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东亚文都十周年·故事 | 张明华:文都十年 看见城市蝶变
2025-10-16 17:2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年,是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十年间,这张文化名片见证了一座城市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对外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民心相通。

为此,我们特别开设了“东亚文都十周年·故事”栏目,旨在“拾取”那些亲身经历并见证文都十年变迁的人物故事,通过鲜活动人的细节,打开这份独属于宁波的“文都”叙事。

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芯蕊 吴冠夏

“宁波拿到‘东亚文化之都’这个荣誉以后,我时常感慨,这块牌子沉甸甸的,它靠的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宁波人的共同努力。”

2015年9月29日,“东亚文化之都”评选终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宁波以领先长沙2分多一点的优势,与日本奈良、韩国济州同时当选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时任宁波市副市长、现宁波甬商发展研究会会长张明华,正是当时代表宁波上台陈述、答辩的城市“发言人”。

时任宁波市副市长、现宁波甬商发展研究会会长张明华。吴冠夏 摄

“东亚文化之都”,宁波有着独一份的“家底”

十年时间匆匆而逝,但从提交参选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的材料,到赴京答辩,前前后后的那一个多月,张明华依然历历在目,“评选终审工作会议的前一晚,宁波代表团的成员们在酒店里围坐在一起,最后核对着发言陈述材料,备战到深夜。”

会议当天,现场的“交战”比张明华想象的还要激烈。

台上,湖南长沙、江西景德镇、浙江宁波,三个候选城市的代表团摩拳擦掌,向评审团表达了各自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强烈意愿,极力展示各自的城市特色和优势。

台下,1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神情专注,从文化底蕴、城市规划到国际交流潜力,问题专业且严谨。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宁波日活动现场。资料图

张明华说,尽管如此,宁波团队依旧信心十足。“在评审团眼中,宁波的优势和特色十分明显。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宁波的市民文化素养高,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再有,宁波底蕴深厚,历史上与日本、韩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交流往来都十分密集。比如,王阳明、朱舜水在日本影响深远,日本奈良的东大寺由宁波工匠协助建造……”

最终,宁波以得分第一的成绩成功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这份殊荣,既是志在必得,也是实至名归。”张明华说。

宁波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

一张金名片,见证城市蝶变

在张明华看来,对于宁波这座城市来说,“东亚文化之都”不仅仅是一块牌子。

“‘东亚文化之都’强调的是‘大都市’的概念,它要求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全民文化生态,与全世界文化城市间保持交流交往,向城市国际化发展、转型。”张明华说。

十年来,依托“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从2016年集合了100多项主体和核心活动的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宁波活动年开展,到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在宁波召开……涵盖了艺术展览、文化演出、学术交流诸多领域的一系列高规格的国际活动,在宁波多点开花。

“‘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是‘东亚文化之都’的宗旨,也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张明华说,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日韩三个国家的能工巧匠各有绝技,文创与非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还是在很多次戏剧、歌舞的展演中,各方带来的特色表演让人心生感动,“所有亲身参与其中的人,满眼都是对彼此文化的赞美和欣赏。”

连续举办十年的“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交流活动。

不仅如此,十年间,宁波与日本奈良、韩国济州还共同建立了青少年文化交流机制,“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交流活动每年都在三国城市轮流举行,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品牌。

“青少年代表未来,他们思维活跃。通过交流活动,他们亲身观察世界、学习彼此的语言与文化。这种基于年轻视角的互动,是建立长久友谊的重要桥梁。”张明华说。

还有以宁波为“圆心”,越来越多的国际直飞航线,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前来宁波旅游观光。张明华认为:“借文化搭桥,未来无论是在文化对话、经贸往来还是旅游合作上,宁波都能与东亚各国乃至全球联系得更加紧密。”

“宁波丝路东亚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大会现场。徐诚 摄

2024年11月18日,“宁波丝路东亚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成立。

“交流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对外文化交流中,也更有利于未来文化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张明华介绍,交流中心的队伍中既有“智囊团”,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宁波本地的艺术家组成的文化交流团队,还有企业家队伍作为重要的支撑力量,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在旅游上推动双向往来,融合文化体验,既拉动消费也增进友谊;在经贸上以文化交流带动商业合作,创造新机遇;开展青少年互访,为未来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张明华期待着下一个十年:“当前,我们提出要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与‘东亚文化之都’的内涵也是契合的。以文化作为无国界的重要载体,相信未来‘东亚文化之都’这张名片,可以为宁波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东亚文都十周年·故事 | 张明华:文都十年 看见城市蝶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16 17:27:00

