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绿波带“上大分” 宁波仍是最不拥堵的“新一线”!
2025-04-11 06:44:46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宁波东部新城风景。记者 严瑾/摄

宁波的人口规模正不断扩大。2024年,宁波常住人口达977.7万人,较上一年新增8万人。逼近千万人口的宁波,是否能延续“幸福通勤”的优势?

近期,百度地图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肯定的答案。2024年,宁波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情况在全国百城中排名第66位,虽然比前一年上升7位,但依然是“新一线”城市中最不拥堵的“选手”。

最不拥堵的“新一线”

根据中规院交通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的比重高达12%。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早晚高峰的通勤令不少年轻人倍感“煎熬”,拥挤的地铁公交和漫长的时耗正降低人们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2024年度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榜

从《报告》分析看,2024年,全国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榜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8座城市的拥堵指数较上一年更高。这10座城市分别是北京、重庆、广州、武汉、上海、南京、杭州、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除北京、上海拥堵有所缓解外,其他城市都比前一年更堵了。

宁波的拥堵情况也较上一年略有上升,同比增长2.03%,但仍在全国百城中占有优势,其排名和咸阳、常州、大同、张家口等城市接近,交通顺畅程度居“新一线”城市之首。

同期,宁波的平均通勤时耗为28.61分钟,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二、上海的四分之三,位居全国百城第58位,较2023年缩短2.05分钟,排名下降3位。

目前,宁波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66.4万辆,同比增长4.4%。除宁波外,全国其他汽车保有量300万级的城市,都排在2024年度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榜的前50位。

可以说,宁波兼备“新一线”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二三线城市的通勤幸福感。这一点,恰是吸引更多人才纷至沓来的“加分项”。

“红绿灯通行幸福度”居全国前十

为提高宁波市民的通勤幸福感,宁波在“治堵”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报告》显示,2024年度全国重点城市红绿灯通行幸福度榜单中,宁波排名全国第10,在路口绿灯畅行率、路口等灯时长、干波绿波带占比等方面展示出较强的综合实力。其中,宁波的“干线绿波带占比”(即城市干线中连续4个路口的路灯通过率大于20%的绿波带的比例)达到12.02%,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9位,让市民在不知不觉间感受到少“吃”红灯的畅行体验。

以不少宁波人上班的必经之路——南环高架为例,2023年,宁波交警对环城南路(通达路—沧海路段)“动手术”,用地面绿波带对拥堵的高架进行分流,出现“早高峰地面道路比高架还快”的现象,给市民更多出行选择,既提升通勤效率,又实现节能减排。

另据宁波日报报道,早在2021年,宁波交警就成立交通信号优化中心,结合大数据,对城区1900余个联网灯控路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数智”调控,缩短市民的路口等灯时长。截至2024年11月初,宁波已建成315条绿波带,总里程835.7公里,为交通资源插上高效运转的翅膀。

同时,宁波还在不断完善公共交通运输网。今年1月初,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慈城西站开通运营,拉近慈城古县城与姚江新城、宁波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接下来,宁波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7号线还将陆续开通运营,而轨道周边的接驳线和公交线路也已经“安排上了”。

诚如网友所说,降堵,“降”的是市民的通勤时间,“升”的是百姓的幸福感。宁波的宜居宜业,正体现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之中。

宁波晚报记者 严瑾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绿波带“上大分” 宁波仍是最不拥堵的“新一线”!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4-11 06:44:46

宁波东部新城风景。记者 严瑾/摄

宁波的人口规模正不断扩大。2024年,宁波常住人口达977.7万人,较上一年新增8万人。逼近千万人口的宁波,是否能延续“幸福通勤”的优势?

近期,百度地图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肯定的答案。2024年,宁波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情况在全国百城中排名第66位,虽然比前一年上升7位,但依然是“新一线”城市中最不拥堵的“选手”。

最不拥堵的“新一线”

根据中规院交通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的比重高达12%。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早晚高峰的通勤令不少年轻人倍感“煎熬”,拥挤的地铁公交和漫长的时耗正降低人们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2024年度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榜

从《报告》分析看,2024年,全国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榜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8座城市的拥堵指数较上一年更高。这10座城市分别是北京、重庆、广州、武汉、上海、南京、杭州、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除北京、上海拥堵有所缓解外,其他城市都比前一年更堵了。

宁波的拥堵情况也较上一年略有上升,同比增长2.03%,但仍在全国百城中占有优势,其排名和咸阳、常州、大同、张家口等城市接近,交通顺畅程度居“新一线”城市之首。

同期,宁波的平均通勤时耗为28.61分钟,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二、上海的四分之三,位居全国百城第58位,较2023年缩短2.05分钟,排名下降3位。

目前,宁波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66.4万辆,同比增长4.4%。除宁波外,全国其他汽车保有量300万级的城市,都排在2024年度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榜的前50位。

可以说,宁波兼备“新一线”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二三线城市的通勤幸福感。这一点,恰是吸引更多人才纷至沓来的“加分项”。

“红绿灯通行幸福度”居全国前十

为提高宁波市民的通勤幸福感,宁波在“治堵”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报告》显示,2024年度全国重点城市红绿灯通行幸福度榜单中,宁波排名全国第10,在路口绿灯畅行率、路口等灯时长、干波绿波带占比等方面展示出较强的综合实力。其中,宁波的“干线绿波带占比”(即城市干线中连续4个路口的路灯通过率大于20%的绿波带的比例)达到12.02%,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9位,让市民在不知不觉间感受到少“吃”红灯的畅行体验。

以不少宁波人上班的必经之路——南环高架为例,2023年,宁波交警对环城南路(通达路—沧海路段)“动手术”,用地面绿波带对拥堵的高架进行分流,出现“早高峰地面道路比高架还快”的现象,给市民更多出行选择,既提升通勤效率,又实现节能减排。

另据宁波日报报道,早在2021年,宁波交警就成立交通信号优化中心,结合大数据,对城区1900余个联网灯控路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数智”调控,缩短市民的路口等灯时长。截至2024年11月初,宁波已建成315条绿波带,总里程835.7公里,为交通资源插上高效运转的翅膀。

同时,宁波还在不断完善公共交通运输网。今年1月初,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慈城西站开通运营,拉近慈城古县城与姚江新城、宁波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接下来,宁波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7号线还将陆续开通运营,而轨道周边的接驳线和公交线路也已经“安排上了”。

诚如网友所说,降堵,“降”的是市民的通勤时间,“升”的是百姓的幸福感。宁波的宜居宜业,正体现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之中。

宁波晚报记者 严瑾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