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听障网约车司机王松松:无声世界 驰骋人生
2025-05-18 18:3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杨绪忠 余建文

在庞大的网约车驾驶员队伍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听障人司机。他们身处无声的世界,但与普通司机一样,稳定把握方向盘,在城市里穿梭,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也为自己的生活蹚出一条路。

今年35岁的王松松是宁海长街人,是名听力障碍残疾人,去年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全国助残日前夕,记者见到王松松时,他正拿着抹布清洁车厢,准备出车。记者通过手机微信,与王松松“笔谈”交流。

准备出车的王松松。本文照片均由余建文摄

“给自己一个新的人生”

王松松出生于农家,幼年时的一场疾病,使他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声音,生活的诸多不便如影随形。但他身残志坚,在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顺利考入大学,学习动漫设计,获得大专文凭。

毕业后,王松松曾在企业务工,也支摊卖过煎丸子。后来,从朋友处得知,像他这样的听障人士,可以开网约车,让他眼前一亮。

“开网约车相对自由,还能多挣点钱。”王松松“说”道。但对他来说,入行并不轻松。王松松特意前往北京参加了专门针对聋哑人的驾照考试,并顺利拿到C1驾驶证,且于去年下半年考取了网约车从业资格证,开启新就业之路。

王松松一般下午1时许出车,到晚上12时左右收工,每天跑车约10小时。作为一名网约车新人,他的第一准则是“稳”,服务不能出错。

因为不能用语言交流,每次乘客上车后,王松松会探过身子,拿出手机配合着手势,核对乘客身份,以免接错客人。此时,客人往往会面露惊讶之色。王松松告诉记者,验证乘客身份是最难的一关,后面基本问题不大。

“我喜欢开车的感觉”,王松松“说”道,因为中心城区禁鸣喇叭,只要他保持谨慎驾驶,善用车灯提醒功能,完全可以确保行车安全。开网约车近一年,还未出过任何安全事故。

王松松很看重乘客的评价。

“乘客的好评,给我鼓励”

昨天,王松松意外收到一份小礼物。他在鄞州万达广场附近,将两名大学生顺利送达目的地。临下车时,其中一名女大学生悄悄塞给他一小包糖果,对他说“谢谢”。王松松连忙伸出大拇指,弯动两下,用手语表示感谢。

“这是我第二次收到乘客送的小礼物。”王松松告诉记者,上次也有位乘客送给他一小包糖果,还有一张写有鼓励话语的小纸条,特别暖心。“虽然我听不到声音,但我能感受到乘客们的善意,这让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他在屏幕中写道。

刚入行时,王松松不太愿意主动向乘客表露自己是听障人士,怕乘客有顾虑,会取消单子。但几个月跑车下来,他发现之前的担心多余了,绝大多数乘客不仅没有“嫌弃”他,反而给予更多好评和鼓励。

清洁车厢。

王松松开网约车至今已298天。打开滴滴平台接单记录,最近的500个单子,他获得了266个手写好评,“师傅很好,开车很稳当,非常有礼貌”“很好,加油”,口碑积分超越了该平台70%司机。不少乘客还额外给他5元、10元的打赏。

王松松向记者展示平台给予他“出行守护者”“L3城市英雄”等荣誉,满脸笑容,很是自豪。

前天,王松松在车厢里贴上温馨提示贴纸,大大方方告诉乘客,他是名听障人司机,有任何问题可以打字交流。“这样更方便与乘客交流,做好服务。”王松松“说”道。

“肯付出,梦想总会实现”

眼下,王松松与朋友在余姚市三七市镇上,合租了一套民居。他平时在宁波市区跑车接单,每天回家往返要近100公里。他说,虽然麻烦了点,但农村租房便宜,每月房租不到400元。

王松松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他毕业之后这些年,也没能攒下什么钱。买车的15万元,一部分是车贷,剩下的钱是向亲戚借的。现在他平均日接单20单,收入约300元,每个月还债就要四五千元。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月生活费不到2000元,想着多攒钱,早点把债还掉。

“虽缺财力物力,但驾车逍遥自在。”王松松这样自嘲,带着对生活的乐观。有时候生意不好,不免心烦气躁,王松松就在出租房里养了一只豚鼠,用来减压。

王松松在给豚鼠喂食。

王松松父亲知道儿子很拼,安慰他,“不求能赚多少钱,平安就好。”

王松松的微信名字是“独自守梦想”。每天深夜收工后,他会买些烤串,一瓶啤酒,坐在路边犒劳自己,这是他最放松的时刻。王松松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梦想,是还完债后,把闲了很久的篮球再捡起来,有条件的话,谈个女朋友,然后结婚,“只要肯努力,梦想总会实现”。

王松松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宁波听障网约车司机有10余名,但彼此联系很少。

“我们会帮助听障驾驶员在车内张贴相关提示。后期,也会邀请他们参加相关培训,包括安全驾驶、乘客隐私保护等,帮助这些司机更顺畅地接单。”滴滴平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还计划将“听障司机身份提示”纳入接单系统,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误会。这些举措不仅让听障驾驶员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也能促进司乘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听障网约车司机王松松:无声世界 驰骋人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5-18 18:33: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杨绪忠 余建文

