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10后”宝宝取名的帖子在网上走红,引起了众多宝爸宝妈的关注。帖子作者抽取了2010年1月1日出生的30万个小朋友的名字后统计得出,姓名为两个字的小朋友是2.5万人,三个字的有28.1万人,四个字的有2000多人,其中四个字的小朋友大部分是父姓+母姓+两个字的名字。
新生代取名呈现新趋势
根据这则帖子的统计,两字名的男孩第二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为“睿”、“浩”、“博”、“瑞”、“昊”,也就是说,男孩叫hao或rui的占了很大比例。两字名的女孩第二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悦”、“妍”、“涵”、“玥”、“蕊”,也就是说,女孩叫yue的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三字名男孩的名字前六名分别是“浩宇”、“子轩”、“浩然”、“雨泽”、“宇轩”、“子涵”。三字名女孩的名字前六名分别是“欣怡”、“子涵”、“梓涵”、“雨涵”、“可馨”、“诗涵”。
近日,在我县城关医院的疫苗接种点,记者发现在当时开放的五个预诊台上方屏幕中显示的12个名字就有4个小朋友的名字中含有“子”或“梓”字。同时,在一些儿童摄影馆的时间安排表上,上述帖子中重名排行前几位的名字也时有出现。
取名讲究越来越多
名字不过两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学问却不少。在我国素有小辈取名需避讳长辈名讳以示尊敬的传统,有的甚至还需要避讳长辈名字中的同音字。更有甚者,家长还会考虑孩子的生辰八字,根据五行八卦来给孩子取名。细心的父母则还会考虑孩子的名字将来会不会被取不好听的绰号。如此看来,取名确实不易。
“我们家宝宝姓吴,在网友票选最难取名姓氏Top25中排行18,已经是一个很难取名的姓氏了,再加上家族成员比较多,要避讳的长辈名字很多,这样难度又上了一个级别,而且宝宝外公还要求,宝宝属羊,名字中最好能带有草字头,希望宝宝可以丰衣足食。”市民李女士说,宝宝的名字取了快有十几二十个了,可总是不尽人意,以至于宝宝上医院挂号用了好久的“吴宝宝”。
在孩子取名这件事上,还有不少父母追求“独一无二”,这种诉求致使一些曾经鲜有人问津的生僻或复杂的字被挖掘出来。类似“翾”、“艻”、“茌”、“翳”、“懿”等冷门或复杂字眼纷纷被家长们抠出来用作孩子的名字。殊不知这种“特立独行”的取名方式,日后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不少麻烦。有网友称自己的名字里有个生僻字“翳”,在一次网上订购火车票时发现买不了,查看个人信息才发现,名字的核验状态是“待核验”。打电话到购票中心咨询才知道,如遇有姓名超长、生僻字、繁体字等情形,市民只能在车站售票窗口办理,无法进行网上购票。一些名字中含有生僻冷门字的市民,不仅出行购票会有不便,在银行、保险公司等办理业务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便。
除了偏爱生僻字外,不少家长还喜欢给宝宝取一些看似文艺或小清新的名字,颇有偶像剧男女主角的味道,例如羽墨、悠然、子兮、存熙、辰逸等等这些很文艺的名字是不少家长的心头好。
取名或受文化环境影响
关于“10后”宝宝重名的现象,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跟现在年轻人所接触的流行文化有很大的关系。80、9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到大接受了不少武侠小说、网络游戏、偶像影视剧之类的流行文化,而这种流行文化的氛围多多少少会影响他们为孩子取名,因此选择这些带有强烈影视剧、武侠风格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归根到底,一个人的取名方式、习惯,总是逃不开时代的烙印。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常带有“建设”、“解放”、“国庆”之类的要素,因为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多以国家为中心,因此给孩子取的名字也有浓重的爱国色彩。接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名字则开始期许一些美好美丽的事物,父母常常会把一些美好事物的字眼运用到孩子的名字中,尤其是女性名字中常常会出现“美”、“芬”、“芳”、“娟”、“娣”等这些象征女性贤惠美丽的字眼。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字才慢慢开始走个性化路线,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思想开放有着莫大的关系。流行文化大行其道,许多家长给孩子取名的本意是想要避开大众化,不落俗套,但众人的这种集体“免俗”一不小心又成了一种新的大众化。(记者何莎莎)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