宁网编前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年,是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十年间,这张文化名片见证了一座城市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对外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民心相通。

为此,我们特别开设了“东亚文都十周年·故事”栏目,旨在“拾取”那些亲身经历并见证文都十年变迁的人物故事,通过鲜活动人的细节,打开这份独属于宁波的“文都”叙事。

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芯蕊 吴冠夏

“宁波拿到‘东亚文化之都’这个荣誉以后,我时常感慨,这块牌子沉甸甸的,它靠的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宁波人的共同努力。”

2015年9月29日,“东亚文化之都”评选终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宁波以领先长沙2分多一点的优势,与日本奈良、韩国济州同时当选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时任宁波市副市长、现宁波甬商发展研究会会长张明华,正是当时代表宁波上台陈述、答辩的城市“发言人”。

时任宁波市副市长、现宁波甬商发展研究会会长张明华。吴冠夏 摄

“东亚文化之都”,宁波有着独一份的“家底”

十年时间匆匆而逝,但从提交参选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的材料,到赴京答辩,前前后后的那一个多月,张明华依然历历在目,“评选终审工作会议的前一晚,宁波代表团的成员们在酒店里围坐在一起,最后核对着发言陈述材料,备战到深夜。”

会议当天,现场的“交战”比张明华想象的还要激烈。

台上,湖南长沙、江西景德镇、浙江宁波,三个候选城市的代表团摩拳擦掌,向评审团表达了各自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强烈意愿,极力展示各自的城市特色和优势。

台下,1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神情专注,从文化底蕴、城市规划到国际交流潜力,问题专业且严谨。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宁波日活动现场。资料图

张明华说,尽管如此,宁波团队依旧信心十足。“在评审团眼中,宁波的优势和特色十分明显。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宁波的市民文化素养高,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再有,宁波底蕴深厚,历史上与日本、韩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交流往来都十分密集。比如,王阳明、朱舜水在日本影响深远,日本奈良的东大寺由宁波工匠协助建造……”

最终,宁波以得分第一的成绩成功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这份殊荣,既是志在必得,也是实至名归。”张明华说。

宁波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

一张金名片,见证城市蝶变

在张明华看来,对于宁波这座城市来说,“东亚文化之都”不仅仅是一块牌子。

“‘东亚文化之都’强调的是‘大都市’的概念,它要求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全民文化生态,与全世界文化城市间保持交流交往,向城市国际化发展、转型。”张明华说。

十年来,依托“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从2016年集合了100多项主体和核心活动的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宁波活动年开展,到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在宁波召开……涵盖了艺术展览、文化演出、学术交流诸多领域的一系列高规格的国际活动,在宁波多点开花。

“‘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是‘东亚文化之都’的宗旨,也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张明华说,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日韩三个国家的能工巧匠各有绝技,文创与非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还是在很多次戏剧、歌舞的展演中,各方带来的特色表演让人心生感动,“所有亲身参与其中的人,满眼都是对彼此文化的赞美和欣赏。”

连续举办十年的“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交流活动。

不仅如此,十年间,宁波与日本奈良、韩国济州还共同建立了青少年文化交流机制,“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交流活动每年都在三国城市轮流举行,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品牌。

“青少年代表未来,他们思维活跃。通过交流活动,他们亲身观察世界、学习彼此的语言与文化。这种基于年轻视角的互动,是建立长久友谊的重要桥梁。”张明华说。

还有以宁波为“圆心”,越来越多的国际直飞航线,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前来宁波旅游观光。张明华认为:“借文化搭桥,未来无论是在文化对话、经贸往来还是旅游合作上,宁波都能与东亚各国乃至全球联系得更加紧密。”

“宁波丝路东亚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大会现场。徐诚 摄

2024年11月18日,“宁波丝路东亚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成立。

“交流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对外文化交流中,也更有利于未来文化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张明华介绍,交流中心的队伍中既有“智囊团”,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宁波本地的艺术家组成的文化交流团队,还有企业家队伍作为重要的支撑力量,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在旅游上推动双向往来,融合文化体验,既拉动消费也增进友谊;在经贸上以文化交流带动商业合作,创造新机遇;开展青少年互访,为未来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张明华期待着下一个十年:“当前,我们提出要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与‘东亚文化之都’的内涵也是契合的。以文化作为无国界的重要载体,相信未来‘东亚文化之都’这张名片,可以为宁波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