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事部门工作人员检查商品车装箱情况。本文均为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金鹭 见习记者 林昱辰 通讯员 陈磊 祁凯
给车辆做好断电措施,用三角木固定轮胎,每箱叠运4辆车……今天(5月8日)上午,在义乌无水港内,工人正有序地将一批国产新能源汽车装入集装箱内。
与装箱工人一道的,还有来自宁波海事局的执法人员陈磊。
仔细检查汽车在集装箱中的系固绑扎状态后,装箱员很快给集装箱签发了装箱证明书。
这些集装箱将从义乌通过集卡车直接运往宁波舟山港装船,直达中东港口。

沙龙在TikTok上展示中国生产的商品车。
“中途不用换箱子,物流环节从十个减少到了七个,最快两天就可以上船出运。”土库曼斯坦商人沙龙为这一“宁波方案”点赞。
这,是由宁波在全国首创的驻点服务模式。
去年5月,宁波海事局驻点义乌港,沿海海事部门在不沿海、不沿江的内陆设点提供服务。
一年来,全国有约2000个集装箱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这一模式从义乌等内陆城市经宁波舟山港顺利出运,平均每个集装箱可节省运输费、场地费、人工费超千元。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属于海运危险货物,装箱过程需要在海事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以前,义乌等内陆的新能源车要通过“笼车”运往港口,在新能源汽车专用的装箱堆场进行装箱,装箱完成后再通过集卡车运送至码头,并完成申报等一系列业务流程后,才能正式装船出港。如果过程中发现问题,外贸企业还需派员到宁波配合整改。
近几年,“小商品之都”义乌的商品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商品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高。
这一变化对于出口、海运管理服务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海事部门工作人员在义乌无水港工作。
宁波海事部门入驻后,车辆出口企业在义乌港直通仓专用场地即可完成装箱与海事查验,车辆运抵宁波口岸后无需再次开展查验。
原本5至7天的出口周期压缩至最快48小时,每台车节省运输费、场地费、人工费等超千元。
通过在义乌一年来的经验,宁波海事部门还利用远程视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集装箱装箱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指导,惠及重庆、南京等内陆城市的企业。
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已在内陆设立了38个无水港。
“宁波舟山港以无水港体系建设为抓手将服务前移,通过陆海联动、资源整合,打造高效协同的现代物流体系,为保障国家供应链安全、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硬核支撑。”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唐秀华说。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