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蛇年春晚节目《秧BOT》。
甬派客户端记者 严瑾
以“人形机器人+AI”为体现的“具身智能”行业是时下最热门的“赛道”之一。
近期,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发布了研报《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以下简称“图谱”),列举了全球100家最具代表性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企业,其中5家甬企强势上榜。
全球百强,宁波5家

图谱展示的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上市公司。(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根据图谱,全球的具身智能潜在市场,是一片规模可达60万亿美元的“蓝海”。而中国正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大的政策支持从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强上市公司中,中国占据35席,数量相当于美国与加拿大的总和,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销量达150万台。

图谱将人类的器官与人形机器人的身体部件做对比。(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一台实用的人形机器人,离不开聪明的“大脑”和坚实的“身体”。
图谱将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即“大脑”(22家)、“身体”(64家)、“集成商” (22家),分别指半导体或软件供应商、让人形机器人运动的零部件制造商,以及广大整机厂或平台。

作为全国首个制造业“百冠之城”,宁波有5家企业入选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占全国入选数量的七分之一,分别是旭升集团、双林股份、拓普集团、柯力传感、中大力德,均属于为人形机器人锻造“身体”的硬件制造商。
人形机器人的外壳,就好比人的“骨架”。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导热性强,恰是人形机器人外壳的“天选”材料之一。
旭升集团长期从事铝压铸件制造,其研发的铝合金原材料已远超国内标准,不仅适用于汽车行业,还能装在人形机器人身上。
要想让人形机器人“手舞足蹈”,灵活的“关节”必不可少,而执行器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由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传动装置、控制器等部分组成。这些核心零部件背后,都有宁波力量——
作为特斯拉头部供应商,拓普集团早在2024年1月就表示,公司拟投资50亿元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并明确提出要形成“智能汽车+机器人部件”的双产业模式。
当月,该公司的2条电驱系统生产线正式投产,一年能生产30万套电驱执行器;

柯力传感的多维力传感器。图源:公司官网
柯力传感聚焦人形机器人传感技术,其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样品已送测,并向华为交付。此类传感器是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的“标配”,一般会在手腕和脚踝处安装4个,方便其感知环境,确保步态稳健、取物自如;

中大力德的机器人减速器。来源:公司官网
中大力德的“拳头产品”是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对市面上常见的3款产品——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实现全覆盖,能提升机器人的精度和可靠性。
该公司还提出,要形成“减速器+电机+驱动”的一体化产品结构,持续延伸价值链;
双林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已完成滚柱丝杠产品的研发,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而该产品作为传动装置,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广泛应用。
从汽车“天团”到机器人“后备军”
从全国范围看,宁波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当齐全。目前,宁波机器人全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50余家,实现规上产值近80亿元。
有数据显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约占机器人整机成本的70%。而宁波恰是国内少有的在这“三大件”领域均有布局的城市。
为何宁波具备这些优势?究其原因,正如东方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券商指出,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存在诸多共通点,尤其是在材料、工艺、设备及成本管控等方面。

图源:均胜电子官微
而剑指“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宁波,恰是一座汽车制造业大市。多家宁波上市公司表示,他们正将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积累的实力,向人形机器人产业延伸,开辟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双林股份提到,公司研发的滚柱丝杠,与其行业领先的核心产品汽车座椅驱动器,具有技术同源性和生产工艺的相通性;
均胜电子也明确指出,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已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并表示公司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一级供应商)”,向包括全球车企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案。

除了进入“大摩”图谱的5家企业外,宁波还有更多老牌制造业企业,有望成为甚至已然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后备军”——
“单项冠军”舜宇光学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地瓜机器人等国内整机厂;
德昌股份凭借EPS电机领域的技术积累,早在2023年10月就宣布联合优必选等公司,共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宁波韵升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既能为新能源汽车做配套,还对国内一家人形机器人客户实现量产供货;
震裕科技将精密模具制造的优势,转化为研发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等精密零部件的动力,目前该产品已实现小批试制;
……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不仅有大量“名配角”,还有2家赢得资本关注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分别是均普智能、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领航者2号”亮相2024年乌镇峰会。记者 严瑾/摄
前者是一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让人形机器人在大规模工业场景中灵活地实现产线间的对接;后者由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熊蓉教授团队联合共建,旗下的“领航者2号NAVIAI”机器人,已解锁“联想工厂工人”“音乐指挥家”“展厅讲解员”等多重身份。
不过,宁波在人形机器人的“大脑”模块,即基础模型、视觉软件、计算芯片等领域,仍存在数量不足的短板。
这也是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在“大摩”发布的图谱中,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智慧“大脑”的22家企业,主要是微软、谷歌、英伟达等来自美国的科技巨头,而中国仅有3家上榜。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曾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在我们有生之年内,人形机器人可以把所有行业重做一遍,从工业、服务业到农业、制造业。”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将成为中国企业塑造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期待宁波迎来“甬”立潮头的先机。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