偏多,局地累计雨量超过了1000毫米,湖南长沙、浙江杭州、贵州安顺、安徽屯溪、湖北石首等超80个国家级气象站累计雨量打破同期最高纪录。

  为何南方降雨来得如此猛烈?与往年相比,今年汛情有哪些特点?

  今年的1号洪水来得偏早?

  今年汛情特点之一,是大江大河汛情异常提前。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共发生11次编号洪水,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黑龙江等21个省份共有5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与往年相比,今年汛情偏早偏强。

  珠江流域北江、韩江、东江4月份就已发生6次编号洪水,较常年偏早2个月,其中北江第1号、第2号洪水分别为全国大江大河1998年有统计资料以来最早的编号洪水和特大洪水。

  相关专家指出,受2023年东亚冬季风整体较多年同期偏弱等影响,华南降雨偏多。4月3日以来,珠江流域出现了今年汛期的第一次强降雨过程。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韩江出现明显洪水过程。

  就全国近年来看,2023年7月30日海河流域子牙河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2022年5月30日珠江流域西江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2021年6月21日嫩江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分别为当年我国主要江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

  南方汛情是如何形成的?

  今年汛情的另一个特点,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入汛以来,全国21个省份共有471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

  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统计显示,6月17日14时至26日14时,江西、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区降水量较多。过程最大累积降水量为874.4mm,发生在安徽黄山昱岭关。国家级地面站最大累积降水量为675.0mm,发生在安徽黄山站。

  针对南方汛情的成因,水利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厄尔尼诺事件滞后等影响,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4月至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稳定在华南一带,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输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我国珠江流域持续强降雨。

  6月17日以来,副高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沿江附近,且稳定少动,冷暖空气在长江沿江附近交汇,导致长江流域持续出现强降雨。

  红色预警频发意味着什么?

  6月29日,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再度发布。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按照我国发布的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是预警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意味着降水强度已达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并不多见,本轮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最早发布于6月23日,是今年发布的首个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也是自中央气象台2010年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的第三个暴雨红色预警,前两次分别在2023年7月和2011年9月。

  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有严格的标准:当过去24小时内有两个省份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且至少5个站点降雨量达到250毫米,同时未来还将持续100毫米以上的降水;或者未来24小时内有两个省份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250毫米,且出现分散性的400毫米以上降雨,便会发布红色预警。

  专家预测,未来南方的降雨“既有耐力又有爆发力”。降雨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地超过400毫米,部分地区不乏有短时强降雨出现。

  6月30日夜间至7月1日,雨带仍较为稳定。近期强降雨影响范围广,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广西北部等地雨量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还需加强防范。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等)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多地打破降雨量极值、大江大河汛情提前 今年的梅雨为何这么强

稿源: 潮新闻 2024-06-30 17:52:12

  自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以来,南方强降雨接连而至。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广西、贵州等地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明显偏多,局地累计雨量超过了1000毫米,湖南长沙、浙江杭州、贵州安顺、安徽屯溪、湖北石首等超80个国家级气象站累计雨量打破同期最高纪录。

  为何南方降雨来得如此猛烈?与往年相比,今年汛情有哪些特点?

  今年的1号洪水来得偏早?

  今年汛情特点之一,是大江大河汛情异常提前。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共发生11次编号洪水,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黑龙江等21个省份共有5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与往年相比,今年汛情偏早偏强。

  珠江流域北江、韩江、东江4月份就已发生6次编号洪水,较常年偏早2个月,其中北江第1号、第2号洪水分别为全国大江大河1998年有统计资料以来最早的编号洪水和特大洪水。

  相关专家指出,受2023年东亚冬季风整体较多年同期偏弱等影响,华南降雨偏多。4月3日以来,珠江流域出现了今年汛期的第一次强降雨过程。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韩江出现明显洪水过程。

  就全国近年来看,2023年7月30日海河流域子牙河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2022年5月30日珠江流域西江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2021年6月21日嫩江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分别为当年我国主要江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

  南方汛情是如何形成的?

  今年汛情的另一个特点,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入汛以来,全国21个省份共有471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

  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统计显示,6月17日14时至26日14时,江西、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区降水量较多。过程最大累积降水量为874.4mm,发生在安徽黄山昱岭关。国家级地面站最大累积降水量为675.0mm,发生在安徽黄山站。

  针对南方汛情的成因,水利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厄尔尼诺事件滞后等影响,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4月至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稳定在华南一带,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输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我国珠江流域持续强降雨。

  6月17日以来,副高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沿江附近,且稳定少动,冷暖空气在长江沿江附近交汇,导致长江流域持续出现强降雨。

  红色预警频发意味着什么?

  6月29日,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再度发布。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按照我国发布的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是预警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意味着降水强度已达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并不多见,本轮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最早发布于6月23日,是今年发布的首个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也是自中央气象台2010年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的第三个暴雨红色预警,前两次分别在2023年7月和2011年9月。

  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有严格的标准:当过去24小时内有两个省份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且至少5个站点降雨量达到250毫米,同时未来还将持续100毫米以上的降水;或者未来24小时内有两个省份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250毫米,且出现分散性的400毫米以上降雨,便会发布红色预警。

  专家预测,未来南方的降雨“既有耐力又有爆发力”。降雨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地超过400毫米,部分地区不乏有短时强降雨出现。

  6月30日夜间至7月1日,雨带仍较为稳定。近期强降雨影响范围广,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广西北部等地雨量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还需加强防范。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等)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