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一本书的“万有引力”
2024-12-27 13:5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宝琳娜在宁波舟山港。吴冠夏 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厉晓杭 张芯蕊 王心怡

“我从没想过要来这里,直到与这本书‘偶遇’。它让我爱上了中国,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

今年12月,22岁的墨西哥姑娘宝琳娜开启中国之旅。她未曾料到,一位宁波作家的书——《火锅爱汤圆》,会成为她探寻这片土地的“文化指南”。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本书,犹如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引力,引领她走近一座遥远的城市,触摸来自中国的“诗与远方”。

吴冠夏 摄

缘起——

因为一本书奔赴一座城

拉美有句谚语:“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你的心灵。”

几个月前,宝琳娜的中国朋友冯俊峰送给她一本名叫《火锅爱汤圆》的书。这本由宁波作家叶亦健写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跨越山海的浪漫爱情故事。

“汤圆是什么味的?年夜饭有多热闹?‘组局’‘接风’又是什么意思……”宝琳娜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异国风情,呼唤着宝琳娜“触摸”大洋彼岸的那个世界。借助翻译软件,她一口气读完了160多页的书。

此前,宝琳娜对中国的印象是电影《花木兰》中的巾帼女将、《功夫熊猫》里的武侠世界、中国“潮牌”华为……也许是专业使然,刚从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文化管理专业毕业的宝琳娜有着灵敏“嗅觉”。

她相信,书中展现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情感世界,才是一个最生动的中国。

“要不要到中国去见见作者、了解中国?”好友冯俊峰马上提议。他是墨西哥中国中心的创始人,热衷于文化交流,十分乐意促成这段旅程。

宝琳娜与《火锅爱汤圆》作者叶亦健(左)合影。张芯蕊 摄

人们常常会对文学作品写到的地方心生向往,甚至不远万里前去“追梦”……而宝琳娜的中国之旅,不仅是对一个遥远国度的探索,更是一种对友谊的渴望。

在书里,以美食为“承载”,“山城”重庆与“海城”宁波,因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而连接;

在书外,以书为“纽带”,住在墨西哥城的宝琳娜与扎根宁波宁海的叶亦健,因为文化的“万有引力”而相见。

牵起缘分是书,续写缘分在人。12月16日晚,飞机一落地,主动请缨当起“文化使者”的叶亦健,“做东”准备了一顿书中“同款”接风宴——火锅配汤圆。热辣滚烫的火锅,配上圆滚滚的汤圆,天寒炉暖、珠落玉盘,似乎“很中国”。

叶亦健说:“正如书中所写的,中国人对远方来客、故人重逢总是怀有深厚情感,为好友接风洗尘是中国的传统礼节。”

他告诉宝琳娜,中国也有句老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宝琳娜在宁波博物院了解万工轿。吴冠夏 摄

探寻——

爱上中国这本“宝藏大书”

“朋友要老,好酒要陈。”中墨两国经过岁月积淀的深厚友谊,正如陈年的龙舌兰酒,历久弥香。

隔着波澜壮阔的太平洋,两国人民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情习俗。深深触动宝琳娜的,不仅仅停留在味蕾,还在于两国人文如此相亲。

宝琳娜说,对待家人、好友,要亲切、真诚,是两国文化最相似的地方。

与宝琳娜一道跨越重洋而来的,还有一只陶瓷葫芦瓶,瓶身用金色颜料精巧地描绘着太阳和月亮等图案,拉美风情十足。她说:“太阳和月亮在墨西哥有着特殊含义,我特意准备了这只陶瓷艺术品送给叶亦健。”

巧合的是,宝琳娜在宁海县南阳福园寻访之时,被一家专做葫芦雕刻的手工艺品店吸引。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礼物差点和这家店的葫芦“撞款”。“无论是在墨西哥还是中国,人们都认为葫芦有着美好寓意。”

宝琳娜在宁波博物馆了解河姆渡文化。吴冠夏 摄

知之越深,默契越多,宝琳娜对中墨两国“理念相近、心灵相通”之处如数家珍。她打趣说:“这可是我的专业!”

