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从15公斤缩减到100多个 "烟头奶奶"10年"捡"出城市新风貌
2025-02-21 06:4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志愿者捡到的烟头。资料图片

  今年是“烟头奶奶”捡烟头的第10年。2月20日上午7点,记者在鄞州区邱隘镇东港路上看到,被称为“烟头奶奶”的高云香等10多位志愿者像往常一样,身穿绿马甲、拿着长夹子在捡垃圾。两个小时之后,大家捡出了161个烟头。而最多的一次,同样的片区,“烟头奶奶”们捡了约15公斤烟头。

  一支以捡烟头起步的志愿服务队,在10年间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3位“烟头奶奶”拉起一支70人队伍

  2016年,甬动爱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非盈利社会组织,同年,该中心开启了“烟头奶奶”品牌打造,今年已经78岁的高云香、80岁的吴桂凤和73岁的李秀定,当时成为了首批“烟头奶奶”团队成员。

  高云香女儿、甬动爱心服务中心负责人陈芬介绍,在这个团队中,不乏是随迁老人。今年64岁的金素梅是天台人,家住在姜山,从姜山到邱隘,大概20多公里,每次活动,老人场场不落。起初,因为路远,陈芬怕她太辛苦并不同意她加入,但是一到活动当天,老人都会在凌晨5点多出发,骑着电动自行车,花一个多小时到邱隘,而且还是第一个到的。

  10年里,像金素梅这样的志愿者非常多。做公益,不仅让他们拥有获得感,更让她深深融入到了宁波这座城市里。如今,“烟头奶奶”团队已从3个人壮大到70人,而“烟头奶奶”们的年轻跟随者,更是不计其数,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平日里,我们有20个左右的‘烟头奶奶’固定开展志愿活动,一到周末,就会有不少家庭加入,人数能达到五六十人,到了假期更是有上百个志愿者加入。”陈芬表示。

  从街头捡烟头拓展至十几项公益服务

  随着队伍壮大,“烟头奶奶”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除了捡烟头,他们还开展文明劝导、交通引导、垃圾分类宣传、开设学生社会实践等。

  在邱隘镇,新宁波人众多,为了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宁波,“烟头奶奶”们开启了“童步儿语迁鸟助飞”项目。活动开始前,陈芬现场教孩子们宁波话,指导孩子做本地菜;83岁的“烟头爷爷”陈俊蓉免费教书法;经各级部门牵线搭桥,还在周边村里开辟了共享菜园,“烟头奶奶”们会教授种植方法,让孩子们体验耕耘的乐趣,并将种植的农作物送给孤寡老人们。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小小的被服务者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实现了爱心的双向奔赴。2018年,200多个孩子成立了“烟头小将”志愿队,跟随“烟头奶奶”一起捡烟头,在公众场所劝导市民不抽烟。

  一次捡烟头数量从15公斤缩减至100多个

  在捡烟头过程中,陈芬最大的感受是如今烟头数量断崖式下降。2018年,最多的时候,30多个志愿者能够捡到约15公斤烟头,铺在地上非常壮观,现在捡到的烟头明显少了很多。

  她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不文明行为减少了;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了“烟头奶奶”10年辛勤付出的成效。

  “公园、小店门口都是烟头的重灾区,每次,我们都会当着抽烟者的面把烟头捡起来,时间久了,很多抽烟的人都不好意思再乱丢烟头,有些人会主动把烟头扔进垃圾桶。”对于这一变化,陈芬感到欣喜。

  这些年,通过媒体宣传,“烟头奶奶”团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们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市民的文明习惯。

  “希望下一个10年没有烟头可捡了,我和我妈也会继续搭档做志愿者,和每一个团队成员一起,奔赴下一个10年。”陈芬表示。

  宁波晚报记者马佳威通讯员石海彤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从15公斤缩减到100多个 "烟头奶奶"10年"捡"出城市新风貌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2-21 06:48:00

志愿者捡到的烟头。资料图片

  今年是“烟头奶奶”捡烟头的第10年。2月20日上午7点,记者在鄞州区邱隘镇东港路上看到,被称为“烟头奶奶”的高云香等10多位志愿者像往常一样,身穿绿马甲、拿着长夹子在捡垃圾。两个小时之后,大家捡出了161个烟头。而最多的一次,同样的片区,“烟头奶奶”们捡了约15公斤烟头。

  一支以捡烟头起步的志愿服务队,在10年间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3位“烟头奶奶”拉起一支70人队伍

  2016年,甬动爱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非盈利社会组织,同年,该中心开启了“烟头奶奶”品牌打造,今年已经78岁的高云香、80岁的吴桂凤和73岁的李秀定,当时成为了首批“烟头奶奶”团队成员。

  高云香女儿、甬动爱心服务中心负责人陈芬介绍,在这个团队中,不乏是随迁老人。今年64岁的金素梅是天台人,家住在姜山,从姜山到邱隘,大概20多公里,每次活动,老人场场不落。起初,因为路远,陈芬怕她太辛苦并不同意她加入,但是一到活动当天,老人都会在凌晨5点多出发,骑着电动自行车,花一个多小时到邱隘,而且还是第一个到的。

  10年里,像金素梅这样的志愿者非常多。做公益,不仅让他们拥有获得感,更让她深深融入到了宁波这座城市里。如今,“烟头奶奶”团队已从3个人壮大到70人,而“烟头奶奶”们的年轻跟随者,更是不计其数,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平日里,我们有20个左右的‘烟头奶奶’固定开展志愿活动,一到周末,就会有不少家庭加入,人数能达到五六十人,到了假期更是有上百个志愿者加入。”陈芬表示。

  从街头捡烟头拓展至十几项公益服务

  随着队伍壮大,“烟头奶奶”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除了捡烟头,他们还开展文明劝导、交通引导、垃圾分类宣传、开设学生社会实践等。

  在邱隘镇,新宁波人众多,为了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宁波,“烟头奶奶”们开启了“童步儿语迁鸟助飞”项目。活动开始前,陈芬现场教孩子们宁波话,指导孩子做本地菜;83岁的“烟头爷爷”陈俊蓉免费教书法;经各级部门牵线搭桥,还在周边村里开辟了共享菜园,“烟头奶奶”们会教授种植方法,让孩子们体验耕耘的乐趣,并将种植的农作物送给孤寡老人们。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小小的被服务者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实现了爱心的双向奔赴。2018年,200多个孩子成立了“烟头小将”志愿队,跟随“烟头奶奶”一起捡烟头,在公众场所劝导市民不抽烟。

  一次捡烟头数量从15公斤缩减至100多个

  在捡烟头过程中,陈芬最大的感受是如今烟头数量断崖式下降。2018年,最多的时候,30多个志愿者能够捡到约15公斤烟头,铺在地上非常壮观,现在捡到的烟头明显少了很多。

  她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不文明行为减少了;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了“烟头奶奶”10年辛勤付出的成效。

  “公园、小店门口都是烟头的重灾区,每次,我们都会当着抽烟者的面把烟头捡起来,时间久了,很多抽烟的人都不好意思再乱丢烟头,有些人会主动把烟头扔进垃圾桶。”对于这一变化,陈芬感到欣喜。

  这些年,通过媒体宣传,“烟头奶奶”团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们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市民的文明习惯。

  “希望下一个10年没有烟头可捡了,我和我妈也会继续搭档做志愿者,和每一个团队成员一起,奔赴下一个10年。”陈芬表示。

  宁波晚报记者马佳威通讯员石海彤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