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石承承
11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大家不必急着感叹“秋装还没穿尽兴,‘冬天’就来了”,我们有望在立冬迎来今年入秋后一波短暂的明显回温。
较强冷空气蓄势待发
从整体天气形势看,冷空气及其带来的降温、降水才是即将开始的新的一周(11月3日到9日)天气舞台的主角。中央气象台在11月2日发布的中期预报中提到:
11月2日到4日,青藏高原东部至江南地区有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11月5日到9日,会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其中,11月5日到6日,冷空气会先影响新疆及内蒙古西部地区,之后东移南下影响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带来4℃-8℃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
11月9日前后,西南地区和江南西部等地还会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
冷空气来势汹汹,但中央气象台还是给大家派了一颗“定心丸”,未来10天,除新疆大部分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1℃-3℃或接近常年。

未来十天(11月2日到11日),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1℃-3℃或接近常年。中央气象台供图
有望迎来短暂回暖
那么,在即将开始的新的一周(11月3日到9日),我市的天气会是随着整体天气形势的变化“随波逐流”,还是“风景这边独好”?
受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影响,11月4日,我市会有雨水“眷顾”,降水过程集中在11月4日到5日;之后,我市的天气以阴到多云为主。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气温,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11月3日到5日,我市气温较低,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18℃;最低气温也将被“冻”在15℃以下,最低只有12℃。
11月6日起,气温逐步回升,最高气温回升至25℃以上,最高可达27℃;最低气温也将抬升至15℃以上,最高可达19℃。
眼下这个时节,相比白天的最高气温,大家要多加关注每天的最低气温,合理搭配衣物,避免被寒凉“偷袭”,尤其是在穿衣上,最好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式穿搭,可随意切换,保证足够温暖的同时还方便穿脱,不至于因为穿得少着凉,也不容易捂出汗。
从市气象台11月2日发布的十天预报看,气温的回暖是短暂的,等到11月9日后,我市气温将再次回落到“冷飕飕”的感觉。

新的一周(11月3日到9日),我市气温“先抑后扬”。宁波气象供图
“立冬补冬,补嘴空”
11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民间习惯把立冬当冬季的开始。不过,这里说的冬季,指的是天文学意义上的冬季,而不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
我市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通常要等到12月4日,届时我市日平均气温将稳定在10℃以下。
除了代表季节的更替,立冬还有另一层含义,就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的“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所谓“藏”,首先就是要规避寒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尤其像脚踝,该捂的要及时捂起来;遇到阳光明媚的日子,不妨多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
立冬里还“藏”着对辛劳的犒赏。尤其是在过去农耕社会,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迎来农闲,终于能停下脚步休整,“立冬补冬,补嘴空”正是对此最形象的写照。
那补什么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顺应时节强身健体?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交子之时”的含义,立冬正值秋冬之交,自然要吃饺子。

“十月萝卜小人参”,立冬是吃萝卜的好时节。AI制图
南方地区没有吃面食的传统,却有“十月萝卜小人参,家家药铺关大门”的说法,此时,被称为“赛过小人参”的萝卜刚好初长成,到了最好吃的时节。
想要挑到好吃的萝卜,就要挑根型圆整的,说明肥水充足,不会很辛辣;要挑表皮光滑的,这样的萝卜肉会比较细;还要挑分量重的,手感轻的很有可能糠心。
萝卜是家常的食材,白灼、红烧、煲汤……样样皆宜。清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推荐了两种萝卜的吃法,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一道是猪油煮萝卜,“用熟猪油炒萝卜,加虾米煨之,以极熟为度。临起加葱花,色如琥珀”,其中,“极熟为度”点出了做萝卜的精髓之一:要煮到烂。
一道是酱萝卜,“萝卜取肥大者,酱一二日即吃,甜脆可爱”,“用醋为之,以陈为妙”。能想到用“可爱”来形容萝卜的,恐怕也只有资深吃货了。
萝卜的味道不见得人人喜欢,但它的功效有目共睹,“生吃可以止咳、消胀气,熟食可以化瘀、助消化”,还可以“利五脏、轻身,令人白净肌细”,还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痰癖,肥健人。”
除了萝卜,立冬前后成熟的甘蔗也是时令好物。它入口甜、水分足、不上火,刚好可以缓一缓秋冬的干燥。民间也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
不过,立冬“补嘴空”也不是啥都能吃,饮食上总体还是要尽量少吃咸的,多吃苦味的,以助心阳,适合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柚子、苦菊等;同时,也不是放开肚子吃,进补要适当,最好能和运动、精神调养搭配“使用”。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