这种文化碰撞带给宝琳娜的感觉,既像火锅的热辣、汤圆的甜腻,又像陈年佳酿般厚重。

在宁波博物馆河姆渡文化的展柜前,碳化的稻米和陶器碎片讲述着古老的农耕文明。“食物是我们人类故事的重要部分。中国人最早开始种植稻米,墨西哥人则最早开始种植玉米。”宝琳娜与中国朋友分享,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玉米是有着同样“咖位”的主角。

在宁海县百花剧院,宁海平调演员吕娅娜现场教学。宝琳娜金色铠甲披身,背上威风凛凛的靠旗,脚踩“薄底靴”,手握鼓桴,扮成戏曲《擂鼓战金山》主角“梁红玉”后,一秒入戏。

宝琳娜向宁海平调演员吕娅娜学戏。吴冠夏 摄

对比几个月前错过看中国传统音乐剧的遗憾,这一次宝琳娜可过足了戏瘾。她惊呼:“中国戏曲神奇、美丽,充满创造力!”

最让宝琳娜难以忘怀的,是中国的冬至日,喜气洋洋的氛围感拉满。她沉浸式“打卡”包饺子、写福字、贴春联等传统民俗,就像提前过了一个“中国年”。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和碰撞,让宝琳娜和她的中国朋友相知相亲相融。

宝琳娜动情说道:“中国就像一本古老的‘大书”,虽然很难读懂,但我很想读下去。”

续写——

在交流互鉴中“上新”更多故事

进入深冬,宁波舟山港繁忙依旧。寒风凛冽卷起白色浪花,拍打着岸边的远洋货轮。一艘名叫“以星富士”号的货轮满载货物,即将驶向墨西哥。

这为宝琳娜的中国之旅添了几分浪漫。她的形容也十分美妙——“真是一场动人的天意!”

宝琳娜用手机拍摄记录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的货轮。吴冠夏 摄

但世间哪有这么多巧合。这条航线,连接了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早在16世纪中叶,中墨两国“牵手”,一些中国人登上马尼拉大帆船,穿越重重海雾,扬帆远航。大帆船也常被墨西哥人称为“中国船”。美国学者威廉·莱特尔·舒尔茨如是描述:“没有任何一条航线能持续到如此之久……”

“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1972年,中墨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3年,中墨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2012年开始,中国成为拉丁美洲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和拉美地区经贸往来热潮涌动,文化交流硕果累累,科技合作迈向纵深。

宝琳娜和极氪汽车工厂的智能机器人互动。吴冠夏 摄

在杭州湾的极氪汽车工厂里,宝琳娜真切感受到中国智慧工厂的“神奇”。穿梭于偌大的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几百个机器人井然有序地作业。

震撼之余,她拍下这些画面传给家人和好友:“我真想立刻开一辆回家!”事实上,墨西哥的大街小巷早已跑满了中国制造的汽车。极氪工厂制造总监杨辉介绍:“我们的产品出口到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也包括墨西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正是看准了这片澎湃激荡的蓝海,有着多年国际合作交流经验的冯俊峰,与他的伙伴门托·蒂赫里娜·马丁内斯联合创立了墨西哥中国中心。

除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他致力于发掘中墨双方在经济、技术上的互补性和联结点。“我们希望推动两国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打造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我曾两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到震撼。”门托也如此感慨。

宝琳娜与宁海南阳福园的乡村社区主理人丁仁龙。张芯蕊 摄

“记得住多久的过去,就能望见多远的未来。”宁波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党组书记、主席(院长)傅晓表示,中拉文明互鉴共存、中拉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中拉国家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未来在宁波、在中国,可以打造更多交流平台,演绎更多友好交流的新故事。

冬日暖阳之下,中国书法老师挥毫泼墨,为大家送福。宝琳娜也拿起毛笔用西班牙语写下“勇气”。

“没有勇气的人,永远不会攀山渡海。”这句古老的拉美谚语,见证她“攀山渡海”的中国之旅。她说:“我还想去中国别的城市看看,真舍不得离开。”相信温暖的中国故事仍将持续“上新”。

相关新闻:“东”游记 | 当“Taco”爱上“汤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本书的“万有引力”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12-27 13:55:00

