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西古镇黄古林有着“中国蔺草之乡”和“中国草编基地”的美称,黄古林的蔺草种植、编织有2700多年历史,是鄞西地区的标志性产业,其草编工艺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1月由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成开馆的鄞州黄古林草编博物馆,不仅免费向观众展示这一古老技艺的历史和特色,更成为“馆产融合”的典范受到关注。
来到鄞州区古林镇,就能看到这座占地1700平方米的黄古林草编博物馆。一眼望去,博物馆“新中式”建筑外型颇有特色,中间是采用“双檐八立柱”格式牌楼,高大庄重;两侧是连着走廊的人字形斜面平房,粉墙黛瓦、仿古花格门窗装饰,青石板铺地,一派古色古香。
黄古林草编博物馆是目前全国首例草编博物馆,有1015件展品、560件库房藏品。博物馆由展示厅、演示厅和展销厅三部分组成。展示厅分席史、席草、织席、编草、席市、草辉六个区域,展品中除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牛车盘、老木梨、滚耙、落田耙等老式农用工具和木制席机、筘板、添鞭、打筋车、三番凳等织席工具外,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展品:距今5000余年古林镇芦家桥遗址的照片;二幅大型水彩画《仙女遗针》和《高桥大战》,分别讲述着草席来历的传说和南宋时鄞西先民们用草席铺地打败金兵的故事;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时把黄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馈赠各国首脑的大幅照片;宁波著名连环画美术家盛元龙在丝绢上描绘的大型工笔画《黄古林席市图》,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黄古林草席市场兴旺的热闹景象,堪称“黄古林的清明上河图”;珍藏了半个世纪的黄古林32家席行与上海草席采购组签订的草席购销合约,见证了当年黄古林个私席行的辉煌。此外,馆内造型逼真的蜡像群塑,再现了织席、排席、编草帽、打席筋等旧时候的劳动情景。
展销厅则陈列着各类蔺草工艺品,演示厅则有民间草编手工老艺人向游客现场演示古老的草编技艺。(陈朝霞 徐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