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焱遇到过这么一桩案子:
2010年冬天,奉化一居民楼内一女子被杀,门是锁着的,悬挂在窗口的空调室外机上有攀爬痕迹。案子是新发生的,应该和陈旧的痕迹没有关系,“当勘查陷入僵局,回头再看,发现这个痕迹并非陈旧,而是因为覆盖在室外机上的积雪融化而‘被做旧’的。”刘焱说。案件破获后也证实了这一点,犯罪嫌疑人的确是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行凶的。
而对余荣军来说,尸体上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有可能是关键线索,“比如死者曾经隆胸,使用的硅胶的质量就能从侧面反映出死者的经济水平;比如死者指甲的长短,所使用的指甲油的品质,对死者身份的确认也有一定的帮助……”
痕检员通过现场分析,认为可能有多人作案;而法医通过对死者所受伤的分析,认为可能是一人所为。那么,侦破方向何去何从?两者间的争论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争议,余荣军认为既要立足自己的专业,不允许出错;又要两者之间相互讨论,互相修正改进。
刑事图像“证据固定”:一个镜头千钧重
“基本上不拍会动的东西。”李丙庆举了举手中的相机。入行四年,他镜头里的“主角”多是犯罪现场和物证。简单说,他所干的活叫“证据固定”。
也有人对李丙庆干的活表示不屑:不就是跟在痕检员后面按几下快门嘛,只要拍得清楚就好,谁不会?
“我们对现场物证的提取往往对其本身会有损害,因此都会先让他拍摄下来。这是唯一一种无损提取的方式。”经常和李丙庆合作的刘焱说。
要做到拍得“清楚”也并非易事。对李丙庆来说,快门并不是按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用最少的照片反映出整个现场中各类证据的逻辑关系,客观、完整、清晰地记录案件现场原貌,这不仅能为后续的侦查办案提供技术支撑,还能为法庭的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
从过去的胶片摄影到现在的数码摄影,设备的变化,并没有降低对刑事照相人员的要求。有些物证非常考验拍摄技巧,李丙庆甚至还要利用定向反射镜、紫外线等辅助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