宝琳娜在宁波舟山港。吴冠夏 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厉晓杭 张芯蕊 王心怡

“我从没想过要来这里,直到与这本书‘偶遇’。它让我爱上了中国,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

今年12月,22岁的墨西哥姑娘宝琳娜开启中国之旅。她未曾料到,一位宁波作家的书——《火锅爱汤圆》,会成为她探寻这片土地的“文化指南”。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本书,犹如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引力,引领她走近一座遥远的城市,触摸来自中国的“诗与远方”。

吴冠夏 摄

缘起——

因为一本书奔赴一座城

拉美有句谚语:“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你的心灵。”

几个月前,宝琳娜的中国朋友冯俊峰送给她一本名叫《火锅爱汤圆》的书。这本由宁波作家叶亦健写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跨越山海的浪漫爱情故事。

“汤圆是什么味的?年夜饭有多热闹?‘组局’‘接风’又是什么意思……”宝琳娜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异国风情,呼唤着宝琳娜“触摸”大洋彼岸的那个世界。借助翻译软件,她一口气读完了160多页的书。

此前,宝琳娜对中国的印象是电影《花木兰》中的巾帼女将、《功夫熊猫》里的武侠世界、中国“潮牌”华为……也许是专业使然,刚从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文化管理专业毕业的宝琳娜有着灵敏“嗅觉”。

她相信,书中展现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情感世界,才是一个最生动的中国。

“要不要到中国去见见作者、了解中国?”好友冯俊峰马上提议。他是墨西哥中国中心的创始人,热衷于文化交流,十分乐意促成这段旅程。

宝琳娜与《火锅爱汤圆》作者叶亦健(左)合影。张芯蕊 摄

人们常常会对文学作品写到的地方心生向往,甚至不远万里前去“追梦”……而宝琳娜的中国之旅,不仅是对一个遥远国度的探索,更是一种对友谊的渴望。

在书里,以美食为“承载”,“山城”重庆与“海城”宁波,因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而连接;

在书外,以书为“纽带”,住在墨西哥城的宝琳娜与扎根宁波宁海的叶亦健,因为文化的“万有引力”而相见。

牵起缘分是书,续写缘分在人。12月16日晚,飞机一落地,主动请缨当起“文化使者”的叶亦健,“做东”准备了一顿书中“同款”接风宴——火锅配汤圆。热辣滚烫的火锅,配上圆滚滚的汤圆,天寒炉暖、珠落玉盘,似乎“很中国”。

叶亦健说:“正如书中所写的,中国人对远方来客、故人重逢总是怀有深厚情感,为好友接风洗尘是中国的传统礼节。”

他告诉宝琳娜,中国也有句老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宝琳娜在宁波博物院了解万工轿。吴冠夏 摄

探寻——

爱上中国这本“宝藏大书”

“朋友要老,好酒要陈。”中墨两国经过岁月积淀的深厚友谊,正如陈年的龙舌兰酒,历久弥香。

隔着波澜壮阔的太平洋,两国人民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情习俗。深深触动宝琳娜的,不仅仅停留在味蕾,还在于两国人文如此相亲。

宝琳娜说,对待家人、好友,要亲切、真诚,是两国文化最相似的地方。

与宝琳娜一道跨越重洋而来的,还有一只陶瓷葫芦瓶,瓶身用金色颜料精巧地描绘着太阳和月亮等图案,拉美风情十足。她说:“太阳和月亮在墨西哥有着特殊含义,我特意准备了这只陶瓷艺术品送给叶亦健。”

巧合的是,宝琳娜在宁海县南阳福园寻访之时,被一家专做葫芦雕刻的手工艺品店吸引。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礼物差点和这家店的葫芦“撞款”。“无论是在墨西哥还是中国,人们都认为葫芦有着美好寓意。”

宝琳娜在宁波博物馆了解河姆渡文化。吴冠夏 摄

知之越深,默契越多,宝琳娜对中墨两国“理念相近、心灵相通”之处如数家珍。她打趣说:“这可是我的专业!”

