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宁波女儿——屠呦呦将赴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
记者看到了两张珍贵的照片,那是屠呦呦在宁波中学的毕业照和回母校的照片。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在宁波中学珍藏许多年之后,前不久,又重新回到了屠呦呦的手中。
近日,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一行,在北京校友会原会长徐祖光、会长成卓敏、副会长胡平贤的陪同下,前往拜访了校友屠呦呦。当天,屠呦呦的老伴李廷钊早早等在门口迎接。屠老穿着红色的上装,精神矍铄,她高兴地招呼大家落座,并细心询问大家,大老远过来路上需要多少时间。屠呦呦说,自己已比较长时间没有回宁波了。
当李校长向屠老递上记录了她在宁波中学足迹的《鹿鸣呦呦韶华悠悠》纪念画册时,看到当年每每经过的校门和曾经求学教学楼,目睹1951春届高中毕业的师生通讯录和当年佩戴在胸前的校徽,屠呦呦若有所思:“这位是校长钱念文先生、这位是语文教员吕漠野先生;王文川先生是教英语的,冯马兴先生教体育的,徐季子先生是教政治的,他有90多岁了吧。”1983年母校85周年校庆前屠老寄给学校的校友联系表、自85周年到110周年历届校庆纪念册的名录,陈列在校史陈列馆内有关屠呦呦校友事迹的展版、专柜的照片……屠老时不时翻看,不漏下一点细节。
当看到一张略略泛黄的照片——浙江省立宁波中学1951年春届高中毕业的师生合影时,屠老欣然地微笑起来:“我的照片很多都没有了,你们倒还有,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这张相片的背面,签注着全班师生的名单,坐在前排左2青春俏丽的那位,就是当年的屠呦呦。纪念册屠老反复看了几遍,爱不释手,她高兴地说,“这是你们送给我的吧,谢谢,谢谢!”
“这是您在1997年5月来母校时,在新落成的林杏琴科艺楼楼顶上留下的合影。这前排左三就是您。”李校长指着一张合影照对屠老说。在旁的宁中北京校友会原会长徐祖光先生也提醒道:“那次是我们1951届九位宁中北京校友,组团去故乡宁波,为宁波的发展建言献策的。我也参加了,你那次还带着青蒿素的项目呐。”
“噢……,阿* ,是这样的啊。”屠老无意间突然叫出了老同学就学时的绰号。“嗨!他们都不知道我叫阿*的呀!”一声绰号,引起了徐祖光校友的高声“抗议”。但是屠老却不以为然,平淡地回答:“那时我们就是这样叫的,你的大名我现在还叫不出了。”
那年5月13日,阔别了故乡46年的屠呦呦和陈效中、陈隆勋、包海燕、包五哉、印万芳、张中载、张载梁、徐祖光等1951届校友们,满怀深情地回访母校,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并相约在百年校庆时重逢。座谈后校友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母校的校容,并在学校食堂就餐。校友们还参观了杭州、北仑、奉化、余姚、镇海等地及宁波大学。
屠老回忆道:“那年我们回宁波访问,大家都有兴趣。我这次去了,以后可能就没有去了。”席间,屠老几次说起宁波诺丁汉大学一支科研团队有关“青蒿素经济、无污染的提炼方式”的消息,惦念着该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等细节。
面对国际大奖接踵而来,屠老却非常平静。她指着摆放在客厅柜子里的奖杯和奖牌说:“实事求是地说,一个奖又有什么呢,不就是一个奖嘛。我想还是要把精神带起来,要告诉青年一代,我们中国人还是可以的,还是能做很多事的。主要还是激励机制,老师、同学得给自己鼓气。”
当看到学生创作的四幅反映她开展科研工作的Q版漫画,屠老非常高兴,频频点头称道:“学校教学还是很有特色的,以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才出现的,肯定的。她淳淳勉励:“我的事是40多年前的事了,新的事要你们去开拓吧。”
通讯员小宁 记者沈莉萍
图片新闻 | ||||||||||||
|
||||||||||||
|