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又辛苦你跑一趟!这玉米脆脆的,真是太惦记这口了!”昨天一早,家住鄞州区中河街道锦寓社区的王杏菊老人,从赵伟平手中接过装着玉米的袋子后,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这样上门送蔬果的事,赵伟平已经坚持了6年。
老人年过七旬,牙口不好,平时不少玉米咬不动,唯独赵伟平送来的水果玉米,成了她最惦记的美味。
6年来,赵伟平从自家农场摘下的有机蔬果,免费送出超万斤,足迹遍及社区、敬老院、部队、学校,赠送对象中既有高龄老人、残疾人,也有保安、保洁员和人民子弟兵。
“能让他们吃到我亲手种的、当季最新鲜的高品质瓜果蔬菜,我觉得特别开心。”赵伟平的话,既简单又实在。
这份善意最初是出于无奈。2019年,从事服务行业的赵伟平转型投身农业,先在嘉兴海盐租地搞稻虾共养,后来又到宁海梅林街道周边扩大经营,建起了农场。
在他创业的前两年,农场采摘的蔬果质量虽好,销路却没打开。“眼看着果子熟烂在地里白白扔掉,心想不如送给有需要的人。”于是,有人需要他就慷慨赠送,自己为此还倒贴了不少包装袋(盒)的钱。这一送就是6年,但每次看到收下蔬果的人脸上露出的笑容,他心里就会涌上一种成就感。
善意之举终有温暖回应。住在锦寓社区的一位老人,听说年轻人爱喝咖啡,特意向人请教,学着在网上点单,就等着赵伟平来送菜时,把一杯热咖啡递到他手里。
赵伟平去嘉兴、宁海的农场时,村里的老人们更是早早在路边等着,远远看见他就热情招呼;赶上饭点,大家抢着请他到家里吃饭。临走时,老人们围着他的车,往他后备箱里塞东西——土鸡蛋、土鸡、鲜笋。每当这时赵伟平总觉得过意不去,悄悄地给老人们塞个红包,把这份心意回馈给他们。
如今,赵伟平的农场经营得越来越好,生意做到了海外。他免费送蔬果的善举,也一直未间断过。“最初是怕蔬果烂在地里可惜,后来销路打开了,我还是每年把刚成熟的最好一批蔬果留下来送人。”他挠挠头笑道,“问我为啥非这么做,我也说不出啥大道理,看到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王博 通讯员李丹缘 曾家宇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