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用无人机“数字眼”养护跨海大桥!这一项目入选全国名单
2025-05-07 15:5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检大桥。

甬派客户端记者 金鹭 范洪 通讯员 余明霞 徐皓

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有约17年的“工龄”。每2秒,桥上就有一辆车驶过,目前已通车近2.5亿辆。

建成时间长,通车量大,这座17岁的钢铁巨龙,如何养护?

宁波给出的方案是,使用搭载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无人机,自动识别裂缝、涂层剥落等病害,用“数字眼”为大桥提供智能化的管养方式。

近日,这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

央视报道这一创新做法。

记者了解到,桥梁定期检查是对桥梁结构技术状况一年一度的综合体检。

“目前,主流的桥梁定期检查方式是采用桥梁检查车作为移动平台,工作人员在移动平台上寻找病害并做记录。”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作业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桥梁检查车作业要封闭第三、应急车道,容易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传统人工方式检测效率低、费用成本高、人为因素影响大、病害记录难以溯源。加之现有的桥梁检查车为大悬臂结构,存在一定的高空作业风险。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流量逐年增长,保障车辆通行和封道检查桥梁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从2018年起,宁波市杭州湾大桥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探索采用无人机检测索塔。2021年起,又采用无人机,在箱梁底模板巡检。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和摸索,团队创新使用无信号区域精准定位、桥梁图像拼接、病害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无人机对桥梁的智能巡检。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检大桥。

只要将一辆装载无人机的车辆停在应急车道上,检测人员就能坐在车里,操纵无人机在箱梁下方灵活穿梭,并记录检测数据。

主梁各部位的检测图像都会实时传输到检测人员手中的电脑上,实现了对桥梁主塔、墩身、箱梁底腹模板等巡检盲区的自动巡检。

据介绍,这项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预计可使巡检作业成本降低20%、巡检作业占用桥面时间减少50%,大幅提升巡检作业效率和病害检测水平。

“下一步,宁波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指导低空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和成果创新,不断探索实践无人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模式,形成行业示范带动效应,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交通体验。”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用无人机“数字眼”养护跨海大桥!这一项目入选全国名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5-07 15:52:00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检大桥。

甬派客户端记者 金鹭 范洪 通讯员 余明霞 徐皓

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有约17年的“工龄”。每2秒,桥上就有一辆车驶过,目前已通车近2.5亿辆。

建成时间长,通车量大,这座17岁的钢铁巨龙,如何养护?

宁波给出的方案是,使用搭载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无人机,自动识别裂缝、涂层剥落等病害,用“数字眼”为大桥提供智能化的管养方式。

近日,这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

央视报道这一创新做法。

记者了解到,桥梁定期检查是对桥梁结构技术状况一年一度的综合体检。

“目前,主流的桥梁定期检查方式是采用桥梁检查车作为移动平台,工作人员在移动平台上寻找病害并做记录。”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作业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桥梁检查车作业要封闭第三、应急车道,容易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传统人工方式检测效率低、费用成本高、人为因素影响大、病害记录难以溯源。加之现有的桥梁检查车为大悬臂结构,存在一定的高空作业风险。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流量逐年增长,保障车辆通行和封道检查桥梁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从2018年起,宁波市杭州湾大桥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探索采用无人机检测索塔。2021年起,又采用无人机,在箱梁底模板巡检。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和摸索,团队创新使用无信号区域精准定位、桥梁图像拼接、病害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无人机对桥梁的智能巡检。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检大桥。

只要将一辆装载无人机的车辆停在应急车道上,检测人员就能坐在车里,操纵无人机在箱梁下方灵活穿梭,并记录检测数据。

主梁各部位的检测图像都会实时传输到检测人员手中的电脑上,实现了对桥梁主塔、墩身、箱梁底腹模板等巡检盲区的自动巡检。

据介绍,这项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预计可使巡检作业成本降低20%、巡检作业占用桥面时间减少50%,大幅提升巡检作业效率和病害检测水平。

“下一步,宁波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指导低空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和成果创新,不断探索实践无人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模式,形成行业示范带动效应,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交通体验。”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