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看变化”系列新闻发布会{14}
连续6年跨入浙江省“平安市”行列,连续两次捧回“平安鼎”,荣膺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受到中央充分肯定,并在全国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昨天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的“平安宁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宁波已被公认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海亮介绍了我市开展“平安宁波”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全面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也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全市刑事立案总量近5年来平均以3.4%的比例下降,抢劫、抢夺和入室盗窃案件近4年分别以12.5%、2.1%、3.8%的比例下降;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8年保持了零增长,5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与5年前相比,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总量翻了两番,调处成功率从98.2%上升到98.6%,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信访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8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去年达到了95.45%,我市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被公认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蒋朝栋回顾了近年来“平安宁波”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要特点。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充实了成员单位,并被赋予协调、指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各地普遍建立了经济领域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各级政法机关积极开展防范处置金融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金融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社会服务管理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批特色做法和新鲜经验。比如,“81890”社会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一等奖,“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项目荣获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出台了全国首个医疗纠纷预防处置、企业信用监管与社会责任评价地方性法规,成立了全国首家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中心和全省首个区域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各县(市)区均建立了社会矛盾联调中心,建立了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91个,涉及消费、交通、医疗、劳动、物业、教育等行业领域。全面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近3年全市各级共评估重大项目1262件,停止或暂缓实施66件。
此外,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加强街面巡逻、社区群防、重点部位监控、卡点堵截、区域警务协作、“虚拟社会”管控等“六张网”建设。组织实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探索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与服务。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致力于关注民情、保障民生、维护民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同时,我市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全市3035个社区(村)、77个工业园区、1149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划分为11441个网格,组建四级服务团队1.46万支、成员15.9万人。(记者 戴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