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咱村有变化”宁波市省级文化特派员项目展演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三楼报告厅举行。11名宁波市省级文化特派员携团队成员齐聚一堂,通过案例分享、模式总结等形式,系统呈现驻村以来深耕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
在持续两小时的展演中,既有数据翔实的成果报告,也不乏鲜活生动的实践案例。派驻江北区庄桥街道、重点结对童家村的文化特派员吴莹介绍:“我们实施的‘文艺导师共享计划’,通过联动各级文化特派员与文艺精英下沉基层,培育了一批本土文艺人才。”依托这一模式,该村的文艺骨干从原本的不足10人增加到50多人。
派驻余姚市梁弄镇、重点结对横坎头村的文化特派员邵慧则重点分享了“一米高度看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情况。
展演现场还涌现出多项创新机制,比如由文化特派员(策划资源)、村民委员会(治理保障)、浙江广电(传播赋能)、村民(参与主体)共同构建的“四方协作机制”,依托“群众议事、孝德和事、文明美事、文艺乐事”解决问题的“新时代孝德工作法”等。
“多项创新机制同台亮相,带来的是思维碰撞,能够帮助我们取长补短。”文化特派员沈苏杭说。
据悉,本次活动采用“展演+点评”的模式,着力提炼可推广的可持续运作经验。
据统计,自浙江省文化特派员项目启动以来,宁波156名文化特派员已开展660余场理论宣讲活动,举办2000余场文化活动,累计孵化229个本土文化团队,帮助派驻地增收1310万元。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顾佳诚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