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佳节。中秋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和元宵、端午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因为在古代漫漫长夜中,夜空里最明亮最美丽的天体就是月亮。古人神奇于它的每月盈缺,故俗称其为“月亮”,并把它神化后和太阳一起加以祭祀。只不过最早平民是没有资格祭祀“月神”的,有权利祭祀的只有帝王。《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可见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帝王们就把秋天祭月当作了“敬天、礼地、爱人”的重要表现手段。他们最初是在秋分这一天祭月的,后来发现这一天有时月亮会不出现,很容易引起“凶兆”之说,为趋吉避煞,最后逐渐把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因八月是秋季的第二月,即仲秋,又因十五位处一月正中,故称“中秋”。可以说,中秋节的固定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后来,这种皇家专属礼制为达官文人所效仿,并逐渐推广流传到民间。民间百姓们赋予它更鲜活的生命力,祭月、拜月、赏月、吟月等众多活动被他们交织在一起后,中秋节不再是严肃高贵的宫廷礼制,它被演化成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更成为人们一年一度的月下欢聚。正是由于这种鲜活丰富的平民内涵,中秋才能成为一种重要的风俗被百姓们推崇延续至今。
我国有许多人过中秋,但各地习俗不一,叫法各异。宁波和大多数地区一样重视中秋节,不一样的是宁波人称中秋为“八月十六”。宁波人八月十六过中秋据说缘起南宋宰相史浩,史浩为鄞县东钱湖人氏,至孝,因每年八月十五必须留在临安过节应酬,他只能在八月十六赶回家乡陪老母亲团圆赏月。持续多年后,宁波百姓感其孝心,纷纷支持效仿,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就被相沿至今。这让宁波中秋又多了一个温暖的别称———团圆节。
“团圆节”最重要的内容自然是合家团圆,这和其他地方相似。在古代宁波民间,中秋节时人们走亲访友,互赠月饼,祈求团圆平安。这一日,官方庙社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增添节日乐趣,最热闹的自然是龙舟竞渡,往往吸引大批民众参与观看。这种万民狂欢的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不少宁波文人纷纷留诗赞誉。如清代诗人袁钧的《鄮北杂诗》:“鄮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
“龙舟竞渡”是宁波中秋的特色习俗,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习俗。最重要的习俗活动自然在晚上围绕“月”举行,不然中秋又怎有“月节”之称。而且“月节”的活动主角不是那些摆弄龙舟的男人,而是女人。中国古人认为日主阳,月主阴;男为阳,女为阴,所以祭祀月亮是女人们的事情。在宁波及其他地区,男人有不拜月或后拜月之俗,这倒促使中秋又产生了一个浪漫的别称:“女儿节”。那天晚上,又大又圆的月亮悬挂夜空,等男人们扛出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后,女人们净手捧出祭品。因传说中的月神为形象美丽的女性,所以祭品不沾荤腥,均为素色。有月饼、瓜果、萝卜、毛豆等。宁波月饼以苔菜馅最受欢迎,甜中带咸,口味清香,而瓜果中西瓜为必备之物,以取其谐音“喜”义。在直咽口水的孩子们把手伸向这些祭品前,宁波女人们还需虔诚焚香拜祭。月华如水,轻烟袅袅,这时还不能忘记在供桌上放一碗清水,好让孩子们能在事后用水洗眼,据说这样就能变得如皎月般眼净目明了。
当然,宁波中秋的风俗活动还不只这些。各个地区各种行业的人各有自己对中秋的理解和庆祝方式。如旧时宁波商界对中秋尤为重视,除祭月外,还祭祖,事后往往还大宴同事伙计,请戏班演戏,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徐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