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后尽情释放活力,强健体魄,图为宁波市第十一届艺术节(资料图片)。
制图:赵李阳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增长显著。
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创了我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大学的先河,图为该校行政楼侧景(资料图片)。
核心报道
2002年以来的十年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持续提升,宁波教育也在不断创新中驶入事业发展的快车道,宁波教育实现了从“有书读”到“读好书”,市民感受最深的,就是受教育的机会多了,选择多了,教育让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周 浩
有书读
接受教育的机会多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障少年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在宁波“人人有书读”。
28.9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宁波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公办学校接纳23万人,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总数的79%。
千余名残障少年儿童接受特殊学校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学习支持或送教上门服务,特殊孩子的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目前,从学前教育阶段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46.6万人次学生接受助学资助8.37亿元,不让经济贫困乡镇成为教育贫困乡镇、不让经济贫困户成为教育贫困户。
十年来,教育助力农民就业、创业,助力农民、企业职工提升技能。全市126所社区学校、成人学校开设100多门适合农民需要的技能培训项目,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项目;2500名优秀农民获选免费赴高校进修;每年数十万市民获得近200家培训机构提供的政府免费培训机会。2011年,全市完成各级各类培训300万人次。
读好书,享受优质教育的选择多了
基础教育多样化的办学体制、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育人模式、招生考试评价制度,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的选择更多了。
全市84所省一级幼儿园、293所省二级幼儿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
现代化教学装备实现了“校校通”,多媒体设备正走进城乡每个教室,平均每7个学生、每2位教师拥有1台电脑,数字化校园让百位名师的千堂精品课程在学生的手指尖随意轻触点播。
开放的国际化办学机制,让宁波的学子在家门口享受国外优质教育。宁波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宁波可以培养具有本土情怀、服务本土发展的高端人才。
宁波TAFE学院引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五年制中高职贯通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让宁波的职高学生享受出国深造的尊贵待遇。
十年间,宁波引进国际高端培训机构和国际通用证书34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1项,国外文教专家586人次;在甬高校纷纷与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瑞典、韩国以及新加坡等地的知名高校、著名企业及培训机构建立交流合作项目;普通高中陆续引进一批国际课程,李惠利中学的中澳课程、北仑中学的中美课程、宁波外国语学校的AP课程、效实中学的IB课程等等。
去年,全市有5000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宁波学子享受国际优质教育的选择更多了。
教育跃升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充满欧陆风格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张扬着现代化气息的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这座绿草如茵、清水环绕的宁波南高教园区,已经成为宁波新的文化地标,加速了鄞州新城区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宁波的城市品位和形象,不仅为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名片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墨色,更为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具有国际视野、宁波情怀的优秀人才。
宁波高等教育十年发展,高校数量从8所增加到15所,培养了30万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其中约有60%即18万优秀人才留在宁波,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提升宁波现代化建设水平。
宁波高校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服务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宁波大学成立海洋学院,发展海洋事业急需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宁波工程学院与同济大学、德国埃斯林根应用技术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在杭州湾新区举办中外合作汽车学院和汽车研究院,全力服务宁波汽车产业布局、发展的高素质汽车人才需求。
宁波高校每年派遣300多名教授、博士下企业服务,每年帮助企业解决数百项技术难题。据统计,仅“十一五”期间在甬高校科研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50亿元。
十年来,宁波教育文化品牌服务大众,极大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文化百科大讲堂”300多讲,触角深入企业社区;“甬城教育名家讲坛”和“竹洲家庭教育大讲堂”每月一讲,数万家长受益;宁波数字图书馆网站总访问量达550多万人次,服务推广的单位达1953家,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每年文献传递超100万篇,在行业内被誉为国内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