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分析,
让公益满足群众最迫切的需要
“最难的是把善款有效地用掉、用好。”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访谈中,陈耀芳三次说到了这句话。
去年年初,他卸任鄞州银行董事长后,将心思都放在了公益基金会上。他和他的团队常常坐在一起,千方百计策划群众迫切需要而又切实可行的项目,但还是无法满足捐资人的需求。
他蓦然发现,宁波这座城市有着生生不息的爱心资源,也有着源源不断的个性需求,只是,整个公益项目的开发能力还不足,创新案例还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他和他的团队加快了脚步,用企业开拓市场的需求分析法,挖掘社会需求,开发公益项目。
这些学生毕业以后怎么才能融入社会,减轻家庭负担?去年春天,严意娜第一次来到达敏学校,就为智障孩子的未来担忧。她脑海里浮现出了自己在资料上看到的台湾“喜憨儿”———一家致力于心智发展障碍人群终身教育和照顾的社会企业。能不能在宁波也办一家类似的公益企业?最终,曾在国外留学多年的韩科春与严意娜一拍即合。
2013年10月,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宁波天使味道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首批5名就业者是达敏学校的智障学生。目前,“天使味道”已经形成了日产1000罐手工饼干的能力,员工除了1500元的月收入外,还享受社会保险和免费工作餐。员工柴毅娜的妈妈说:“天使味道”给予我们这个家庭的不仅是一份工资,更给了她女儿一份自信,让她活得有尊严。
“天使味道”一出现,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和支持,荣获宁波市首届公益项目设计大赛三等奖,并获得了爱心单位20万元资金支持,爱心单位纷纷订购其产品用于员工福利。
下一步,“天使味道”将帮助智障人士和其家人一起创业,在他们居住的社区或附近的商业街开设“天使味道”连锁店。
韩科春说,基金会给予“天使味道”的资金支持虽很有限,但在建平台、做推广方面支持很大,真是雪中送炭。
像“天使味道”一样,基金会推出的很多公益项目,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而设计的。
———山里的老人很少进城去拍照,有的去世后连张像样的遗照都没有。基金会推出“牵手夕阳,定格幸福”项目,两年来组织志愿者为鄞州区老人免费拍摄并冲洗照片3万余张;
———市民正在逛街,突然下起了雨,没有伞。基金会推出了“公益流动伞”项目,两年来在上千个借还点投放10万把伞。
一旦有人发现了新的社会需求,基金会便如获至宝,论证好马上实施。今年春天全市上下都在搞“五水共治”,志愿者袁媛发现四明山很多美丽的小溪里垃圾随处可见,便向基金会提供了需求线索,基金会论证后立即发起了“清水行动”,在每个双休日组织志愿者去清理小溪里的垃圾。
整合社会资源,
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为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陈耀芳和他的团队将商业上的合作理念淋漓尽致地应用到了公益事业中,基金会和一个个志愿者合作,支持他们开展公益活动满足群众需求。
2012年下半年,宁波爱心市民捐助的甘肃省陇西县菜子镇先锋小学落成,该校校长向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求助,希望能再配几个老师来支教。由基金会出资聘请老师去支教得一大笔资金,基金会便采取了和志愿者合作的方式,推出了“牵手筑梦”支教项目,由基金会支付志愿者的路费、基本生活费和人身安全保险费。结果,志愿者报名踊跃,2012年8月首批5位支教志愿者来到陇西开始了第一棒,如今,已有四批19位志愿者接力支教。
基金会和志愿者合作带来的社会效应,一直绵延到了志愿者服务结束后。去年2月,家住江东区的劳剑刚支教结束后,和4位朋友筹资6万余元给自己支教的学校建设了集图书室、阅览室和音乐室于一体的“梦想教室”。
基金会还广泛和志愿者组织合作。
———我市许多古道没有设专人管理,基金会就和宁波三江汽车越野运动俱乐部合作启动了“大山里的公益行者”,由俱乐部的会员开车将志愿者送到古道清扫垃圾。基金会仅提供清理工具、统一的服装及志愿者保险,花费不多,却招募了大批志愿者。
———我市许多山里的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城里看病,基金会和志愿者组织合作,推出“名医下乡”,为城里的名医提供交通工具和赠送给老人的常用药物。该项目推出一年来,已经惠及了鄞州区近万名山区老人。
为了让有限的公益资金变成“种子资金”,基金会还采用“公益创投”的方式支持区域内公益组织发展,出资定期向社会征集公益项目实施者,仅去年就用122.83万元支持了社会组织实施的15个公益项目。
这些举措促进了草根社会组织迅速壮大,有能力自主开发和实施公益项目。基金会支持的宁波星宝自闭症家庭援助中心,已经从网上的家长QQ群华丽转身为在宁波市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仅有能力搞大型联谊活动,而且开始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