在庞大的网约车驾驶员队伍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听障人司机。他们身处无声的世界,但与普通司机一样,稳定把握方向盘,在城市里穿梭,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也为自己的生活蹚出一条路。

今年35岁的王松松是宁海长街人,是名听力障碍残疾人,去年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全国助残日前夕,记者见到王松松时,他正拿着抹布清洁车厢,准备出车。记者通过手机微信,与王松松“笔谈”交流。

准备出车的王松松。本文照片均由余建文摄

“给自己一个新的人生”

王松松出生于农家,幼年时的一场疾病,使他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声音,生活的诸多不便如影随形。但他身残志坚,在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顺利考入大学,学习动漫设计,获得大专文凭。

毕业后,王松松曾在企业务工,也支摊卖过煎丸子。后来,从朋友处得知,像他这样的听障人士,可以开网约车,让他眼前一亮。

“开网约车相对自由,还能多挣点钱。”王松松“说”道。但对他来说,入行并不轻松。王松松特意前往北京参加了专门针对聋哑人的驾照考试,并顺利拿到C1驾驶证,且于去年下半年考取了网约车从业资格证,开启新就业之路。

王松松一般下午1时许出车,到晚上12时左右收工,每天跑车约10小时。作为一名网约车新人,他的第一准则是“稳”,服务不能出错。

因为不能用语言交流,每次乘客上车后,王松松会探过身子,拿出手机配合着手势,核对乘客身份,以免接错客人。此时,客人往往会面露惊讶之色。王松松告诉记者,验证乘客身份是最难的一关,后面基本问题不大。

“我喜欢开车的感觉”,王松松“说”道,因为中心城区禁鸣喇叭,只要他保持谨慎驾驶,善用车灯提醒功能,完全可以确保行车安全。开网约车近一年,还未出过任何安全事故。

王松松很看重乘客的评价。

“乘客的好评,给我鼓励”

昨天,王松松意外收到一份小礼物。他在鄞州万达广场附近,将两名大学生顺利送达目的地。临下车时,其中一名女大学生悄悄塞给他一小包糖果,对他说“谢谢”。王松松连忙伸出大拇指,弯动两下,用手语表示感谢。

“这是我第二次收到乘客送的小礼物。”王松松告诉记者,上次也有位乘客送给他一小包糖果,还有一张写有鼓励话语的小纸条,特别暖心。“虽然我听不到声音,但我能感受到乘客们的善意,这让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他在屏幕中写道。

刚入行时,王松松不太愿意主动向乘客表露自己是听障人士,怕乘客有顾虑,会取消单子。但几个月跑车下来,他发现之前的担心多余了,绝大多数乘客不仅没有“嫌弃”他,反而给予更多好评和鼓励。

清洁车厢。

王松松开网约车至今已298天。打开滴滴平台接单记录,最近的500个单子,他获得了266个手写好评,“师傅很好,开车很稳当,非常有礼貌”“很好,加油”,口碑积分超越了该平台70%司机。不少乘客还额外给他5元、10元的打赏。

王松松向记者展示平台给予他“出行守护者”“L3城市英雄”等荣誉,满脸笑容,很是自豪。

前天,王松松在车厢里贴上温馨提示贴纸,大大方方告诉乘客,他是名听障人司机,有任何问题可以打字交流。“这样更方便与乘客交流,做好服务。”王松松“说”道。

“肯付出,梦想总会实现”

眼下,王松松与朋友在余姚市三七市镇上,合租了一套民居。他平时在宁波市区跑车接单,每天回家往返要近100公里。他说,虽然麻烦了点,但农村租房便宜,每月房租不到400元。

王松松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他毕业之后这些年,也没能攒下什么钱。买车的15万元,一部分是车贷,剩下的钱是向亲戚借的。现在他平均日接单20单,收入约300元,每个月还债就要四五千元。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月生活费不到2000元,想着多攒钱,早点把债还掉。

“虽缺财力物力,但驾车逍遥自在。”王松松这样自嘲,带着对生活的乐观。有时候生意不好,不免心烦气躁,王松松就在出租房里养了一只豚鼠,用来减压。

王松松在给豚鼠喂食。

王松松父亲知道儿子很拼,安慰他,“不求能赚多少钱,平安就好。”

王松松的微信名字是“独自守梦想”。每天深夜收工后,他会买些烤串,一瓶啤酒,坐在路边犒劳自己,这是他最放松的时刻。王松松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梦想,是还完债后,把闲了很久的篮球再捡起来,有条件的话,谈个女朋友,然后结婚,“只要肯努力,梦想总会实现”。

王松松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宁波听障网约车司机有10余名,但彼此联系很少。

“我们会帮助听障驾驶员在车内张贴相关提示。后期,也会邀请他们参加相关培训,包括安全驾驶、乘客隐私保护等,帮助这些司机更顺畅地接单。”滴滴平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还计划将“听障司机身份提示”纳入接单系统,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误会。这些举措不仅让听障驾驶员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也能促进司乘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