这种文化碰撞带给宝琳娜的感觉,既像火锅的热辣、汤圆的甜腻,又像陈年佳酿般厚重。

在宁波博物馆河姆渡文化的展柜前,碳化的稻米和陶器碎片讲述着古老的农耕文明。“食物是我们人类故事的重要部分。中国人最早开始种植稻米,墨西哥人则最早开始种植玉米。”宝琳娜与中国朋友分享,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玉米是有着同样“咖位”的主角。

在宁海县百花剧院,宁海平调演员吕娅娜现场教学。宝琳娜金色铠甲披身,背上威风凛凛的靠旗,脚踩“薄底靴”,手握鼓桴,扮成戏曲《擂鼓战金山》主角“梁红玉”后,一秒入戏。

宝琳娜向宁海平调演员吕娅娜学戏。吴冠夏 摄

对比几个月前错过看中国传统音乐剧的遗憾,这一次宝琳娜可过足了戏瘾。她惊呼:“中国戏曲神奇、美丽,充满创造力!”

最让宝琳娜难以忘怀的,是中国的冬至日,喜气洋洋的氛围感拉满。她沉浸式“打卡”包饺子、写福字、贴春联等传统民俗,就像提前过了一个“中国年”。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和碰撞,让宝琳娜和她的中国朋友相知相亲相融。

宝琳娜动情说道:“中国就像一本古老的‘大书”,虽然很难读懂,但我很想读下去。”

续写——

在交流互鉴中“上新”更多故事

进入深冬,宁波舟山港繁忙依旧。寒风凛冽卷起白色浪花,拍打着岸边的远洋货轮。一艘名叫“以星富士”号的货轮满载货物,即将驶向墨西哥。

这为宝琳娜的中国之旅添了几分浪漫。她的形容也十分美妙——“真是一场动人的天意!”

宝琳娜用手机拍摄记录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的货轮。吴冠夏 摄

但世间哪有这么多巧合。这条航线,连接了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早在16世纪中叶,中墨两国“牵手”,一些中国人登上马尼拉大帆船,穿越重重海雾,扬帆远航。大帆船也常被墨西哥人称为“中国船”。美国学者威廉·莱特尔·舒尔茨如是描述:“没有任何一条航线能持续到如此之久……”

“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1972年,中墨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3年,中墨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2012年开始,中国成为拉丁美洲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和拉美地区经贸往来热潮涌动,文化交流硕果累累,科技合作迈向纵深。

宝琳娜和极氪汽车工厂的智能机器人互动。吴冠夏 摄

在杭州湾的极氪汽车工厂里,宝琳娜真切感受到中国智慧工厂的“神奇”。穿梭于偌大的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几百个机器人井然有序地作业。

震撼之余,她拍下这些画面传给家人和好友:“我真想立刻开一辆回家!”事实上,墨西哥的大街小巷早已跑满了中国制造的汽车。极氪工厂制造总监杨辉介绍:“我们的产品出口到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也包括墨西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正是看准了这片澎湃激荡的蓝海,有着多年国际合作交流经验的冯俊峰,与他的伙伴门托·蒂赫里娜·马丁内斯联合创立了墨西哥中国中心。

除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他致力于发掘中墨双方在经济、技术上的互补性和联结点。“我们希望推动两国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打造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我曾两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到震撼。”门托也如此感慨。

宝琳娜与宁海南阳福园的乡村社区主理人丁仁龙。张芯蕊 摄

“记得住多久的过去,就能望见多远的未来。”宁波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党组书记、主席(院长)傅晓表示,中拉文明互鉴共存、中拉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中拉国家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未来在宁波、在中国,可以打造更多交流平台,演绎更多友好交流的新故事。

冬日暖阳之下,中国书法老师挥毫泼墨,为大家送福。宝琳娜也拿起毛笔用西班牙语写下“勇气”。

“没有勇气的人,永远不会攀山渡海。”这句古老的拉美谚语,见证她“攀山渡海”的中国之旅。她说:“我还想去中国别的城市看看,真舍不得离开。”相信温暖的中国故事仍将持续“上新”。

相关新闻:“东”游记 | 当“Taco”爱上“汤圆”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