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李睿清 通讯员俞佳梦
步入四月,天朗气清,露营野炊正当时,而卡式炉则成了少不了的装备。但你可知,若使用不当,卡式炉可能变“炸弹”?今天,消防部门便用一组实验证明。
实验开始后,消防员首先将两个大小一样的烤盘放在两个卡式炉上。不同的是,其中一个烤盘放置的位置完全覆盖住气罐仓,而另一个则将气罐仓位置避开。

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让气罐仓温度超过200摄氏度。李睿清/摄
随后,消防人员点火,并测试两个气罐仓的温度。根据红外测温仪显示,刚点火时,未被遮盖的气罐仓温度约30摄氏度,而被覆盖的气罐仓温度最高超过71摄氏度。
随着时间增加,两个气罐仓的温度也在升高,但未被遮住的气罐仓温度始终低于被遮住的气罐仓温度。点火约4分钟后,未被遮盖的气罐仓温度约在70摄氏度-80摄氏度,而被遮盖的气罐仓温度已飙升至180摄氏度。7分钟后,二者温度更是相差近一倍,被遮盖的气罐仓温度已超200摄氏度,而未被遮盖的气罐仓温度为105摄氏度。

过高的温度让卡式炉发生爆炸。通讯员/供
约30分钟后,随着“砰”一声巨响,气罐仓被遮住的卡式炉被炸得四分五裂,其零部件最远被弹出五六米。待彻底安全后,记者观察到原本放在卡式炉上的烤盘被炸到变形,而气罐的整个头部均已被炸飞。
为何卡式炉会变“炸弹”?“卡式炉点火后会产生高温。若使用超过卡式炉尺寸的烤盘、锅具,或将烤盘、锅具覆盖住整个气罐仓,受热辐射和热传导影响,气罐仓就会出现异常升温,从而爆炸。”救援人员提醒,若将两个以上开火的卡式炉并排放置,也极易造成类似效果。
在第二组实验中,消防员模拟了卡式炉气体泄漏的情况。实验开始后,消防员首先点燃卡式炉,并将火苗吹灭,模拟使用中,火苗被风熄灭的场景。此时虽不见火苗,但卡式炉并未关闭,仅2分钟后,便可闻到刺鼻气味。5分钟后,可燃气体探测仪发出警报,屏幕显示此时气体浓度已达到45%LEL。当泄漏10分钟后,消防员使用点火器在卡式炉附近点火,火苗瞬间包裹整个炉身。
消防员介绍,卡式炉“轰燃”主要与气罐内储藏的可燃气体有关,“卡式炉气罐内的主要成分为丁烷,当空气中的丁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就会引发危险。”

被炸到四分五裂的卡式炉和气罐。李睿清/摄
在使用卡式炉野炊时,该如何保障安全?在此,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选购卡式炉和丁烷气罐时,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气罐是否漏气,卡式炉的点火、保护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使用卡式炉时,应尽量选择尺寸合适的烤盘、锅具,即便必须使用超规格烤盘、锅具,也需将气罐仓位置让出,同时不要并排使用多个卡式炉。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