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艺馆前正在拍合照的一群老校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拍照完毕,上百号人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名叫秦世卿,1970年起在效实中学教书直到退休,一共带出10届学生。“你看,这是我教过的200多名学生,”秦老师指着眼前的学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虽然和其中好多人数十年没见,但我还能认出他们,我真想和每个人都好好聊聊天,可惜时间不够啊。”话音刚落,秦老师又被77届学生“包围”了起来。
来自北京的一位秦老师的学生说,他们成立了专门负责联系同学的聚会筹备组,建立通讯录,挨个打电话、发邮件联系老同学。“你看那边的那个穿着柳条衬衫的,是北京来的,这次那么多同学能来多亏了他,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走访,找到了很多同学,而且这次百年校庆提前一周就过来了,帮助大家安排具体事项。”
除了学生们满怀感恩之情,前来参加庆典外,效实中学也满怀感恩之情,请来了首任效实学会会长李霞城的孙子李光星和李光昭及曾孙李勇、效实学会会员赵家荪的后代赵基础、葛天恩和另一位创始人叶叔眉的孙女叶珊来夫妇。
镇海小港李霞城(李镜第)是盐业老板。1912年,效实学会成立,李霞城被推举为首届董事、会长。为保证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他每年为效实中学捐钱五千大洋,在1932年病逝时,还为效实欠债七千大洋。
李霞城的孙子李光星曾在效实念初中,他说:“爷爷留给我们的是爱国爱乡爱教育的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校庆期间,效实中学共有5800多名校友返校。校园里到处可以见到老校友相互拥抱的身影,听到共忆往事的欢笑声。几乎从每一个老校友口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同样的感叹,“效实变了,旧貌换新颜了”、“希望母校越走越好”……
念情谊
校徽记忆终生难忘
记者观察发现,许多前来参加百年校庆的校友胸前都佩戴着效实中学的校徽,但校徽的形状、图案、字体各有不同。
学校副校长张悦介绍,学校在不同年代有不同样式的校徽,建校百年来,已有11个样式的校徽。最新版本的校徽从本学期开始使用。
这一枚枚不同年代的校徽都在诉述着每代效实人与母校的情谊,见证着效实的历史。为了给校友们留作纪念,学校特地制作了4000余枚学生校徽,600余枚教师校徽,免费分发给校友。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校徽被一抢而空。
“你看,我的老校徽写着宁波五中呢。回去后我会把两枚校徽珍藏在一起。”这是一枚成年人食指大小的校徽,小铜片上原本白色的底漆几乎脱落殆尽,然而近五十年来,校徽的主人65届校友王介堂却一直珍藏着它。
在校园里,记者还遇见一对夫妻,他们给自己6岁的孩子提前领取了一枚校徽。“希望十年之后,我们的儿子也会成为一名效实人。”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先生都曾在效实度过了六年的学生时光。他们想以这枚校徽为证,希望自己孩子能在这里启航梦想。
不少迟来的校友因为没有拿到校徽而备感遗憾。“真遗憾,晚来了一步。虽然每一枚校徽的成本价值不高,但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很重,它带给我的是光彩,是骄傲,也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51届校友钱鸿瑛说。
随着校庆的到来,“人人网”上效实中学讨论组里关于母校的讨论也越发热闹。记者注意到,这个讨论组的头像就是一枚金色的效实校徽。照片拍摄者校友祝宇说:“之所以选用校徽作讨论组头像,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塑料片,承载着我太多尤为珍贵的回忆。”
祝宇说,2006年他还是个对高考既恐惧又憧憬的高三学生时,有一天突然很想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留下些什么,于是拿起相机,取出常用的一支钢笔,打开书桌馨黄的小灯,摆上那个再熟悉不过的校徽。“依稀记得当时是那么不喜欢戴校徽,在那一刻却是那么可爱。如今,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效实点滴仿佛昨日经历。”
副校长张悦介绍,校庆前夕,还有许多老校友亲自把当年自己戴过的校徽赠送给母校。较早的有,22届校友冯伯禾赠送的1923年其弟享嘉用的圆形瓷质校徽,36届校友徐武歆赠送的三角形的校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