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顾祖位老师傅为顾客剃头。(张英 摄)
北仑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志庆 张英)以前,宁波人习惯将理发店称剃头店。近十几年来,大榭岛旧式剃头店已日渐式微,而装修豪华、设施先进的发型设计室、美容美发店在大街上比比皆是,不少店家在门面上做足文章,各种陌生又新鲜的美发美容用词看得顾客云里雾里的,年轻的帅哥靓妹常往那里跑。不过,一些上年纪的人还是惦记着老式的剃头店。在头村村委会老办公楼底层一间房间里,一位叫顾祖位的老人仍坚守着大榭岛最后一家已有54年历史的“剃头店”。
店里的家什很“古老”,剃头椅近“百岁”
走进剃头店,没有任何招牌,10多平方的店堂内十分简陋。一把沉重的,可转动的木质坐椅“吱嘎吱嘎”直响,颇有沧桑感,整间剃头店值钱的东西不多,屋内没装修。挂镜下柜面上摆放着平剪、刀剪、手动推剪、电推剪、刮脸刀、剃须刀、刷子、挖耳勺、梳子等传统剃头工具,柜面右侧附带一条磨得精光的刮刀布,屋子一角,一只木架上放着一块咸肥皂、洗头梳、一只搪瓷脸盆、一只煤球炉。
一只水缸边放有几只热水瓶,挂在屋柱上的收音机“咿呀咿呀”地唱着越剧片段,三位老人坐在长条木凳上边听边等着剃头。此情此景,恍若隔世。一脸慈祥精神矍铄的顾祖位师傅正在给一位系着围布的老人剃头。他拍拍剃头椅说:“这把椅子有近百年的历史,我20岁那年从别人手里买的,是二手货,一直使用至今。店里还有的一些剃头工具也称得上是古董啦!”
18岁学手艺,1958年后一直在头村剃头
据顾师傅说,他是柴桥芦江人,18岁学剃头手艺。那时还在使用的剃头刀是铁匠打出来的,配上木头柄。1958年来大榭开剃头店,头几年在西岙剃头,后来一直在头村剃头。清早,他起床去河里挑水、劈柴、点火炉子烧热水。白天只有少数老人、小孩来剃头,晚饭后,剃头店开始热闹起来,剃头的、还有聊天的都聚集到剃头店,剃头店在当时是大队里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大队里的“百家讲坛”。有人讲“笑话”和“故事”,还有人讲新闻,从国际国内新闻讲到大队农作物收成,渔船捕捞作业,再到邻里关系、婚丧喜事等身边事、感人事、烦心事,内容丰富,想到啥就讲啥,一直要讲到晚上10点,剃头店才关门打烊。放映露天电影的晚上,剃头店一般就关门了。店内容不下这么多人,他就用石条、木板、砖头搭几条简易凳子让大家坐。
剃头店不远处是渔业码头,每当渔船靠码头,长时间漂泊在海上的渔民上岸的头等大事就是找顾师傅剃头,店内顿时挤满了等着剃头的渔民兄弟,空气中弥漫了特有的咸腥味。
手艺好,价格公道,其他村的人也来找他剃头
在大榭岛,顾师傅剃头的手艺好、价格公道,是出了名的。以前每天都有其他村的人舍近求远来找他剃头。人多时,他不会像别的剃头匠见顾客一多,剃刀像斫柴似,他仍会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地为顾客服务。碰上腿脚不便的、年老体衰的,顾师傅还要上门服务。人们都待他很客气,请他喝茶、吃饭,在那个剃头匠被人看轻的年代,受到他人尊重,使他感觉很温暖。
据头村党支部书记胡国龙回忆,大榭岛开发前,腊月十五至大年三十,是剃头店最忙碌的辰光。按当地人剃过年头的传统,本村的、邻村的大人小孩都要到剃头店剃头。他儿时跟着兄弟大清早带着小人书连环画就来剃头店排队,一般要等上两个多小时才轮到。有的小孩自己头剃好了还要继续为父亲或兄弟排队。那时,对顾师傅一家来说,就像农民割稻,全家总动员,放下手头活,从柴桥坐渡船来大榭,老伴和女儿劈柴烧水,二个儿子剃头手艺尚欠火候就剃小孩头。顾祖位自己呢,给大人们挨个剃头。挑水没功夫就请人挑,5分钱一担。剃头店一直要忙到夜里10点多,接连几天下来,顾家的人都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背痛,手都麻了,腿也肿了。不过收入不错,一家人心里美滋滋的。再说正月里没人理发,可以休息一阵子。
儿女们都劝他把店关了,但他却闲不住
剃头店里曾经热闹过,如今却车马渐稀。由于头村和邻村的征地拆迁,许多居民已经离开,搬进了社区,住上了居民楼。到店里剃头的大都是一些留守老年人。不过也有一些老年人舍近求远,特地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找他剃头。一是顾师傅剃头价钿便宜,二是手艺好,三是怀旧,四是老年人在一起交流有共同语言。
顾祖位现在仍然坚守着他的剃头店,他说,儿女们劝他把店关了,该安享晚年。可自己不会打牌、搓麻将,空闲在家里浑身不自在。剃了一辈子的头,一下子放不下。没人剃头时就躺在剃头椅上眯着眼睛听听越剧,日子过得挺开心。
顾师傅虽然健朗,但毕竟年事已高,逐显疲态,也许不久,这里将被拆迁,这家坚守了50余年的老式剃头店也终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