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
庆安会馆的龙凤石柱
庆安会馆的戏台木藻井
钱业会馆
黄定福
宁波历史上有不少重要的商帮会馆,至今犹存的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庆安会馆、钱业会馆等。这些会馆各有其独特的形式风格、艺术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内涵,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据《辞海》记载,会馆起源很早。汉代京师已有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南宋杭州有外郡人为同乡谋公益的组织。它们一般被称为行会,是会馆的前身。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繁荣至清代晚期和民国。
宁波会馆的形成,其雏形可以上溯到宋代。南宋绍熙二年(1191),宁波有了明确而初具雏形会馆的记载。福建舶商沈法询,在海上遇难受妈祖保佑,取福建莆田妈祖庙炉香,回明州江厦住处,捐宅为庙,由此诞生了浙东第一座天妃宫,后来成为闽商海运业行会的商帮会馆,即八闽会馆。
明天启、崇祯年间,宁波药材商人首先在北京落户,开拓市场,设立“鄞县会馆”,这可以看作是宁波会馆在外地初期开始形成的标志。
宁波商帮不仅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都邑创办商帮会馆,而且为团结海外宁波商帮,在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地也成立会馆。宁波商人和全国各地来宁波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们的频繁集结和流转,造就了灿烂的商帮会馆文化。
清末民国间,在宁波市区的商帮会馆,著名的有福建商帮的江厦街八闽会馆(天妃宫)、战船街口钱业会馆,江东以经营木材为主的福建老会馆、宁波北号海运商人的庆安会馆、南号海运商人的安澜会馆、广东商帮的岭南会馆、山东商帮的连山会馆、徽州商帮的新安会馆等,位于镇海招宝山的有闽浙会馆,位于象山的有闽广会馆、三山会馆等。
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变迁,宁波遗存于世的商帮会馆也为数不多了。据调查统计,现存较完整的会馆建筑有名可稽者仅为3座,分别是庆安会馆、安澜会馆和钱业会馆。
位于三江口的庆安会馆和安澜会馆是宁波市区惟一宫(天后宫)馆(会馆)合一的商帮会馆建筑群。
庆安会馆主体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3900平方米,会馆的大门和周围内外墙垣和梁架上,都布满了砖雕、石雕和朱金木雕,而其中的龙凤石柱、砖雕宫门、戏台木藻井堪称浙东雕刻“三绝”。
龙凤石柱之“绝”,集中反映在正殿一对蟠龙石柱和一对凤凰牡丹石柱上。柱高4米多,采用了高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的雕刻技术,形态逼真,构思独特,配以精致的柱础,为国内罕见的石雕工艺精品。蟠龙石柱上的盘龙须眉怒张,倒挂攀附柱上,张牙舞爪,周身云雾翻滚,两只蝙蝠在云雾中上下飞舞;两根凤凰牡丹石柱分立在两边,上截是凤,下截是凰,半露柱外,振翅欲飞。紧靠着凤凰石柱的墙面上各镶两块梅园石浅雕条屏,浮雕深度不到一厘米,将“西湖十景”图做了精雕细琢,与龙凤石柱形成了粗犷与细腻、展现动与静的韵律之美。
宫门是一个规模不大的砖制门楼,看得出这里的主人不希望会馆显山露水。正立面为砖墙门楼,门楣用14幅人物故事砖雕和仿木砖雕斗拱进行装饰,勒脚石雕凸板花结,墙面精工磨砖;门楣上有一块砖雕圣旨型竖状匾额,匾额两周是浮雕双龙戏珠,中间浮雕“天后宫”三字。匾额两侧砖雕有“八仙”、“渔樵耕读”等人物故事(现为复建)和凤凰、狮子滚绣球等动物造型。
有戏台一般都会有藻井。庆安会馆前戏台的藻井是一个鸡笼顶,这个藻井用了数百花板榫接而成,朱金俯面靓丽炫目。藻井四角是四个代表福祉的变形蝙蝠,戏台四周木栏上雕有若干个龙吐珠的形象。当然最令人惊叹的就是戏台顶部四周的斗拱、挂落和花板,把宁波朱金木雕的精美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花板使用浮雕手法,主要刻画了“三英战吕布”等三国故事;三条挂落则使用了透雕手法,雕出了三组双龙戏珠和凤戏牡丹图案;而斗拱则都化成了龙头和一只只展翅的凤凰;“出将”“入相”之处也做成了龙状,背部的六幅侍女浮雕更是惟妙惟肖!
安澜会馆的建筑也同样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安澜会馆由宁波南号船商于清道光六年捐资兴建,世称“南号会馆”,与北号庆安会馆并立相对,也是同业航海之人聚会和祭祀妈祖的场所。安澜会馆整体建筑坐东朝西,依次为宫门、前戏台、大殿、后戏台和后殿,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与庆安会馆略同,山墙为观音兜,高大肃穆。戏台玲珑精美,大殿气势宏伟,卷棚、雀善、栏额都有精致的朱金木雕图案,显得富丽堂皇。明、次三间栋梁饰有描金龙凤,栩栩如生,极为珍贵。建筑装饰中的砖雕、石雕刻工精湛,图案华美。会馆内建有前后两戏台,与庆安会馆形成两个会馆、四个戏台的独特格局,为国内罕见。
安澜会馆迄今已175年,2000年,宁波市政府将之迁建于庆安会馆南侧,使两会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再说说钱业会馆。宁波的金融业,一向以钱庄为主体,据《鄞县通志》记载,甬上金融向以钱庄为枢纽,其盛时,资金在六万元以上的大同行有36家,一万元以上的小同行有30余家,最多时仅在市区多达160多家。宁波人向以勤奋聪明、经营有方著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宁波钱庄首创“过账制”,即各行各业的资金收支,从使用现金改为借助钱庄进行汇转,实行统一清算。这意味着现代金融业的票据交换办法在我国的开始,与英国伦敦于1833年成立的票据交换所在时间上大致相同,而比纽约、巴黎、大阪、柏林等城市的票据交换所则要早得多。钱业会馆内迄今还收藏着记述宁波金融业发展概况以及建馆始末的石碑等。
钱业会馆位于市区东门口不远处的战船街10号。清同治三年(1864)钱业同业组织形式称钱业会商处,在江厦一带滨江庙设有公所,曾毁于兵火,后由钱庄业筹资重建。至民国十二年(1923)因原有公所“湫隘不足治事”乃购置建船厂跟(今战船街)“平津会”房屋及基地一方,兴建新会馆,即现在的钱业会馆,至1926年竣工。它是昔日宁波金融业聚会、交易的场所。
馆内环境幽雅,水陆交通方便。是一座占地1500余平方米,青砖雕砌的砖木结构建筑,由前后二进、亭台楼阁、园林组成的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前进廊舍环绕;两旁有石刻、碑记;中有戏台;后进议事厅,是旧时宁波金融业最高决策地。厅前亭园花草,清静幽雅,圆形砖窗嵌两条精雕盘龙,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文物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